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心態與辯論攻心
實力也就是辯論能力,要提高辯手的辯論能力,除了要提高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必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每一個辯手在辯場上都能發揮得穩定自如,這和他們的心理因素是很有關係的。
辯論心態三要素
誰都希望自己在辯論場上滔滔而言,闡發自己的思想見解,成為一名贏家,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啊。但辯場上的競爭和任何一種競爭一樣,靠實力取勝。實力也就是辯論能力,要提高辯手的辯論能力,除了要提高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必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因為,一個辯手在辯場上發揮得穩定與否,和他的心理因素是很有關係的。影響辯論能力的心理因素比較多,其中注意力、情緒、意誌和氣質等影響比較大。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雄辯能力,以下三個要素不容疏忽:
注意力的集中
凡事都要全心全意,努力去做,否則都不會成功。辯論更不能分心,辯場上辯理的爭奪是容不得一位辯手有半點馬虎的,如果你三心二意,你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對手在傾刻間攪散。要用心去注意辯場的形勢變化,你才能有效地發揮出你的思辨水平。
注意力是心理(意識)對一定客體的指向定位,是以提高感性的、理性的或運動的、靜止的或主觀的、客觀的事物的綜合認識為目的的。注意力一旦集中了,心理質素就擺正了;心理質素擺正了,辯理就自然的向你傾斜了。
此外,在辯論中,對方的動作和神態的每一個細小變化都可以反映出他隱蔽之處的思想感情和思辨狀態。這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有效的洞察出對方的這種細微變化。因此,在辯論中一定要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障礙。
情緒的穩定
特別提醒廣大朋友注意:
人的心態的穩定,才是最有征服力的穩定。在辯論中,辯論雙方的情緒總是在不斷變化,如喜、怒、哀、樂、懼等。但一個辯手的心態會不會隨著辯論形式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勝敗的關鍵。我們有 不少辯手在參辯之前心態是一個樣,但一到臨場,被對手發幾下難便浮躁起來,於是就會出現語失,口誤,先前所準備好的辯詞屆時一慌神便一古腦兒全部丟光。這種情況正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失態現象”。
人之所以會失態,主要原因還是在參辯之前缺乏必勝的自信心,想贏怕輸的心理不但不能成為動力,反而還成為一種心理負擔,這樣的情緒到場豈能保持穩定的心態?
情緒是人的內心活動的直接折射。心理不穩定必然帶來情緒的不穩定。情緒是人們完成外在行為的內在精神因素。倘若情緒不穩定,在有利的情況下它可以組織很有效的思辨,而在不利的情況下它則會毀滅正常的思辨。因而情緒的穩定與否會直接影響辯論的勝敗。
在辯論中保持穩定的情緒,是辯論保持多場致勝的必要保證。要具有處亂不驚、臨危不懼、受挫不餒、取勝不驕的大將風度。隻有這樣冷靜地分析和處理辯論中的各種問題,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辯論能力。
堅強的意誌
辯論能否取勝,與辯手在現場所表現出來的意誌是否堅強有著直接關係。特別是在一些持續時間長、難度較大的辯論中,意誌的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有些外交、貿易談判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非常規的辯論往往是雙方智慧實力相差無幾的,在這種情況下,拚的就是意誌,或者就是意誌的較量,誰意誌堅強誰就是雄辯,誰雄辯誰就是勝利者。在辯論中堅強的意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第一,獨立性。獨立性既表現在言行意誌的動機本身上,也表現在采取決策的手段上。獨立性是在自信的基礎上做到不屈從於周圍人們的壓力,不因偶然的外界因素改變自己的信念、觀點和思想,而是按照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去詮釋問題。
第二,果斷性。這種意誌品質表現在辯論中,是指一個人在判定自己的立場觀點是正確的前提下,麵對任何一種難對付的對手都有能力及時而毫不動搖地提出自己的論點,並加以論證。
第三,不懈性。不懈就是指堅持不懈。表現於一個辯手在深思熟慮之後,對自己所提出的觀點堅信不移,並且不屈不撓地為自己的觀點答辯,從一而終。
第四,自製力。自製力是自我控製的能力,是指迫使自己控製住對一些容易致使自己情緒失控的事物的感發。在辯論中自製力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抑製自己不讚成的情感爆發,如衝動、恐懼、暴怒、失望等,這些情感一旦形成,就會影響辯論乃至辯詞的質量,所以要靠自製力來抑製住自己,不讓它們爆發;二是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從大局出發,專心致誌地去奪取辯論的勝利。
二的雄辯攻心三要素
辯手在製定參加辯論決策的時候,總是將攻心戰術列為極為重要的戰術,稱之為上上之策。不是嗎?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兵法上“攻心為上”的戰略原則來看,攻心必先知心。辯論雖然並非完全是為了是非曲直而辯,但為辯理而辯這一點想必是大家所認同的。是為了宣揚己方的辯理,給予對手的心理活動、理智和意識以一種隱蔽性的悖謬導向,使其心理自覺或不自覺地往你所設置的導向深入,乃至不能自拔,最後“奪其心”才算獲得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