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昭王殞命(1 / 3)

新登寶座的建憲帝李淳重用翰林人士,重整朝綱,大赦天下。他下令減免各地賦稅,同時開倉放糧。然而閹黨經營多年的國庫早已空空如也,於是李淳下令將查抄的曹格弘家財盡數充公用作扶貧。然而還是彌補不了國庫巨大虧空。無奈之下,李淳削減了所有後宮開銷,自己更是一日兩餐節衣縮食。不僅如此,他更是將當年自己為錦王時得到的賞賜品悉數捐入國庫,並號召大臣募捐。李淳的一係列愛民措施雖緩和了以清河郡為主的幾個翰林人士居多的州郡的民變。但是,其他州郡的閹黨殘黨們以及分封的皇親貴族們則繼續作威作福欺上瞞下魚肉百姓。全國的民變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就這樣時間推移到了建憲二年。

京城集市之中。

一個約摸十三四歲的又瘦又小的女孩,小女孩雖然麵容清秀,本應是個美人胚子,但是蓬頭垢麵的她,已無法讓人察覺。本是大而靈動水汪的雙眸,也早已現實的壓迫下失去了光澤。她左手僅僅懷抱著一直黑色的又髒又弱的黑色母雞,右手緊緊地牽著一隻剩下皮包骨的已無法辨認是小灰羊還是小白羊的母羊。母羊,母雞身上皆插著一根稻草,女孩的頭上也插著一根。

【小姑娘,你這隻羊多少錢?】一名路人問道

【二··十··兩··】女孩顫顫巍巍地輕聲說道。

【什麼?就這頭羊?二十兩?小姑娘你開玩笑吧!這頭羊別說20兩,1兩銀子都難!】路人搖了搖頭準備離開。

【不,大人··不是這頭羊··還有這頭雞·和】小姑娘低下了頭,她的臉泛起了紅暈用那個幾乎隻有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聲音說道【還有我·】

