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怎樣為3-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3~6歲的孩子與3歲以前的孩子相比,在認知、情感和體力方麵都有較大的發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處於學齡前期,遊戲仍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形式,所以要為孩子提供更豐富的玩具。當然,一也要考慮年齡特點,如為3歲的幼兒多提供一些能發展感知運動的玩具,而為五、六歲的幼兒則可能提供更多的能發展思維能力。精細動作或較大運動量的玩具
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還在不斷出現新的玩具,玩具的價碼也越來越高,動輒上千元。往往家長剛買的很貴的玩具,過兩天孩子就不喜歡了,又嚷嚷著讓父母買新的玩具。其實,父母不必緊跟玩具潮流,可以有選擇的購買下列幾類玩具:
能發展孩子智力的玩具。這類玩具給兒童提出一定的智力要求和具體問題,需要孩子動腦筋思考和解決問題,有時還需要孩子手腦並用,邊做邊思考,所以對孩子智力的發展十分有益。拚圖、七巧板、魔術方塊、立體畫冊、跳棋、象棋、鑲嵌板等都是很好的智力玩具。
能培養孩子想像和創造能力的建築玩具。這類玩具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柱形、弓形、扇形等幾何形體構件組成,由孩子使用這些構件擺措出各種物體的形狀,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這類玩具一直為專家們所推崇。同時,這類玩具也很耐玩,對年齡的適應性比較大,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可以玩。積木、積塑。建築膠形、塑料插片、砂、土、小木棒等都可作為建築玩具。
能用來進行角色遊戲的各類玩具。角色遊戲是幼兒期特有的遊戲,兒童以模仿和想象,經由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反映社會生活的一些具體活動,如“開汽車遊戲”。“動物園遊戲”、“商店遊戲”、“照相館遊戲”等,通過遊戲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品德。這類玩具的種類非常多,如各種動物頭飾、娃娃、汽車、餐具、飲具、小屋、兒童電話機、兒童照相機、兒童聽診器等。此外,家中很多的家具,桌椅板凳也都是兒童進行角色遊戲的好玩具。
用於體育運動的玩具。進行體育遊戲既能發展孩子的體力、動作,又能增強孩子的體質,而且比較符合孩子好動的特點,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遊戲。家長可以選擇乒乓球、皮球、兒童車、折紙飛機、風箏、跳繩、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玩具或遊戲。
音樂玩具及其他玩具。讓孩子及早接觸各種音樂玩具,對於培養孩子的樂趣,培養對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的興趣都很有益處。兒童鋼琴。鈴鼓、電子琴、口琴、沙錘、小鼓等,都是兒童喜愛的玩具。
此外,跳蛙、爬杯小猴、聲控汽車、折紙玩具,各種石子等,都可以選擇作為3~6歲孩子的玩具。
如何利用自然材料組織孩子做遊戲
