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病症保健療法
發燒:6種對抗的措施
你的孩子看樣子有些發燒,你首先的本能可能是盡量降溫,但一個體溫較高的孩子並沒有必要量體溫,即使她發燒了,降溫並不總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任何擔憂的父母都會在發燒開始升高時叫醫生。重要的是找到發燒的原因。
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疾病,發燒通常是由致命的或細菌感染,例如麻疹或流感病毒感染。它是一種幫孩子抵抗感染的保護機製。然而,多數醫生認為你也可能需要治療發燒,這樣你的孩子才能休息好。如果孩子在哭或者由於發燒而煩躁,你絕對想給他降溫使他舒服,這兒有一些如何處理孩子高燒使孩子舒服的措施:
○降燒。小兒科的撲熱息痛(兒童用羥苯基乙酰胺)幫助退燒,這些藥用液體形式適用於幼兒和初學走路的孩子,咀嚼式的片劑適於大點兒的孩子。檢查包裝說明,按你孩子的年齡和體重給予合適的劑量。如果你的孩子不到2歲,那就要谘詢兒科醫生。然而你千萬不要給你發燒的孩子服用阿斯匹林,因為它與嚴重的大腦疾病和所謂的瑞艾斯症狀的肝病有關。
○洗個海綿澡。給你的孩子15至20分鍾的微溫的海綿浴,把你的孩子放進溫水的澡盆裏,用海綿往胳膊,腿和身上擦水,因為水會蒸發,使身體涼爽,這樣可以幫助退燒。不要用太涼的水,會使孩子發抖。實際上顫抖會使體溫升高,破壞了海綿浴的目的。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離開床洗澡,你可以解開她的衣服,從盆裏用海綿吸水,給她擦。
○把酒精放在架子上。曾經有父母用酒精給孩子擦身來降溫,但現在醫生不讚成這種做法。除了引起寒顫,酒精還會被皮膚吸收,在你孩子身上引起毒性反應。因此,把酒精放在架子上,不可使用。
○提供很多的水分。發燒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呼吸快,所以使他失去額外的水分。如果他腹瀉,失去的水分更多。所以保證你的孩子吮吸一些胃所能承受的量液體。喝點涼的,不要太熱,並且要少量多次,而不是一次給很多量。但不是可樂類飲料、茶水或者咖啡,這些是使水分丟失的利尿劑。對於幼兒,常規食物能提供足夠的液體。如果你的孩子已腹瀉了不止24小時,那麼讓你的醫生給他開一種在藥店能買到的口服電解質液。
○高熱驚厥。如果你的孩子曾經有過高熱驚厥,這是由體溫快速升高引起的——經常由於象扁桃腺炎等感染性疾病——明顯引起腦電波的變化。大約25個孩子有1個發生高熱驚厥,在一些病例中,發燒的孩子墜入無意識狀態。其它驚厥可以模仿癲癇驚厥,胳膊和腿痙攣,無控製地抽搐,你應該提醒醫生每一次的高熱驚厥。
○何時去看醫生。如果你擔憂你孩子發燒,無法安慰地哭泣,即使給了退燒藥仍然煩躁。煩惱或神誌不清,很難叫醒時,持續嘔吐或腹瀉,當然要問醫生。你的孩子發燒現在已經三天了,但你的醫生告訴你不要著急。突然第四天,燒退了,身上、脖子、臉、胳膊和腿上出現了皮疹。給你的醫生打個電話——但不要恐慌。這不是一個新病的發作,這是一個引起孩子發燒的信號,是一種稱為紅疹的無害的疾病,紅疹是由一種病毒引起,在6個月到2歲間的孩子身上多次發生,不需藥物。
嘔吐:7種緩解不適的策略
