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寧王清蓮懷孕了,她以為生了兒子,公婆會寬容,丈夫會疼愛吧。她就希望自己生個兒子,生了兒子可以挺起腰板來活人。
寧王清蓮終於生了個兒子。
河州地方,女兒生了孩子,快到四十天的時候,娘家人叫上親族婦女和姐妹姨娘,備辦禮物,隆重地到婆家來,一則看望女兒,二來算是賀喜。作為婆家,需要隆重接待。婆家也好,娘家也好,算是對女兒生孩子受痛苦的一種安慰,也是一種獎勵。作為母親,給女兒買了一套西服、一件旗袍,給親家母一套衣服,一百個大洋,給親家公一套衣服,一百個大洋,——感謝兩位親家對她女兒的伺候*勞。其他小姑和小叔子也都有獎賞,其意也是感謝對女兒的照顧和包容。最後,寧王清蓮的母親拿出一千個大洋,交給女兒。
“出月以後,想吃啥就買啥,想穿什麼衣裳就買什麼衣裳,別吝嗇了自己,人生一世,很短暫啊!存錢錢有什麼用?不要讓自身受罪。”寧王清蓮的母親語重心長地說,眼淚在眼眶中直打轉。她雖囑咐女兒,卻語帶雙關,表達了對親家的不滿。
吃過菜之後,輪到男方行禮。寧王清蓮的婆婆和女婿,先到寧王清蓮的房中進來,婆婆端著一個空瓷碟,女婿什麼也沒有拿。寧王清蓮很納悶,他們這是要幹什麼呢?
“把你母親給的那一千個大洋給我?”女婿堂堂正正地說,沒有一點愧色。
“做什麼呢?”寧王清蓮詫異地問,以為出了什麼事。
“獻給你母親,報答養育之恩—自己生兒育女時,聯想到母親生自己時的痛苦。”婆婆說道,從語氣到笑容,表現出一切都是為你的娘家人好,你沒有理由拒絕。
為娘家人好,自然不必多說,寧王清蓮趕快掏出交給婆婆了,那個女兒不愛娘家人呢!
婆婆把寧王清蓮的錢要來,回過頭來又獻給做母親的,未免不近人情,但是寧王清蓮的母親不知道,還以為寧王清蓮的公婆滿看起她的。而寧王清蓮心中總覺不是滋味,但也無可奈何。吃過菜後,寧王清蓮的母親到女兒房中,跟女兒私聊一會,吩咐月初之後抱著孩子跟女婿一起來坐娘家,寧王清蓮點了點頭。
吃過便飯,寧王清蓮的母親帶著大家回家了。
女人生了孩子,必須在自己的屋裏坐夠四十天(俗稱坐月子),才能進入正屋,拜見公婆,而後可以去娘家,串親戚,否則不能出來,提前出來的話,就會衝了公婆,衝了財神,帶來晦氣,全家倒黴,寧王清蓮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自覺遵守。
四十天終於到了,寧王清蓮迫不急待的動員丈夫跟她一起去娘家,可是丈夫支支吾吾不去。
“媽要你跟我一起去娘家,你多忙,應該抽出時間走啊!——自從我們兩結婚,你還未去過我娘家。”丈夫到娘家,不僅寧王清蓮有麵子,她的父母更覺光彩,因為是國民政府要人的兒子。
“我說不去就是不去,你為何要*迫我去你呢?你覺得有意思嗎?”寧王清蓮的丈夫不高興了,沉下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