【哎這世道··】路人聽了歎了口便離去了。

就在這時突然出現了幾個混混【嘿!我說這有意思!我說小姑娘你這到底是賣雞呀,還是賣羊呀,還是說賣身呀?哈哈哈】一個混混調戲地說道。

小女孩緊緊地抱著手中的小動物們向後退了去。不想混混們卻越發得意起來,一名混混乘勢搶過了小女孩手中的瘦羊,將瘦羊一把摁在地上拖著行走。瘦羊發出了咩咩咩等悲鳴【你們別欺負我的阿白】小女孩哭著試圖阻止,卻被其餘幾個混混攔住。女孩手中的黑雞也被混混們強了過去【你們還我小黑】女孩更加激動了起來,而混混卻愈發開心了起來。就在這時突然一陣清脆的女聲傳來【把他們拿下!】隻見幾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士兵立馬將混混們製伏。隻見一個英姿颯爽略帶稚氣、麵相姣好的女將軍打扮的女孩出現在了小女孩麵前。【哼!幾個大男人欺負個小女孩!你們就不知道羞恥嗎?!把他們送到衙門!嚴辦這些惡棍!】女將軍說的【諾!】幾名軍士便押著混混退了下去。【來,小妹妹。別怕】女將軍將對小女孩露出了冬日般溫暖的笑容,一邊將一旁的瘦羊交還給給了小女孩。也許是之前受了驚嚇,小女孩麵對友善的女將軍十分警惕。【能去幫我,買幾個燒餅和肉包回來嗎?】女將軍交給了部下二十多文錢,不久一名士兵懷揣著幾個熱騰騰的燒餅與包子趕了過來。【來小妹妹,你餓了吧,來吃點東西】女將軍溫柔地說。小女孩警覺地接過食物,立馬退回了牆角猛地大口地咀嚼著燒餅,看樣子已經餓了好久了。【小妹妹,不急慢慢來。來喝點水】女將軍輕輕解下腰中水袋交給了小女孩。就在這時,小女孩突然停止了進食將所有食物緊緊揣在懷裏。【怎麼了,小妹妹你怎麼不吃了?不好喜歡?】女將軍柔聲問道。小女孩一個勁地搖頭,最終輕聲說道【我娘病了,她還沒吃。】小女孩的話觸及了女將軍內心最柔軟的部位,這位女將軍真是大虞國新任神機營付總兵官薑語星,薑語星從小變沒了父母,即使到了視她如親生的荀家,由於荀彬母親的早逝,她亦無機會體會母愛的溫暖。聽到了這些,薑語星目中稍稍泛起淚花說道【小妹妹,我們一起去看看你母親好嗎?】。小女孩點了點頭,隨後便抱起瘦雞弱羊與小女孩來到了京郊的一個破草棚中。隻見一個婦人麵色蒼白蓬頭垢麵地癱倒在地。【娘,您來吃點】小女孩將母親一把摟在懷裏將燒餅小心翼翼地將燒餅掰碎就著水讓母親吃下。【她病的怎麼這麼重?有請醫生嗎?】薑語星關心地問道。【醫生看了,說娘是久痢體寒已傷及元氣。近日若不用人參不氣續命恐怕陽亡氣散神仙難救了。我們本是秦夏郡逃荒而來,僅有的財務就是父親留給我們的這隻雞和這頭羊,可是醫藥費竟要二十兩白銀··嗚··】小女孩哭了起來。看到了這一切的薑語星不免眼角也泛起了淚花。此時的薑語星恨不得立刻變出二十兩來接濟麵前的小女孩,可是翰林派的荀恪信雖然官居督師,卻為官清廉沒有留下多少財產。雖然此次率兵平叛建憲帝賞賜了黃金500兩然而荀彬與薑語星商議將此賞賜捐入國庫。雖為神機營副總兵官從三品可是一年俸祿不過400石(折合銀兩不到200兩),再加上她已上疏建憲帝捐350石,一年的俸祿不過50石,20兩白銀卻也讓薑語星為難。薑語星一臉犯難..她盯著自己腰間的塊親生父親留給她的唯一的一件遺物的玉佩沉思著..許久她終於下定了決心.【小妹妹,你等等我.】說罷薑語星.快速走出草棚.差不多半個時辰的時間,薑語星帶著一名郎中來到了草棚【大夫,您給她瞧瞧吧.】大夫緊簇眉頭細心地號著脈..把完脈他連連搖頭說到【哎..這位婦人..積勞成疾..偶感風寒,若得及時醫治隻需幾味治風寒補氣之藥便可痊愈..又久痢氣虛..拖了這麼久也沒得到醫治..如今隻有嚐試用人參續命或許尚有一線生機..可是看她們母女這樣..恐難有人參續命..這年頭..哎..診金老朽就不要了..】大夫搖著頭正欲離去,這時薑語星將他攔了下來【大夫且慢。】郎中頓了頓向薑語星作了個揖【大人,這位婦人哎··並非老朽不想救。隻是這位婦人,病成這樣即使用最差的參恐怕也得花不下20兩白銀,加之老朽也無把握治愈這個病人到時候隻怕人財兩空苦了這個小姑娘哎~】郎中說道。【大夫,這是白銀50兩。這位婦人的病還請你多多勞心。】薑語星捧著銀兩來到郎中麵前。【咦】郎中為薑語星的舉動大為吃驚,隨後老淚縱橫地說【想不到我大虞現今還有像大人您這樣有著慈悲心腸的官吏。老朽行醫幾十年,見到的官吏向來不問百姓死活,想當年老朽少年立誌懸壺濟世救天下人於病疾。卻不想,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窮苦之人因小疾無藥醫治終成大病而去。留下多少孤兒寡母,很多人還要負擔親人生前留下的湯藥債務。故老朽,哎~很多時候便勸他們放棄治療··哎不知草菅了多少人命·】調整了情緒的郎中頓了頓說慷慨激昂地說【既然大人有如此之心,老朽也傾盡我畢生所學放手一治!不過這兒實在太髒,還得找得一次幹淨之處讓這位婦人住下】。【那麼來我家吧】薑語星立馬說道。一旁的小女孩早已淚流不止她跪了下來【謝謝姐姐,阿蓮此時就是做牛做馬也會報答您的。】薑語星連忙將她拉起說道【原來你叫阿蓮,我叫薑語星。從小我就是家裏最小的,從今往後你做我妹妹吧】