有的家長常常對孩子用自然材料做遊戲不理解,明明家裏有成堆的玩具,孩子卻偏偏喜歡去玩沙土、玩水,弄得身上又髒又亂,勸都勸不回來。其實,讓孩子玩得高興、長知識,未必非要從商店裏花錢買玩具才行,生活中的許多自然材料,如水、沙、石頭、粘土、麵團、樹葉等,都是孩子喜歡玩的東西,家長可以利用這些自然材料為孩子製作玩具或組織孩子去玩。
熱愛自然是孩子的一種天性,許多自然的材料都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通過成人對孩子的組織與引導,通過這些有趣的遊戲,能使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幫助孩子把天賦才能完全充分表現出來,還可以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對大自然的熱愛。
水:水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東西之一。可以帶孩子到小溪、池塘、瀑布或海邊去看水戲水,也可以利用水讓孩子玩各種遊戲。孩子可以用塑料管吹肥皂泡,看到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肥皂泡在空中飄來蕩去。一定很有趣;孩子可以把紙折的小船或塑料小鴨、玩具船等浮在水上玩;還可以讓孩子試著用小盆、小桶提水澆花、澆樹等。
沙:沙子柔軟細滑,任人擺布的沙子可誘發孩子無窮無盡的創造設想,而且可以反複使用。在城市可以為孩子準備沙坑或按箱。孩子可以隨時建起“高樓”,也可隨時推倒再來。孩子可以在沙上“修路”、“架橋”、“挖山洞”、“造“造房子”,也可以加上一些水,做成“水庫”、“河流”等”孩子還可以用水和沙子。做出各種各樣的物體形狀來。
麵團:麵團是清潔而衛生的玩具。父母可以在做飯和麵時,先給一點麵粉讓孩子摸一摸,然後倒入水,揉成一塊軟硬適中的玩具。孩子可以用麵烤團隨意地捏成小人、小鴨等他想象出來的東西;家長還可以在麵團中加入食用色素,將麵團變成彩色麵團、家長要注意的是千萬別讓孩子把麵團吞下。
樹葉:樹葉的形狀、顏色千奇百態,家長可以讓孩子對樹葉進行比較,顏色有什麼不一樣,形狀又有哪些不一樣;可以教孩子用樹枝葉編織成花環;還可以和孩子玩“樹葉拉鉤”的遊戲:家長和孩子各抬一片葉子,把樹葉柄勾在一起用力拉,誰的葉子的柄斷了誰就了輸了,可以再拾一片葉子接著比。
植物的莖、葉:稻草、麥杆、高粱稈、桃核等都可以用來做玩具讓孩子玩。可以用麥杆做成小板凳、小盒子;用高粱稈做成小手槍、小軍艦,小軍艦還能浮在水上玩;可以用稻草編成小花籃、小動物等;桃核洗淨消毒可用作棋子,把幾個桃核中間穿洞可聯成小串珠等。
冰雪:冬天下雪了,可以讓孩子用紙片接小雪花看看形狀;可以堆雪人打雪僅玩;結冰的時候可以去溜冰、打陀、螺、做冰燈。冬天讓孩子出去玩玩,還能鍛煉孩子的體魄和意誌。
怎樣利用廢舊物品為孩子製作玩具
有的時候家長常感歎現在的玩具太貴了,一個洋娃娃要花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常常為給孩子買玩具而犯愁。實際上,隻要稍微留神,就會在家中發現很多將要丟棄的廢舊物品:易拉罐空桶、軟塑料盒、小瓶小罐、廢紙盒、碎木頭。碎布頭、破乒乓球、膠卷軸等,家長如果把這些廢舊物品利用起來,做成各種各樣的玩具,不僅可以廢物利用,而且可以減少在買玩具上的花費。同時,家長在製作過程中,也可帶動和指導孩子進行實際製作,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愛好和勞動觀念等。
兒童遊戲的種類很多,需要的玩具種類也很多,父母不可能都去買回來,而且,許多兒童遊戲中需要的玩具,市場上也買不到,所以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的實用價值很大,家長應該做個有心人,留心電視節目中的一些小製作,以及別人做玩具的經驗。經過孩子和家長自己動手做的玩具,玩起來才來勁呢!
