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侃蘇東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有三:
一、蘇東坡名氣太大,窮小子侃名人,有點自不量力,容易招人吐口水。
二、蘇東坡已接近神,容不得侃來侃去,更不能胡侃,不然的話,侃他的人會萬劫不複。
三、蘇東坡是曆史人物,沒有點曆史知識,根本侃不來。
曆史人物眾多,為啥要侃蘇東坡,原因有三:
一、因為我喜歡,不僅喜歡蘇東坡的詩詞,而且喜歡蘇東坡的個性。
二、我是個“蘇粉”,蘇東坡“粉絲”遍地,我就是最忠實的一個。
三、蘇東坡是名人,既然是名人,多少就有點值得侃的軼事。
我並不是要為蘇東坡寫書立傳,而是要做一次嚐試,試著把我心中的蘇東坡展示出來。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蝶戀花·春景》)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賀新郎·夏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曾幾何時,我也是在背誦蘇東坡的詩詞聲中,度過了並不十分快樂的少年時代。
那時候的老師非常凶,哪怕隻是背錯一個字,也會遭到嚴厲訓斥,甚至拳打腳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早在小學時代,我就是全班女同學追捧的對象,原因在於我能一字不落地背誦《赤壁賦》。
女孩子羨慕的目光一度讓我臉紅,至於什麼是“壬戌”,什麼是“既望”,當時是不怎麼理會的。
年齡稍長之後,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生活的苦難就像一隻大手,把我重重包圍,我不得不忍受,卻又有點不甘心。
在曆史的長河裏,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實在不值得一提,但對於一個有血有肉的年輕人來說,卻是生活的全部。
我也曾翹起尾巴,沾沾自喜;我也曾困窘無助,哭天喊地。
我也曾高樓喝咖啡,在光環裏自我吹噓;我也曾燈下做苦工,在汙蔑裏接過散碎銀兩。
我也曾橫衝鬧市區,做出天地無所謂的樣子;我也曾醉臥垃圾堆,在悲痛裏****傷口。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望江南·超然台作》)
得意時,我會背誦兩段蘇東坡的詞,引來周圍女孩子的陣陣掌聲。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滿江紅·懷子由作》)
窘困時,我也會背誦兩段蘇東坡的詞,讓自己從失意中慢慢解脫出來。
林語堂先生說:“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對這種人的人品個性做解釋,一般而論,總是徒勞無功的。”(《蘇東坡傳·原序》)
我之所以要侃蘇東坡,絕沒有什麼大不敬之意,而是打心裏覺得蘇東坡就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