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心情大好(1 / 3)

科技落後,導致了信息傳輸的滯後,信息傳輸的滯後,導致人們不能及時的了解事情的進展。

朝廷和元吉之間就是如此。

現在是早朝時間。

“陛下,敢問是您給元吉的密旨,讓其提前對揚州發動的進攻嗎?”

大殿下,一位臣子躬身問道。

盛康帝武銘淡淡道:“朕,並未下此密旨!”

“那麼,請陛下治元吉抗旨不遵之罪。”

這話剛一說完,就有人跟著說:“徐大人說的不錯,陛下早已下旨,昭告天下,待大婚後出兵平賊,可元吉膽大妄為,罔顧皇命,竟敢不遵旨意,提前發兵,這不是讓陛下失信於天下嗎?陛下失信於天下,就是朝廷失信於天下,朝廷失信於天下,就是大昌失信於天下。人失信,****不信人,國失信,****不信國,國無信,則難必至矣!”

“高太尉言重了,元將軍隻是提前發兵,想打個措手不及,這也是為大昌的利益著想,僅此而已,再無其他!”

丞相介子推起身說。

高太尉冷哼一身,道:“丞相此言差矣!事關國之威信,豈有小事哉!?”

盛康帝武銘終於開口了,道:“元吉抗旨不遵,致使國朝威信大損,著,免去元吉所有官至爵位,發配靈州。然,平賊之戰已然爆發,臨戰換將乃兵家之大忌,因此,一切處罰待戰後再加公布實施。”

盛康帝武銘的這番話也就將元吉的事情定下了基調,一個大大的黑鍋結結實實的扣在了元吉的身上。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此時此刻,跪坐於文臣之首的丞相介子推心中卻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他有一種預感,在不久的將來,自己也會有這樣的下場。

殷趙黃易四人在聽到黑水城派兵來了,就帶著各自的護衛,快馬加鞭的往齊、眄趕,路上,四人商量了對策,商量來,商量去,得出了八個字——謹慎防守,以靜製動!

盟主殷季跟著安國軍首領易安回到了齊州城。

“易將軍,在我看來,一怒而走的情況是斷斷不會出現在你的身上的,對於你昨天的行為,我實在是想不通。易將軍應該明白,揚州和我們起義軍那是相互依靠,唇亡齒寒的關係,若是我們起義軍和揚州方麵隻是由於一點矛盾而不相往來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必將是一起覆滅!”

起義軍盟主殷季痛心疾首的道。

易安微微一笑,說:“殷盟主說的不錯,義軍和揚州誰也離不開誰,唇亡則齒寒,這個道理易某豈能不知?自揚州打出‘清君側’的旗號以來,孫仲就積極的和我們起義軍合作,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起義軍也需要和孫仲合作,但是,殷盟主,您應該能看到,在我們合作期間,孫仲一直都看不起我們起義軍,有事的時候,就把我們叫來幫忙,沒事的時候,就涼在一邊,不聞不問,對我們是呼來喝去,一副我是老大的做派,這是不行的,我們和揚州的合作,隻能是平等的合作,是沒有老大老二之分的,這次我故意一怒而走,就是要讓孫仲看清楚,他不是老大,我們起義軍也不是老二,他揚州方麵離開我們起義軍是不行的。”

易安的話說的已經很明顯了,殷季沒辦法反駁,盡管他是起義軍的盟主,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但是,手中卻沒有軍權,沒有軍權的人想勸有軍權的人放棄某種做法,這恐怕是徒勞的。

殷季道:“易將軍既然有自己的思量,老夫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告辭了。”

“殷盟主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