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和尚什麼事情都發愁。他之所以憂慮,是因為覺得自己太木訥了;他很擔憂他給別人不好的印象;他很擔憂,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心不純淨,他無法安心誦經……
小和尚決定到九華山去旅行,希望換個環境能夠對自己有所幫助。上路前,師父交給他一封信並告訴他,等到了九華山之後再打開看。小和尚到九華山後覺得比在自己的廟裏更難過。因此,他拆開那封信,看看師父寫的是什麼。
師父在信上寫道:“徒兒,你現在離咱們的寺廟很遠,但你並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對不對?我知道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同,因為你還帶著你的麻煩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無論你的身體或是你的精神,都沒有什麼毛病,因為並不是你所遇到的環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於你對各種情況的想象。總之,一個人心裏想什麼,他就會成為什麼樣子;當你了解這點以後,就回來吧。因為那樣你就醫好了。”
師父的信使小和尚非常生氣,他覺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訓。
有天晚上,經過一座小廟,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好去,小和尚就進去和一位老和尚聊天。老和尚反複強調:“最大的對手是自己。能征服自己的人,強過能攻城占地。”
小和尚坐在蒲團上,聆聽著老和尚的教誨,聽到和他師父同樣的想法,這樣一來就把他腦子裏所有的胡思亂想一掃而空了。
小和尚覺得自己第一次能夠很清楚而理智地思考,並發現自己真的是一個傻瓜——他曾想改變這個世界和全世界所有的人——而惟一真正需要改變的,隻是他自己。
第二天清早,小和尚就收拾行囊回廟裏去了。當晚,他就平靜而愉快地讀起了經書。
心靈鑰匙
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我意識決定的,我們最強大的對手並不是來自於外部,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曼·羅蘭所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征服世界之前,先得戰勝自己。”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陽光總在風雨後
人,有的可以永遠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有的隻配永遠做自己生活的奴隸。是希望,還是失望?是可愛,還是可憐?是積極,還是消極?是自強,還是自卑?一切的一切全在於自己。尤其在青年時期更是如此,因為在這個年代,我們擁有更多自由的時空和心態可以選擇。
在美國,有一個黑人青年,他在一個環境很差的貧民窟裏長大。他的童年缺乏教育和指導,跟別的壞孩子學會了逃學、破壞財物和吸毒。他剛滿12歲就因搶劫一家商店被逮捕;15歲時因為企圖撬開辦公室裏的保險箱,再次被逮捕;後來,又因為參與對鄰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裝打劫,他作為成年犯第三次被送入監獄。
一天,監獄裏一個年老的無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壘球,便對他說:“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機會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棄。”
年輕人反複思索老囚犯的這席話,最後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雖然他還在監獄裏,但他突然意識到他具有一個囚犯能擁有的最大自由——他能夠選擇出獄之後幹什麼,他能夠選擇不再成為惡棍,他能夠選擇重新做人,當一個壘球手。
五年後,這個年輕人成了明星賽中底特律老虎隊的隊員。
這個年輕人盡管曾陷於生活的最底層,盡管曾是被關進監獄的囚犯,然而,他認識到了真正的自由,這種自由是我們人人都有的,它存在於自由選擇的絕對權利之中,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這種權利。
諾曼·利爾是美國電視界的一位傑出人才,但在此之前他卻是一個皮鞋推銷員,當時他渴望成為好萊塢的作家。為了引起有關人士注意,他采取了一般人通常所用的各種做法,但都不奏效。
於是,他勇敢地采取了一種獨特的辦法來表現自己的才能。他設法打聽到好萊塢一位知名喜劇演員家的電話。他馬上撥通了電話,當他聽清接電話的是明星本人時,他既不打個招呼,也不做自我介紹,上來就是:“你準愛聽,這是個了不起的笑話。”接著他就念了一篇他自己寫的非常滑稽可笑的短劇。他一念完,喜劇演員就哈哈大笑起來。
在他們後來的談話中,這位明星問利爾是否做過電視方麵的工作,這個從沒進過電視台大門的勇氣十足的皮鞋推銷員毫不含糊地說:“當然。”這位知名演員對這個既能寫出好的喜劇,又有電視工作經驗的不速之客感到特別中意!談話結束時,利爾得到了他的第一次寫作機會——為聖誕特別電視節目撰稿。
心靈鑰匙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挫折,誰也不會一帆風順就走向成功。有些人遭受挫折,就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有些人麵對挫折,永不屈服,就能獲得成功。所以成功還是失敗,就在於麵對挫折的不同態度。走向成功之路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有失才有得,有大失才能有大得。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成功隻能屬於那些在挫折麵前樂觀頑強、堅持到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