當天傍晚,荀彬回來,卻見薑語星腰間玉佩不見了蹤跡【語星,你最珍視的玉佩怎麼?】

【啊,嘻嘻,孝義哥。人家不小心弄丟了。】薑語星略帶調皮地說

【怎麼可能?!那可是你最珍視的玉佩!到底怎麼了?!】荀彬急切地問

【比起這個,孝義哥今天我收留了個小妹妹。以後就讓她們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好嗎?】薑語星眨巴著雙眼看著荀彬。

【這個,好··好·的】荀彬略帶結巴地說【不過,你的玉佩?】

【好啦,孝義哥·我們吃飯吧。來阿蓮,來坐下一起吃。這是我的兄長,叫他孝義哥吧】薑語星開心地將阿蓮介紹給了荀彬。

翌日,薑語星騎上了馬早早離去。隨後荀彬也匆匆地離開了家。天色將暗,荀彬才回到了家中,此時等在那的正是早已坐好的薑語星,以及被薑語星強行拉著坐在她身旁略顯拘束的阿蓮。

【孝義哥,你終於回來了!我和你說,今天我去找了錦王哥哥。錦王哥哥已經同意了。明天會在京郊設立粥鋪接濟難民同時還會派去郎中為難民治病】薑語星開心地說。

【語星怎可如此無禮,都說了,現在在他人麵前要叫聖上!】荀彬嚴肅地說

【知道啦!我當然是叫他聖上的啦~就知道扳著個臉。哼】薑語星嘟起了嘴半鬧變扭地說

【那就好,來這個還給你。】說罷荀彬將一塊寫著薑字的玉佩遞給了薑語星【下次要小心,別再弄丟了。】

薑語星熱淚盈眶她一把抱住了荀彬哽咽地呼喚道【孝·義·哥··】

原來荀彬一早,便變賣了自己的馬匹以及佩劍。隨後一家家當鋪挨個去問最終才幫薑語星贖回了玉佩。知道了這一切的薑語星雖未言表,心中確越發地感激起了荀彬。就這樣一個月後,阿蓮母親柳氏的病也奇跡般地痊愈了。阿蓮以及母親劉氏也順利融入了荀家,四人飯菜同席仿佛一家人一般。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半,京師以及翰林人士為主的清河郡出現了盛世景象然而,其他州郡的形式依舊越來越壞。