利用廢舊物品做玩具的方法很多,下麵選擇介紹幾種:
“小鴨戲水”。先準備好一張硬紙板,後貼上一張白紙,用藍色顏料畫上一個小池塘。在池塘中,把半個花生殼放倒粘在紙上,然後再把半個花生殼粘在放倒的花生殼上,這樣,一個小鴨的形狀就有了,再在上麵的半個花生殼上畫上眼睛,一個小鴨就做成了;依此方法在這個小鴨的旁邊再做上數隻鴨子,小鴨戲水的玩具就做好了。家長做個示範,也可以讓孩子一起幫著做。
“小鐵皮鼓”。。先準備好一個鐵罐,一隻粗竹筷。舊棉花和布。在鐵罐的兩端蒙上舊車貽皮或牛皮紙,便成一麵小鼓,將粗竹筷包上舊棉花和布做鼓棒。
“不倒翁”。先用一隻雞蛋殼或鴨蛋殼,將蛋殼破一個小洞,裏麵裝上一些小沙粒,然後再用顏料_彩紙塗抹裝飾成不倒翁;也可用顏料、彩紙裝飾成不倒娃、不倒魚形等。
“小鈴鼓”。先準備一個香脂盒,塑料繩、小木棍等。在香脂盒的邊上對應地各鑽兩個小孔,用塑料繩分別在兩個小孔上各係一小珠子或小扣子,塑料大約是香脂企圓麵的半徑的長度。然後在香脂盒的下麵再鑽一個小孔,釘上一根小木棍或竹片即做成了小鈴鼓。讓孩子用手抓住小棍,輕輕一搖,就會發出響聲來。
“小汽車”。把用完的牙膏盒、火柴盒、線軸或膠卷軸準備好。先把牙膏盒或火柴盒用顏料塗抹,用剪刀裁剪成小汽車的形狀來,然後裝在膠卷軸或線軸上,把膠卷軸或線軸作汽車的輪子,這樣,一輛像模像樣、能“行駛”的小汽車就做成了。
怎樣讓孩子獨自做遊戲
經過一年的精心哺育,l歲的孩子就開始搖搖晃晃學走路了。孩子離開了幼兒床,他需要爸媽花越來越多的時間陪他玩,可是,爸媽還有許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整天都陪著孩子,這時,讓孩子學會獨自做遊戲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歲到三歲的孩子。還不能夠和別人的小朋友一道玩耍做遊戲,自己一個人做遊戲吧,父母又不放心,擔心孩子會出什麼問題,總是跟著孩子,往往成為一種習慣。據有關研究證明,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照料過度,會影響孩子自發性的發展,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當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並不是什麼事都能按自己的想象做出來,有些事情父母還是要幫助孩子的。
孩子養成獨自做遊戲的習慣,是需要父母的幫助的,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試試:
從孩子小時起,家長就要安排好孩子遊戲的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喜歡什麼遊戲活動,喜歡什麼時間玩,什麼時間孩子做遊戲的注意力最集中,以便在這些時間為孩子安排獨自遊戲內容。另外還要安排一些孩子和父母共處的時間。這段時間必須保證,不能隨意取消或拖延,這時,隻要父母有固定的時問陪他玩,孩子在其他時間就不會要求別人注意他。這些時間最好能安排在每天相同的時刻,以便養成孩子的習慣。
家長不要隨便介入孩子的獨自遊戲。這個年齡階段需要家長予以方法的指導和必要的照顧,但不是隨意地介入。有時孩子發現了愉快的遊戲而獨自在玩時,父母卻認為孩子一個人玩很可憐,或是e已有空就參加到孩子的遊戲裏麵,這樣會奪走孩子正在體味著的獨自遊戲的樂趣,如此重複幾次後,就可能使孩子剛剛萌芽的自立能力和忍耐能力枯萎。
家長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孩子獨自遊戲的環境必須是絕對安全的,一定要收拾好危險物品和易碎物品;收拾好硬幣。,藥品、紐扣等孩子能吞咽下去的物品。孩子剛開始獨自遊戲的時候,家長還要暗中保護,讓孩子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充分體驗獨自做遊戲的樂趣。
控製好獨自遊戲的時間。孩子獨自玩的時間,一般1,歲兒童30分鍾左右,兩歲兒童一個小時左右,但在剛開始時,時間可以稍短一些,如10~15、分鍾。”如果孩子開始招玩具或將玩具扔得很亂,這就是玩膩了的表現,可以給孩子換一種玩具或者換一換遊戲的場地。
家長要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孩子剛開始獨自做遊戲時,耐力很差,家長不能急於求成,一也不要對孩子大聲斥罵或指責,要有耐心。一旦孩子出色地進行了獨自遊戲,一定要給予表揚,孩子體味到獨自遊戲的愉快和父母的表揚就會更加積極地進行獨自遊戲了。
父母怎樣幫助孩子做遊戲
有時孩子不會做遊戲或需要遊戲夥伴時,常需要父母的指導和幫助。孩子不知道使用某種玩具的方法,不能領會遊戲的要領時,家長可以予以指導;孩子做角色遊戲需要遊戲夥伴時,家長也可以充當某種角色,加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幫助孩子完成遊戲。