大多數嘔吐是由於胃腸炎引起,胃腸炎通常由於胃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說,病程不會太長。如果嘔吐不止會導致脫水。嘔吐一會兒通常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兒童通常喝的水比較多。但如果嘔吐伴有腹瀉,那麼家長需要多加留心。
年齡大點的兒童如果口幹或幹渴,大多數會告訴家長,但對於嬰兒來說,很難判斷他們的狀態如何,所以要立刻和醫生取得聯係。大多數兒童需要父母的安慰,因為嘔吐很容易使孩子受驚。當安撫孩子時,家長可以試試下麵的這些策略:
○喂奶後不要搖晃孩子。在喂奶的過程中或喂奶後不要讓孩子受到擠壓或碰撞。不要隨隨便便地把孩子扛在肩上,以免孩子打飽咯兒,將吃進的奶吐出來。密切注意嬰兒的吃奶反應。掌握孩子的吃奶速度,在孩子不想吃時停止喂奶。孩子想休息一下就歇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吃的過飽。
○減輕胃負擔。嘔吐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停止進食,讓胃休息一下。直到孩子胃腸道看起來好轉的時候,再給他喂奶。可以讓孩子口服一些水化液體,比如PEDIALYTE。但要少量多次服用。關於具體事宜家長可以谘詢藥劑師。基本成分含有糖、鹽和一些營養物質,這些在藥店都可以買到。
○細嚼慢咽。當孩子想吃飯時,先給他一些流食。主要目的是避免脫水。許多兒童嘔吐後不能喝水,但願意吮吸冰塊或冰冷的濕毛巾。可以讓孩子喝一些果汁(如同時腹瀉則不能給予)、冰汽水、口服水化液體和果膠。如果流食被孩子喝完,那麼可以給他一些幹土司或餅幹。但要避免牛奶或奶製品,兒童的胃一般承受不了。
○喝杯可樂。可卡因確實很管用,這是一種古老的家庭治療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微溫的可口可樂比其它的大多數東西都更能使胃腸道舒服。可樂要微溫,飲用前稍微攪動一下讓泡沫消失。
○藥物治療。如果幾小時後,孩子仍然不能進流食,就應該服用一些非處方藥比如EMETROL。然而,首先要谘詢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使用適當的劑量。
○信任孩子。無論孩子說想喝茶還是吃土司或胡椒大蔥比薩,家長都要滿足他們。當孩子還要吃時,最好問問孩子想吃什麼。對於年齡小、說話還不清楚的孩子,剛開始要堅持讓他吃一些溫和的食物比如麵包、餅幹、米飯或土豆。如果可以,再慢慢添加別的食物。
○何時去看醫生。如果孩子嘔吐,家長需要注意有無出現脫水症狀。如果孩子拒絕喝水,無尿,無淚,黏膜幹燥或嗜睡、無精打采、煩躁,那麼需要去醫院靜脈輸液或服用特殊的口服補液。不管什麼原因,隻要嘔吐持續超過2到3天,就應該打電話叫醫生,否則會引起脫水。
乳糖不耐受征:9種解決方法的建議
孩子經常性的腹瀉,胃腸脹氣對父母來說是一種很討厭的東西。而最後你的醫生會告訴你這是乳糖不耐受征的表現。這名字聽起來象是一種疾病,但實際並非如此。這僅僅意味著你的孩子在消化乳糖,牛奶中的糖及奶製品上有一定問題。在正常情況下,這些乳糖被一種小腸分泌的乳糖酶所分解。而一些人不能產生足夠的乳糖酶來完成這一工作。所以當你乳糖酶缺乏的孩子喝牛奶或吃奶製品時,因為沒有足夠的乳糖酶來消化乳糖,小腸就如同戰區一樣混亂到處是不能被消滅的敵人。
幸運的是乳糖不耐受征一旦被確診,可以在家中被輕鬆、容易地成功治療征服。並且如果處理得當,你的孩子實際上並非不能吃牛奶、甜點、生日蛋糕及冰激淩。下麵將告訴你如何治療你的孩子乳糖不耐受征的建議:
