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冰島詩人
斯諾裏·斯圖魯鬆
SnorriSturluson(1178~1241)冰島詩人、曆史學家。出身於顯赫的家族,與挪威王室有密切聯係。曾於1218年去挪威;1237年為逃避冰島內戰,再次去挪威。由於同情挪威國王的舅舅施庫裏·鮑查爾鬆反對國王的活動而引起後者的反感,1241年被殺害。他是北歐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斯諾裏埃達》(即散文埃達,又稱新埃達)和《海姆斯克林拉》的作者。前者被稱為有關神話和詩學的教科書,後者是關於史前時期至公元1177年的挪威國王的曆史。據信,他也是冰島薩迦中優秀的作品《埃伊爾斯薩迦》的作者。此外他還寫了《海爾加·奧拉夫斯薩迦》。《斯諾裏埃達》包括神話、吟唱詩的詩語和詩的韻律三部分。在詩語部分,主要敘述了特殊的形象比喻法;它的神話則是了解古代日耳曼神話最有價值的資料。《海姆斯克林拉》被認為是中世紀優秀的曆史著作,選材比較嚴謹,重視北歐的吟唱詩,可以當作檢驗史料真實性的一個依據。他的曆史著作對後來的薩迦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哈德格裏姆鬆
J.J□nasHallgr□msson(1807~1845)冰島詩人。生於冰島北部埃亞峽灣省的厄赫斯納穀赫倫一個詩人家庭。青年時研究古典文學和古冰島語。1832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和文學。1835年與同學一起創辦《菲約尼爾》雜誌,發表民族主義的詩歌。約於1837年開始勘探冰島,收集有關冰島地理資料,直至去世。他受到德國和丹麥的浪漫主義以及冰島詩人埃蓋爾特·奧拉夫鬆的民族主義詩歌的影響,在詩中表現了對自然界的觀察力、美的感受以及熱愛祖國的感情。他的詩形式比古典詩簡樸、短小,有描寫景色和動物的詩如《山穀詩》、《小金□》、《白鵪鶉》、《灰麻雀》等。《詠仙人》一詩是為埃蓋爾特·奧拉夫鬆寫的頌歌。此外還有《旅途的終點》、《致冰島人的詩》、《冬天過去了》和《筵席上的讚歌》等。
托羅德森
J.J□nThoroddsen(1818~1868)冰島小說家。出生於冰島西北部巴爾紮濱海省的雷克霍拉爾。1840年在埃亞菲峽灣教區任家庭教師,1841年去哥本哈根學習法律,後回鄉工作。1850年創作長篇小說《少男和少女》,采用薩迦體裁,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鄉村一對青年男女相互愛慕之情,同時反映了現實的生活,是冰島文學中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是《夫婦》,這兩部作品一直受到推崇。此外他還著有《詩集》。
索爾查鬆
T.Th□rbergurTh□rdarson(1888~1974)冰島作家。出生於冰島東南部的南斯維特的農民家庭。1913至1918年在雷克雅未克大學攻讀語言與文學。1917年研究東方哲學,熟悉神學理論和唯靈論,信奉瑜伽,曾向往平等博愛思想。後轉而研究社會主義,著有《致勞拉的信》(1924)一書,抨擊現存製度,揭露新教和天主教的虛偽性,引起很大反響。這部作品中表現出的新思想以及采用的新體裁和生動的語言,在冰島文學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他繼續在作品中宣傳社會主義,諷刺和抨擊資本主義,成為社會新潮流的先驅。1934年曾訪問蘇聯,發表了《紅色的危險》(1935),記述蘇聯人民建設祖國的情景。1935年曾因發表反納粹的文章而被罰款。1938年創作《冰島貴族》。1940至1941年出版自傳體小說《怪人》。
約翰內斯
JohannesurK□tlum(1899~1972)冰島詩人。筆名無名氏。出生於冰島西部達利爾一貧苦農家。曾任小學教師。多年從事文學研究。青年時代曾參加愛國進步團體"青年聯盟",後信仰社會主義。他的詩歌作品大多以社會問題為題材,表達崇高的理想。早期的詩集《睡吧!小乖乖!》(1926)和《天鵝在歌唱》(1929)屬於浪漫主義,有些描寫愛情和風景的詩篇,采用民歌體。另一些詩,如《假如我把一切告訴你》、《我假裝已入睡》(1932)反映了他對人民所受的壓迫和苦難的關心。《不幸的世界》(1939)則揭露反民主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出版了詩集《永恒的花朵》(1940)和《太陽陰暗了》(1945),前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後者用諷刺的筆觸勉勵自己。50年代出版的詩集還有《太陽島詩歌》(1952)、《天安門》(1953)、《七天山》(1955)。《天安門》是作者訪華後的詩作。
他也是優秀的小說家,長篇小說《死人島》(1949)、《偉大的航程》(1950)和《自由的大陸》(1952)三部曲描寫19世紀80年代冰島人離鄉背井逃荒至美洲大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