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雨磅礴的陰天,行人們紛紛攘攘的行走著,
相比較與晴空萬裏的日子京城的大街上少了些喧鬧。
卻因為大雨的原因又讓這京城難得有了幾分清靜。
不同於街上的擠攘的百姓,順平酒樓二樓的一間比較雅致的房間裏坐著兩位二十七八的年輕公子
,一位麵容英俊瀟灑,略顯有點秀氣,
從舉止中就不難看出這位公子爺絕對出身大戶人家。
而另一位麵容剛毅,坐在椅子上仿佛一座小山般的沉穩,
穿著卻不如那位公子奢華隻是比普通百姓好一些的布料。
明顯二人有事商量,桌上的食物並未如何飲食,兩人都隻是喝著並不算太好略微苦澀的茶水。
奢華打扮的公子率先開口
“高將軍,父皇今日叫我去紫宸殿,讓我主審禮部尚書王慶理祝一案。
我該如何處置才能讓父皇滿意又不至於和太子早日決裂。”
說罷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眉間微皺不知道是茶水的苦澀還是皇帝的命令讓他躊躇不決。
思考片刻這位姓高的將軍便說道
“齊王殿下,王慶理的案子是重中之重,
其一他是太子的人將來若是有朝一日你的功勞大於太子時而太子又無太大的過失,
那時候想取代太子成為儲君這位王尚書可是最大的絆腳石,
畢竟我朝以禮為本,皇上最重禮儀,輕易是很難取代太子,。
其二王慶理的案子是貪汙皇家種種祭祀天地以及先祖時的銀子,
若非今年皇上突然查詢祭祀的開銷恐怕此事還不會被揭開,所以蒙蔽聖聽,
貪汙皇室的銀子,中飽私囊。就這幾項罪明就夠他受得了,其三隻可重辦王慶理和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切記,
不可深究。”
齊王聽後不免有些吃驚連忙追問
“這是為何,所說前兩條我是能理解,卻不知為何不能往下深究望將軍教我”
語畢便親自起身向高將軍的杯中到了一杯茶水。
高將軍連忙起身製止齊王,將齊王按與座椅之上連忙道
“殿下不可,我乃一屆武夫隻不過是讀過幾本書如何當的起殿下如此大禮。
這其三,第一是向皇上表示你絕無針對太子的意思,而且此事若是追查到底肯定有太子的影子
,所以這第二便是向太子示意,殿下隻是受皇上之意沒辦法才審理此案,並沒有與他爭雄的想法,
而且此案必定王慶理接受最大的處置,這點太子也是知道的”
齊王聽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將軍之言確實有理,望將軍恕我愚鈍”
高將軍緊忙笑道
“殿下謙虛了,我昨日便以經猜到皇上會讓殿下處理此事,
畢竟皇上就你和太子兩個成年子嗣四皇子和六皇子太小,
而殿下身為三皇子也是皇室成員,也可處理此事維護皇家威嚴。
但若是讓太子處理必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我從昨日便開始想如何處理此事,
殿下瞬間便能想明白這前兩條以是不易了”
齊王“哦”一聲之後又說道“原來將軍早就料到,真是勞煩將軍為我解憂”
高將軍揮揮手
“殿下真是折煞高某了,如今滿朝文武,文官禮部,吏部,工部,刑部都是太子的人,
武將一品將軍張祁都是擁護太子的人。
我本來從軍就是不易,若非家父為國捐軀,皇上為了安撫我才賜與我接替父親的職位。
我高歡才有了今日的官職,也才能為殿下,為國效力。”
齊王聽後也不禁有些無奈,八年前高歡的父親高謐與北夷在通州對峙,
此時北夷拓跋元帥帶領四十萬鐵騎已經連續攻占兩州十三城,
北夷大軍正是勢如破竹的時候,軍隊士氣正盛一直打到通州,通州是北魏的糧草重鎮。
朝廷專門派有“鐵將軍”之稱的高謐去駐守通州。高謐率領十萬大軍火速趕往通州,
與北夷血戰在通州城牆外,高謐將軍身先士卒親自指揮。三天內擊退北夷十二次攻城。
擋住北夷南下的鐵騎步伐,高謐利用通州的高大城牆與源源不斷的糧草供給作為支撐與北夷周旋半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