○閱讀食物成分清單。假如你的孩子有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征,要養成仔細查看食物成分清單的習慣。除牛奶外,乳酪、冰激淩等均含有乳糖。有些孩子對乳糖極其敏感,即使是肉裏少量的乳糖也可使其發病。研究食物成分清單,找到含乳糖的成分如:酪蛋白、乳清、奶製品及牛奶。在飯店時應向廚師問明孩子所點飯菜的具體食物成分,以盡量避免孩子發病。
○做飲食日記。通過日記形式來記錄孩子每日所用食物及症狀,以此來發現是什麼導致了小兒的病症。這將有助於家長更好地掌握什麼樣的食物可以導致什麼樣的表現。在日記中應該記錄:攝入含乳糖食物的量及時間,以及攝食後出現的症狀。這樣你將很清楚地知道是否一碗米飯可引起孩子腹脹,或者一杯牛奶是否會引起他腹瀉。
○小心試驗。每個人的乳糖不耐受水平是不同的,在你治療處理乳糖吸收障礙前,應該首先了解其嚴重性。先用少量的含乳糖食品,然後逐漸加量。一旦你通過飲食日記知道你的孩子吃半塊乳酪沒事時,那麼讓孩子試用一整塊。當你已經知道某一種食物多大量不會引起小兒不良反應時,再去試試別的食物。
○檢查所用藥品。乳糖常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存在,1/4的處方和非處方藥中都含乳糖。你應該仔細閱讀孩子所需藥物的說明,或者向調劑師詢問是否某一藥中含乳糖。
○不要單吃含乳糖的食物。應該鼓勵孩子同時吃含乳糖的食物及其他食物。同時吃牛奶和穀類食品或點心,比單喝牛奶引起耐受的可能要小。事實上食用牛奶再加別的任何東西都比單用牛奶效果都要好,因為別的食物可以抑製乳糖突然全部進入小腸,使小兒僅有的乳糖酶負荷過重。
○選擇低乳糖食物。一杯加有12克乳糖的牛奶對於乳糖不耐受征兒童來說確實是過量了。但是硬乳酪僅含微量乳糖,冰激淩和脫脂乳粉含量也較少。乳糖不耐受征兒童,常可耐受含活菌的乳酸因為乳酸中的細菌已經消化了過多的乳糖而降低了乳糖含量。
○使用乳糖酶。大部分藥店都會提供乳糖酶產品以彌補小兒腸中乳糖酶的缺乏。這些產品可以是液體,藥丸及膠囊狀。在飲用牛奶前24小時,將牛奶與藥物混合,這將降解70%的乳糖,這就是通常所用使牛奶被乳糖不耐受征兒童耐受的方法。你可以在孩子吃冰激淩,乳酪等可誘發乳糖不耐受征症狀的食物前,讓孩子吃一個乳糖酶藥丸,或打開一個乳糖酶膠囊把其內容物撒在牛奶裏,具體劑量要根據小兒不耐受的嚴重程度而定,這可以由前麵所提到的試驗療法來確定。
○保證鈣的攝入。假如你的孩子乳糖不耐受征很嚴重,那麼他攝入的鈣量可能不足。而鈣對於小兒骨的生長非常關鍵。你的孩子可以通過吃大量乳酸,乳酪及綠色蔬菜補充、得到這些基礎的營養物質。如果小兒有挑食的毛病,且乳製品攝入較少時,家長可以考慮用別的鈣源,如:健康食品店的加鈣薄脆餅,應向醫生谘詢所需鈣的具體劑量。另一種選擇則是讓孩子飲用加鈣的果汁。
○何時去看醫生。任何被診斷為乳糖不耐受的小兒均應該受到醫師的監督指導,醫生將判定乳糖不耐受征是否已經停止,並明確孩子是否有腸道疾病需要治療。
腹痛:9種緩解的方法
孩子哭鬧可能是因為餓了,尿濕了,病了,感到冷、孤單、或煩躁。這段令人心煩的哭鬧時期通常形成一種模式。孩子在2至6周大時,一天可能要哭2至4小時,而且多在前半夜哭。當孩子3個月大時,哭鬧應減少到一天1至2個小時。如果孩子一次連續哭幾個小時,一定要向你的兒科醫生谘詢。他可能會告訴你孩子腹痛。
