卷一 第四十四章 落日(四)(3 / 3)

山火已經被點燃,人馬互相踐踏,隻要倒下的便立即被火舌吞沒,再也站不起來。

但是……天鷹衛士的笑聲停止了——魔鬼在地下,好像隻是打了一個飽嗝,然後就再沒有聲音。

二十年前,他們處心積慮地準備複仇,但是二十年中,一直在草原和大漠中象幽靈一樣地遊蕩著……那些硝石、硫磺和火油被包入油紙包已經有足足二十年,埋入地下,又被潮濕和蟲蟻的啃噬侵蝕了油紙的薄薄壁壘,他們誓在必得的複仇……實在隔得太久、太久了……

天鷹衛士們尖利的狂嘯起來,向撲火的飛蛾一樣追趕著大唐的士兵,他們的黑衣燒了起來,在空氣中忽扇,轉眼間,就變成了數十個巨大的火球……

畢剝聲中,山火終於衝天而起,地下也響應起了零星的爆炸聲……追擊雁青他們的路,徹底斷了。

逃出生天的李靖茫然地四下打量——三千餘名鐵騎啊,逃出火海的隻有一兩百人……倘若地火被點燃,他們絕不可能有一個人逃生。李靖滿頭的白發,飄飄的長髥盡數被火舌舔去,戰馬也遺失在火場中,他不知道,究竟是幸運,還是晦氣。

二十年前,一場山火就這樣熊熊地燃燒過,李靖有些眩暈了——這火,是不是從來就沒有停過呢?

“大……大人……”滿臉漆黑,渾身傷痕的士兵等著他的軍令。

“回去吧……”李靖搖搖頭,忽然覺得自己已經衰老,他蹣跚著,向來路走去,“回去吧……回長安……一切都結束了……”

李靖的傷不清,畢竟上了年紀。

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衰老了,衰老到迷茫而且遲鈍。

咄苾死後,素來以仁義為名的李靖一反常態,下令屬下大肆殺掠,突厥人的鮮血染紅了古老的黃河……十萬遠征,百萬殺戮,那是一場堪稱滅國的屠殺,突厥的兵力幾乎削減到了一無所有,然而,那片土地上的民族並未消亡,直到百餘年後突厥的又一次崛起。

或許,並不用百年那麼久。

當春風又一次吹綠塞外草原的時候,當牛羊又一次在藍天下悠然徜徉的時候,當新生嬰兒的啼哭又一次在帳篷裏引起歡呼的時候,那片土地就迎來了真正的主人。

所有的傳說都可以淹沒,所有的英雄都可以消逝,隻是那首牧歌是不會消失的……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紅拂。衛國公李府。

紅拂雖然是年逾五十的老人,但保養的極好,依然不減天下第一美人的風采。隻是,在聽到了那個來自塞北的消息,她終於無語。朵爾丹娜慘死的那天,她曾憤怒地質問過李靖,但是,今天,她並沒有再問起那個叫做疊羅施的孩子,李靖似乎也默契地沒有提及。

一日,紅拂含淚:“相公,李靖,請你為我奏一曲《哀郢》,也算送他們一程吧。”她伸手送過一支竹笛,滿眼的渴望。

李靖終於點頭,將竹笛湊到唇邊,那支天地間無二的樂曲響了起來……

《哀郢》,至此而絕。

紅拂不知哪裏的力氣,翩翩起舞,夕陽下,她的衣袖如晚霞,迎風招展。陽光不是很明亮,照在她臉上,映得她宛如當年。

是哪個當年?

是年少不更事,離開父母的懷抱要去尋覓花花世界的時候?還是三十年前,一心一意跟了那個良人的時候?美人如名將,自古恨白頭,但是比白頭更可怕的,是心死。

她不肯停,旋轉,旋轉……李靖也沒有停,他知道,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奏響這支曲子了……

尾聲之二:

廣袤的中原,傳說中有一位白衣白馬的少女,縱橫馳騁,許多隱居在江湖的散客紛紛雲集。傳聞中,那個少女的身子似乎很差,臉色總是蒼白,但是眼睛卻如一團燃燒的火,不肯屈服,也不肯死去。

關於那個女子的傳說很多很多,但是都在一個叫做江湖的地方……

曾有一次,有官吏上書要剿滅此勢力,但李世民卻遲遲沒有批複。曾有人見他在禦花園中把玩一塊玉佩,許久,許久……

尾聲之三:

公元六百三十年,成為大唐曆史上一個轉折點,也是中國曆史輝煌的顛峰。唐朝終於打敗了雄踞北方的最強大帝國突厥,成為“四夷朝服”的天朝上國。周邊少數民族尊唐太宗為“天可汗”,並持續了一百五十年之久。突厥的滅國,直接促進了中原的飛速發展,開創了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代——盛唐。

一輪朝日,

冉冉東升。

【完】

史載:

[一]

頡利走保鐵山,遣使者謝罪,請舉國內附。以靖為定襄道總管往迎之。又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慰撫。靖謂副將張公謹曰:“詔使到,虜必自安,若萬騎齎二十日糧,自白道襲之,必得所欲。”公謹曰:“上已與約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機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輩何足惜哉!”督兵疾進,行遇候邏,皆俘以從,去其牙七裏乃覺,部眾震潰,斬萬餘級,俘男女十萬,禽其子疊羅施,殺漢義公主。頡利亡去,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禽以獻。於是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矣。帝因大赦天上,賜民五日酺。主

禦史禦史大夫蕭瑀劾靖持軍無律,縱士大掠,散失奇寶。帝召讓之,靖無所辯,頓首謝。帝徐曰:“隋史萬歲破達頭可汗,不賞而誅,朕不然,赦公之罪,錄公之功。”乃進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戶至五百。既而曰:“向人譖短公,朕今悟矣。”加賜帛一千匹,遷尚書右仆射。

——《新唐書·李靖傳》

[二]

其妻卒,詔墳製如衛、霍故事,築闕象鐵山、積石山,以旌其功,進開府儀同三司。

——《新唐書·李靖傳》

[三]

子德謇嗣,官至將作少匠,坐善太子承乾,流嶺南,以靖故徙吳郡。

——《新唐書·李靖傳》

孫令問,玄宗為臨淄王時與雅舊。及即位,以協讚功,遷殿中少監。預誅竇懷貞,封宋國公,實封五百戶。進散騎常侍,知尚食事,恩待甚渥。然未嚐輒幹政,率遊畋自娛,厚奉養,侈飲食,至躬視刲宰。有譏之者,答曰:“此畜豢,天所以養人,與蔬果何異,安用妄分別邪?”後坐其子與回紇部酋承宗連婚,貶撫州別駕,卒。

——《新唐書·李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