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癲狂道(1 / 2)

正當午。

一隻寒鴉“啞啞”飛過,真妙觀姍姍敞開了前門。

兩個小道士無精打采地拎著掃帚,出門來清掃石階上層層積雪,肚子卻已餓得咕咕叫,心頭發慌,沒掃幾下,便偷個懶,隨意坐在石階上,望著下山的路,兩眼發茫,隻在心裏頭反複咒罵起兩個人來——

一個是已故先帝;

一個是當今聖上。

先帝,那是個倒了八輩子血黴的男人,登基不到三日,隻因服食了幾個靈山道長阿諛進貢的“長生不老仙丹”,三顆金丹下肚,七竅出血,頃刻暴斃,長生大帝君沒當成,已然魂飛枉死城,一命嗚呼!

新皇登基三日,崩。

舉國大慶忽轉為舉國大喪!

到了第四日,其叔篡位,誅其幼子,奪其寵妃,一個無德的急色鬼,龍袍加身,昭告天下:

取締道觀,誅伐邪道,凡包藏道異禍心者,無論王公亦或庶民,同處劓刑!

如此,名山秀水間,香火鼎盛、洪鍾長鳴的道觀,一夕之間,天翻地覆,如遭滅頂之災。

僅官府查封的不下千餘眾,道教正源餘不足二十觀,觀中弟子或還俗、或閉門足不出戶,惶惶不可終日。

熬過了一個多事之秋,轉瞬冬來。

隆冬臘月,年關將至。

真妙觀裏,已是揭不開鍋的窮困潦倒。

坐在石階上的兩個小道士連聲歎氣,歎著歎著,忽聽“轟隆”一聲巨響——

道觀正門裏供奉三尊的大殿、竟在暴雪積壓覆頂中崩塌了大片牆體。

噌吰——

久未響起的道觀鍾聲示警長鳴,竟是掌教真人號令集合眾弟子的聲訊!

大事不妙!

兩個小道士驚得跳起,倉促間扔下掃帚,拔腳就往門裏奔去……

……

就在大殿外,集結而來的觀中弟子,圍攏在倒塌的半幅殘壁前,有的垂頭喪氣,有的唉聲歎氣,一片烏雲慘淡的景象。

真妙觀第六代掌門人清虛子,站在弟子們圍成的那個圈子中央,白眉長髯,根根須發在隆冬寒意裏,瑟瑟抖顫。

年邁體衰的他,半睜著昏花老眼,憂傷地看著破損的大殿,未語先歎:

“唉——!貧道無力保全本觀百年清殿,愧對仙逝尊長,實是無顏再坐這掌門之位!”

眾弟子聽得一愣,尚未領悟他這話的弦外之音,又聽他接下來問了這麼一句:“誰願今日下山?”

下山……還俗去麼?

難不成,真個到了山窮水盡、樹倒猢猻散的田地?

眾弟子麵麵相覷,略微驚異後,又似恍然大悟,忽聽“撲通、撲通”之聲響起——

三、五十個弟子裏,竟跪下去大半,跪地後,異口同聲回稟:

“弟子們願隨師父一道下山、還俗!”

還站著猶豫不決的,也就剩那麼零星幾個了。

清虛子白眉軒動,噎了半晌,才鬱悶地吐出個聲來:“誰讓你們下山去還俗了?為師的意思是——今兒個誰能下山去化些錢糧來,隻要能湊足修繕大羅寶殿的百兩紋銀,這掌門之位,為師就讓給此人來承接!”說著,又抖手顫巍巍的指了指跪在地上的那些個弟子,道:“你們……你們一個個都爭搶著跪在為師麵前,是都願意為本觀盡此綿薄之力?”

此言一出,原先跪下去大半人數的弟子們,臉色大變,這才弄明白了師父的意思,一張張屁股如遭蜂蟄,“唰啦”一下,全都站了起來,那叫一個整齊劃一,站得筆直筆直的,再也不敢屈膝下跪。

“掌門饒命!”小道士們驚恐萬狀,“弟子們不敢!”

眼下這局勢,誰還敢穿著道袍大搖大擺走在人前傳道化緣?除非是壽星公吊頸——自尋死路去的!

“紫硯,你可願下山幫為師辦這件事?”

清虛子伸手一指,指準了眾弟子裏入門時日不長、道行最淺、最適宜跑腿辦事的一個小道士。

小道士卻已嚇得麵如土色,支吾片刻,猝然抱著肚子“哎喲”痛呼一聲,“師父,徒兒肚子疼!準是昨夜刨樹皮充饑時,吃壞了肚子,哎喲喂——疼、疼疼疼啊!師父您稍等,徒兒先上一趟茅房。”

兩手捂著肚子,這小道士往腳底一抹油,一溜煙兒的往茅廁跑,尿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