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愛卿果然才高卓絕!此論足可為朕的隆中對!”劉辯聽了袁天罡的分析,不自覺地用上了此時還沒有出現過的曆史典故。
袁天罡雖然不知道隆中對是什麼意思,不過看到他的小皇帝如此開心,就估計這是個好詞。
有了劉辯的穿越,曆史的發展已經與原貌發生了改變。蝴蝶的翅膀已經扇動,因此而改變的可就不是劉辯這隻小小蝴蝶的自身軌跡了。
第二天,幾則驚人消息在洛陽城中傳開,很快又以洛陽為中心,向著大漢王朝的每個角落傳去。
先是,大漢皇帝劉辯封前將軍董卓為太師。
接著,大漢皇帝劉辯退位給陳留王劉協,何太後還政。
最後,大漢皇帝劉協封劉辯為遼東王,即日就國。
消息傳出,朝野震動。
這幾個消息實在是出人意料。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人所共知,竟然搖身一變,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
而劉辯退位給陳留王劉協,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之餘,又不勝唏噓。江山雖然還是劉家的,可那是皇帝龍座啊,多少人還心中癡心妄想呢,說退讓就退讓了,從此北麵稱臣,難免不讓人為世事黯然。
當然,也有些人想,劉辯想不做皇帝就不做皇帝,說放下就放下,幹淨利落,這份胸襟這個胸懷,看來世人都把劉辯看偏啦!
也有些人聰明地看出了其中不尋常的味道。劉辯離開了洛陽,一去去到了遼東,從此,遠離了權力爭奪旋渦的中心,明哲保身,這一招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的啊!
朝野上下,議論紛紛。
不過,這些都與劉辯無關了。
對新皇帝,作為穿越者,他是沒有什麼印象的。況且,即便今天不退位,過兩天還是得退的,早一點退位,對別人來說隻是提前幾天做皇帝,對於劉辯自己來說,卻是變被動為主動,抓住了一線生機。
有兩個人劉辯是必須帶走的。一個是唐姬,這是他的妻子,溫柔善良,愛他愛得奮不顧身。另一個是他母親何太後。何太後在原本曆史中是被毒殺的。要是把何太後留在洛陽,劉辯不放心。萬一以後被人拿來威脅他,也是件麻煩事。
兩輛破車,緩緩出了洛陽城。
一輛坐著何太後和唐姬,另一輛坐著劉辯和袁天罡。
本來袁天罡是打算騎馬的,可是劉辯不許。這麼大年紀,實在不好意思讓他騎馬。
“先生,去遼東這麼遠,路上又多山賊土匪,我們這幾個人,恐怕一路難有平安啊!”不做皇帝,劉辯對袁天罡的稱呼變了,說話也隨意了好多。
袁天罡微微一笑,抬手捋了捋下巴下的青須,道:“主公勿慮。我已經變賣家業,遣散家奴,購買了些刀劍弓甲,裝備了十來個家仆,此刻他們正在洛陽城外等候我們。有他們隨行,料一路無妨。”
劉辯一聽,感動得差點流淚,這袁天罡真真是大大的忠臣啊。想到原本曆史上,身為徐州首富的糜竺追隨劉備,也是傾盡家財,以前覺得不太可信,現在卻相信了。這叫為理想現身,為事業獻家!
“先生為我做這麼大犧牲,辯實在是難以報答萬一。”劉辯不無感歎,話語間真情流露。
袁天罡神色淡然:“主公不要掛懷。現在朝中奸賊橫行,要是留在洛陽,天罡擔心有旦夕禍福。天罡不能除奸去害,已是慚愧於心。太史令一職當了幾十年,也早就膩了。而且能夠侍奉在主公左右,這是我的心願啊!”
劉辯想想也是,董卓大勢已成,西涼兵又無法管束,上無王法下無軍紀,洛陽城很快就會亂成一團。能平安離開,其實也算是一種福氣了。
劉辯想到這些,心中更是坦然,於是問道:“先生去過遼東?遼東天寒地凍外,風物民俗與中原有什麼不同?”
袁天罡看到劉辯神態輕鬆,絲毫不被退位之事幹擾,心中也是很欣慰:“主公未雨綢繆,天罡佩服!遼東地廣人稀,若能開發得當,可以墾地種糧。海邊灘塗頗多,也便於製鹽獲利。遼東又有鐵山,可以製作兵甲。有糧實,有財貨,有兵甲,主公大事可期。而且,為避戰亂,有數量不少的中原百姓或渡海或陸行進入遼東,聞說其中也有好些中原士族人才……”
閑聊間,兩輛車出了洛陽城。
“咚咚!宿主激發了係統劇情任務‘千裏走單騎’。任務完成條件:到達遼東郡治襄平。任務獎勵:獲得一次人才召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