秦夏郡,銀延府附近。此時正值入秋,些許落葉在秋風中帶著些許淒涼掙紮地飄落,而田間的麥田卻越發的金黃。幾個手持長矛呼著熱氣的農民軍士兵正在營地外有條不紊地巡邏著【喂,老李來口酒暖暖身吧!】一名農民軍輕輕地用自己的酒葫蘆敲擊著前方的士兵。【嘿!老白!還是你夠意思!】前麵的士兵回過頭來,結果接過葫蘆豪飲了一口。【俺說老李,你媳婦的病怎麼樣了?】老白問道。【多虧了昭王給她買藥,現在已經沒事了!昭王還給了俺500斤糧和一頭牛!】老李得意地說。【是啊是啊!昭王也給了俺600斤糧!跟昭王果然沒錯!俺聽還聽人說了!昭王有天上山打柴,路遇一偷雙頭白蛇,昭王力斬白蛇!你看看昭王手中的劍那就是白蛇屍體幻化而成!這大虞啊,氣數已盡,昭王乃是天命之子!不然咱合計合計?下次回去把俺侄子啥的也叫上!到時候昭王得了天下。俺們都有田分!】老白開心地說!【對對對!俺也這麼聽說!這他娘的!肯定這麼回事!俺回去也把俺親戚也捎上!到時候俺一家都是開國功臣!哈哈哈】老李開心地說道。此時的昭王曾權在胡吉、洪斌、劉仲軒的輔佐下已形成了氣候。他兼並了秦夏所有義軍。擁步騎兵不下5萬人,影響綿延周邊3郡。加之其童謠的宣傳,每日都有不堪重負的農民高唱著【攜兄弟·簞壺漿·贏糧千裏隨昭王·懲汙吏·濟鄉郎·昭王進城分田糧。】殺死鄉吏投奔曾權。農民軍營地內此時曾權早已今非昔比,他身穿錦袍,頗具王者之風地正坐在大營軍帳中。這時一名黑衣銀甲,相貌俊秀的青年將領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他便是農民軍功臣劉仲軒【稟昭王,我軍的九慶軍已訓練完畢。隨時可聽從調遣】所謂九慶軍正是劉仲軒使用自己發明的改良長弓在並在農民軍挑選弓術過人的獵戶訓練的一直特殊弓兵部隊。這支部隊能在百步外開弓破甲十分厲害。【哈哈哈,好!太好了!哥哥我要是當了皇帝,賢弟你就是宰相。你,張衝大將軍。你,洪斌大司馬,你胡吉大司農。還有你你你你們幾個都是禦前侍衛開國功臣哈哈哈。】曾權手舞足蹈地指著手下兄弟分封著。洪斌默然不語,胡吉笑道:“果是如此,那邊先謝過昭王了。”張衝則手舞足蹈:“胡吉,那句話怎麼說來著,風水輪流轉,皇位到我家,我說昭王,哎,還是曾大哥,叫的順口!哈哈,格老子咱們把他李淳老兒踹下去,我們也是皇帝將軍哈哈”【張大哥,曾大哥豪爽,小弟佩服。不過大哥,現今我們雖然有所壯大。但是我軍未得一州一郡,當務之急乃是繼續壯大自己。待到我軍拿下了商地全境屆時小弟必為大哥提筆撰文,讓大哥與各位義軍哥哥們名揚海內。到時大哥再行分封豈不美哉?】劉仲軒上前說道,胡吉不悅的看了眼劉仲軒,捅了捅張衝,張衝不悅的道:“你怎麼總是潑冷水呢?”【哈哈哈哈!好了張衝,聽戶駿的,他說的有道理,對!不急著鬧事。】曾權開心地走到了劉仲軒麵前重重地拍了拍劉仲軒肩膀,張衝對昭王點頭道:“好,就聽曾大哥的!”【昭王,再下有兩位好友,一個名叫黃溫,叫文榮二人文治武功皆不在我之下。昭王若得二人相助何愁霸業不成?】劉仲軒朗聲進言道。昭王喜道:“這二人是何等人物?”劉仲軒道:”文榮,字世傑。乃是商直鄱陽郡的大戶人家子弟,雖然自幼生活無憂,但是好讀聖賢書,考過功名,曾郊遊全國,在銀延府結識小弟,無話不談,成為小弟莫逆之交,常常書信來往,相互扶持,相互幫忙。從不嫌棄小弟出身,也對當今大勢頗有不滿。仲軒打到鄱陽,便想起了這個好兄弟,決定招他入夥。文榮曾經答應小弟,雖然家道殷實,家裏也都不愁吃喝,但仲軒的邀請一到,必然放棄家道,隨仲軒投了咱義軍。相助糧餉。文榮曾和小弟說:’與戶駿幹一番事業,比坐吃等死好!戶駿決定反,我便知道確實是這世道逼戶駿不得不反了!我願為戶駿肝膽相照,做番大事業!‘而黃溫,字蒼斐,奴兒幹人士,父有鄂納血統,但幼時便遷移關內,在太和長大,仲軒曾去太和考取過功名,正好結識了他,蒼斐尚武,常常自習武藝兵法,素有大誌,仲軒對蒼斐也是曆來都極為尊敬,後來因為鄂納作亂,太和城容不下有鄂納血統之人,蒼斐不得不遷移到商直,而正好離延和不遠,仲軒最為器重這個朋友,他蒼斐來到商直自然早早寫信通知仲軒。蒼斐聽說了仲軒反了大虞,也是熱血沸騰,常常積極寫信要加入仲軒。仲軒知道昭王也是求賢若渴,仲軒決定替昭王親自去找蒼斐。蒼斐答應仲軒,屆時必將加入義軍,隨昭王您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