有意識地觀察孩子的遊戲,了解孩子遊戲的特點。孩子最喜歡什麼樣的遊戲,什麼樣的麻煩他們不會處理以及他們喜歡的遊戲夥伴的種類和特點是什麼。父母要想幫助孩子做遊戲,首先要了解這些。
要注意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遊戲內容。要考慮到兒童的年齡特點,哪個年齡階段需要哪些遊戲內容,家長要做到心中有數,做出個合理安排二一凡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遊戲。兒童就喜愛,就感興趣,就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太難或太易都會影響孩子的興趣。
家長要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遊戲條件,包括場地。玩具、環境等。在家中寧可少買一些非必需的家具,也要給孩子留出一席之地,給孩子開辟一個玩具空間;另外,要多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豐富孩子的遊戲內容。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父母直接加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可以直接引導孩子做遊戲,保證遊戲的順利進行,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語言、思維發展的水平和狀態,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製訂遊戲計劃。遊戲計劃可以使遊戲活順利地進行。家長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將孩子的遊戲時間作一個安排,什麼時間聽“小喇叭”節目,什麼時間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什麼時間看(唐老鴨和米老鼠),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活動安排。
家長要逐步教會兒童使用玩具,指導孩子與小朋友一起玩、每當家裏有了新玩具時,孩子往往不會使用,不會玩。家長可以先給孩子做示範,教會玩具的正確玩法,再要求孩子使用新玩具做遊戲;當孩子自己想出新的玩法時,家長要予以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想新的玩法。比如小皮球,開始孩子隻會扔,後來又學習踢、拍、傳等多種玩法。經常鼓勵孩子想一種玩具的多種玩法,對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及豐富遊戲經驗都是有好處的。
在孩子做遊戲時,家長要注意動靜配合,活動性遊戲和安靜的遊戲要相同進行,以免孩子疲勞和厭煩,新舊遊戲也需要輪技交替進行。一些趣味性強、有特點的老遊戲,隔一段時間再讓孩子玩,。孩子見到它也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的高興。。同時,也要不斷學習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種類的新遊戲,始終保持孩子對遊戲的濃厚興趣。
怎樣開展家庭遊戲
兩歲以前的兒童、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家庭是孩子遊戲的主要場地,孩子上幼兒園後,回到家中仍然想做遊戲。有的家長可能不了解幼兒期兒童遊戲的特點或錯誤地認為孩子一天到晚隻知道玩,不愛學習,對孩子在家中做遊戲或與孩子共同遊戲並不重視。
其實在家裏,孩子和父母一塊遊戲是件非常令孩子愉快的事,這既能豐富孩子的生活,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又可以養成其活潑開朗的性格,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情。作為家長;應該為孩子在家庭中做遊戲創造和提供各種條件,並抽出專門的時間和精力加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去,和孩子一起開展豐富的多彩的遊戲。
家庭遊戲是在家庭中進行,可以有一到多名家庭成員與孩子共同遊戲,也可以是孩子獨自一人遊戲,下麵分別介紹一些實例,來說明如何開展家庭遊戲。
一人遊戲。也就是孩子在家中的獨自遊戲。當家長工作或家務難以分身或為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時,可以指導孩子進行一人遊戲。一人遊戲的種類很多,如玩沙子、搭積木、玩皮球、夾玻璃球、擺火柴、踢傻子等等,這些遊戲都很有趣味性,較能吸引孩子。