孩子腹痛引起的哭聲是有節律的而且通常會變成尖叫。他會握緊拳頭,彎曲肘部,兩腿緊緊貼著腹部。有多達1/5的孩子有腹痛,然而這仍是醫學之謎。腹痛有很多原因,包括過度敏感的神經係統,未發育完全的胃腸管道,食物過敏和不正確的喂養方式。除了時間、耐心和毅力,沒有確切的治療腹痛的方法,但是有些家長已經發現可以暫時緩解疼痛的下列方法:
○采取一係列方法。有些方法對一個孩子有效,但可能對其他孩子不起作用,所以你必須做實驗,觀察他是餓了,冷了,尿濕了,想要吸橡皮奶頭還是想讓人抱。如果他穿得暖和,也沒尿濕,又是剛喂了奶,他可能就是需要人陪,那你就跟他說話,搖一搖他。如果他很煩躁,就帶他出去散步或開車兜風。無論你試哪一種方法,如果孩子仍然持續哭5分鍾以上,就換一種方法。你最終應該能找到對孩子起作用的方法。
○找出線索。如果你發現,你越努力安慰孩子,他就哭得越厲害,那麼孩子的腹痛可能是由超負荷的神經係統所誘發。如果你的寶寶對任何刺激都已耐受,即使是讓他平靜的方法,如搖一搖、唱歌、溫柔地和他說話等用得太多,都隻會加強他的激惹。哭是嬰兒“呼喚世界”的一種方式。所以如果你用一般的方法不管用,就讓他哭10至15分鍾,看他是否能在你用其他方法之前自己安靜下來。孩子哭鬧過後,應該看上去很不清醒,準備安靜地休息一會。如果不是這樣,應該向兒科醫生谘詢。可能有疝氣或一些其他身體問題導致長時間激惹。
○試一試有規律的喂養計劃。研究表明,過度神經過敏的嬰兒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他們的長度正常,但很瘦。這些通過腹痛發作來表明感覺超載的嬰兒,往往對有規律的看護方式表現不錯。在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把這些孩子周圍的環境規整一下,就有助於調動他們各器官的反應。這種規律的喂養計劃確實會起作用。
○幫助孩子控製自己。如果你的孩子好象大部分時間都在哭,你可以采取措施幫助他控製自己的神經係統。隻要孩子處於安靜、警覺的狀態,就通過讓他玩有趣的玩具或其他東西如安全鏡,來延長這段時間。延長安靜的周期會讓孩子感到安靜時是什麼樣子,並讓他享受生活。而且教會他如何控製自己的激惹情緒。
○要應付自如。要積極主動地試用不同的方法讓孩子冷靜下來。讓孩子在床上換個姿勢,讓他坐在自動搖擺的秋千上,搖一搖他或帶他出去走走。剛開始,把又哭又鬧的孩子帶到公園或商場可能有點困難,但可能會對孩子有所幫助。有些孩子喜歡這種刺激,而有些不喜歡。但是如果你不試,就永遠不會知道這是否對孩子起作用。
○不要指望新的配方。許多家長試著換一種黃豆配方,希望這能對孩子起作用,但是腹痛的孩子幾乎沒有不能喝牛奶的。配方的改變往往產生傳統意義上的安慰劑效應。前幾天它可能會起作用,但是後來就不行了。
○檢查你的喂養姿勢。給孩子喂奶時,一定要保證把他直立抱著,而不是水平的姿勢,還要讓他打嗝以排氣。這樣會防止他吞咽過多氣體而引起不適。還有,如果你用奶瓶,要檢查奶嘴眼兒的大小。如果太小,孩子可能會感到饑餓,還會因為喝不上奶而灰心,失望。
○試試音樂和不同的動作。有些孩子腹痛時,你抱著他來回搖一搖他、換另一個方向抱他或把他放在胸前的嬰兒吊袋裏,就會暫時緩解他的疼痛,而有些孩子可能聽音樂或真空吸塵器的聲音就會安靜下來。有許多方法能讓孩子安靜,但是沒有一個萬能的方法。有些方法對你的孩子有用,可能對其他孩子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