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走向巔峰的第三代(2)(1 / 3)

在這所學校裏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我是一個特殊的人,其他人都沒有把我當做洛克菲勒家的孩子看待,我與他們相處得也很好。相反,看到那些從明星學校畢業的男孩們我反而很拘謹,因為我清楚我與他們不是一路人。

高中畢業後,勞倫斯也和大哥約翰三世一樣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在那裏,他的成績也很好,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將來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功。他主修的學科是哲學,係裏開設的每一門課他都選修,廣泛涉獵,不斷充實自己,每門課程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一位同學對此很不理解,問他:“洛克菲勒,這些哲學思想與你們有什麼關係?它虛無縹緲,幹幹巴巴,我覺得石油比它更能對你的胃口。”

勞倫斯則沉著而有禮貌地說:“你這麼想隻是因為你不是一個洛克菲勒家族的人。”

在勞倫斯·洛克菲勒開始寫他的畢業論文時,他的兩個哥哥已經開始參與到家族的事務中。他為自己的學位論文選擇了一個嚴肅的標題:價值觀及其倫理學的關係。

這篇論文可以說是他哲學生涯的終點站,勞倫斯必須要為自己的將來做一個清晰的打算。眼看著兩個哥哥都成了青年實業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春風得意,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事業上的騰飛,他甚至想要超過兩個哥哥。

母親艾比認為,在自己的幾個孩子中,應該有一個成為律師,她將這一希望寄托在了勞倫斯的身上。勞倫斯聽從了母親的安排,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法律。

那些法律條文比哲學理論還要枯燥,勞倫斯對此沒有一點興趣。

因為身體不好,他在第一學期就生了一場大病,出於健康的考慮,艾比讓勞倫斯回家休養了一段時間。

1934年,勞倫斯再次回到哈佛大學學習,在這一年的期終考試中,他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由此他認識到自己的確和法律無緣。也是在這一年,勞倫斯和瑪麗·法蘭西結婚。瑪麗的父親是北太平洋鐵路的創始人,這場婚姻給勞倫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通過瑪麗的父親,勞倫斯認識了更多商界人士,這給他以後開展生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勞倫斯和瑪麗將家安頓在紐約,之後,勞倫斯就進入洛克菲勒中心開始了學徒生涯。他先在大通銀行做了一名普通的職員,此時,父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他身上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他的工作像賬本一樣清楚,洛克菲勒中心的高級顧問們對他的工作成績非常滿意。經過幾個月的實習,他正式進入了洛克菲勒中心的董事會。但是,勞倫斯對這並不滿意。他的妻子瑪麗對此很不理解。勞倫斯是這樣給她解釋的:“洛克菲勒中心是祖父的事業,父親繼承了它,現在約翰和納爾遜又在為它服務,這就夠了。我想幹點別的,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依靠祖上的遺蔭。”

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勞倫斯一直在尋找和自己家族事業沒有競爭的企業,以免發生利益衝突。就在這時,勞倫斯突然發現,當時很多美國人都對斯堪的納維亞家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是很多家庭主婦夢寐以求的式樣。

他發現這個商機之後,認為這種家具現代化的設計一定會引發更多顧客的購買欲望。於是,在1937年,他和建築師華萊士·哈裏森以及哈曼·戈德斯通兩人合夥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名叫“新家具公司”,經營家具的進口和銷售。事實證明,勞倫斯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自從公司成立後,生意就一直很好,讓這個洛克菲勒家族的年輕人賺得了生意上的第一桶金。但勞倫斯並沒有就此滿足。

就在這一年,老洛克菲勒去世了,很快,勞倫斯就將他祖父在證券交易所的席位買到手。他對那些股票上市的老牌公司一點也不感興趣,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剛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上,因為它們需要洛克菲勒家族去扶持,希望憑借他們的強大勢力打開局麵,拓展業務。

在這一時期,勞倫斯熱衷於冒險,並稱呼自己為“冒險資本家”。

19世紀以來的工業革命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新的發明和發現被廣泛地應用到生產,並服務於人們。老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都沒有坐過飛機,於是,勞倫斯決定在這個新興的領域創造出一定的成績。1934年,他第一次乘坐飛機到俄克拉荷馬城。之後,他將自己的感受在給父親的信中描繪出來:“過去人們隻能仰望天空,現在他們飛起來了,像鳥一樣俯瞰大地,當我從禁錮我的土地升到天空,這種感覺實在妙極了。”

1938年,德國化學家庫恩·羅布邀請勞倫斯參加一個企業聯合會。而埃迪·裏肯貝克也被應邀參加。裏肯貝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王牌飛行員,也是勞倫斯兒時的偶像。裏肯貝克正在準備收購通用公司下屬的“東方航空公司”,需要350萬美元,他希望勞倫斯能夠幫助他。裏肯貝克將這個公司的詳細資料交給了勞倫斯。勞倫斯回去後仔細閱讀了這些資料,經過慎重分析,他認為這是一樁很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