雙人遊戲。主要指父母一方和孩子共同做遊戲。對一些孩子剛開始玩的遊戲,如措積木、拚圖案、踢鏈子等,父親或母親可以對孩子進行指導。父親或母親還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別的雙人遊戲,如一問一答,按父母的指令用手指五官,模仿父母的動作。家庭其他成員,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也可與孩子一起做遊戲,如用匙子托乒乓球或雞蛋跑比賽,蒙眼畫娃娃鼻子的遊戲。分組吹羽毛的遊戲等等。經由遊戲可以創造和諧美滿的家庭氣氛,使孩子感受到家庭溫馨和親人的關懷,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差怎麼辦
幼兒的手比較小,骨骼、肌肉均未發育成熟,加上精神調節機能差,所以一般來說幼兒的手腕活動不夠靈活,五個手指也不容易單獨伸直或者分開。有的孩子,學小鳥飛翔。小鴨遊水也學不好2不會用手指搭玩具或編成小狗的形狀;也不會係鞋帶等。
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差,可以先從生理上找原因。如兒童手指發育不成熟;另外有些孩子較胖,他們的手部肌肉肥厚,就更顯得手指短而且粗,手指動作不靈活。此外,對孩子手指靈活性進行訓練不夠也是造成孩子手指靈活性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針對孩子手指活動能力差,可采用下麵的措施加以訓練提高。
要讓孩子熟記各個手指的名稱。孩子天天用雙手做遊戲,卻未必能準確地說出每個手指的名稱,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手指。可讓孩子猜謎語“十個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十個小朋友,五個在左,五個在右;十個小朋友,隻會做事,不會開口。”再讓孩子學會每個手指的名稱。
用手指遊戲,教孩子認手指,用手指。可以讓幼兒做每個手指的練習,如把右手五指伸直,教孩子念兒歌:“小不點睡了;二愣子睡了;大個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依次讓孩子將小指彎曲,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彎曲。還可以讓孩子試著用左手,做到左右手一塊練習。
經由孩子的手指遊戲,可使手指靈活、有力。家長可以為孩子專門設計一些練手指力量的遊戲,讓孩子敲幼兒鋼琴鍵,學父母的樣子拉賽手風琴或模仿成人演奏其它樂器。讓孩子將兩個大拇指勾起來,其餘八個手指張開,指尖觸桌麵,使手掌懸空,八個手指向左右活動,學螃蟹走路,也是鍛煉孩子手指力量的一種遊戲。
讓孩子練習用手指編各種小動物和一些生活中常見物品。比較常見易學的如用手指編成小鳥、小兔、花籃、眼鏡、手槍、小狗等。還可以利用燈光的影子在白牆上做出各種動物的投影,經由這些有趣的活動,以達到發展孩子手指靈活性的目的。
教孩子早用筷子,作為訓練孩子手指精細動作的能力。筷子是中國獨特的一種餐具,它雖簡單,卻是物理學杠杆原理的絕妙運用。用筷子是手的複雜、精細的動作。據日本科學家研究,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腕部。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所以,當孩子到兩三歲時,父母就應該開始教孩子學用筷子吃飯,當然,剛開始時孩子可能比較笨拙,但時間一長就熟練了。
孩子爭搶玩具怎麼辦
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時,經常爭搶同一個玩具,你也想玩,他也想玩,結果大家搶在一處,誰也不讓誰。這時候,家長出來調停,也往往是讓自己的孩子放棄,或幹脆誰也別玩了,把玩具收起來。
其實,家長的這兩種做法都並不科學。前者的方法過於成人化和社會化,使自己的孩子很難理解和接受;後者則完全破壞了孩子們遊戲的興致和對這個玩具的興趣。當孩子爭搶玩具時,有時隻是覺得爭搶東西這個活動很好玩,並沒有意識到爭搶的後果,家長可以嚐試用下麵幾種處理的方法:
大家換著玩。兩個或幾個孩子爭執不下,家長可以提出:你們停止爭搶,我先替你們保管玩具,等你們商量出來一個不爭搶的辦法,再到我這裏來拿玩具。兩個或幾個孩子就會商量讓誰先玩,誰後玩,每人玩多長時間,然後兩個或幾個人摸著玩;也許孩子們連誰先玩也爭執不下,最後大家都不玩了。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無論孩子們玩還是不玩,都把矛盾放在了孩子們的麵前,迫使他們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孩子們在討論中學會了怎樣協調,怎樣接受別人的意見,怎樣做出讓步等。這種做法增強了孩子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要求孩子自己麵對出現的問題、矛盾,不借助威人的幹預,學會自己主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