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年人尿血要緊嗎?

很多泌尿係腫瘤患者住院後經常描述的一個症狀為:住院前某段時期曾出現過血尿,大多為一過性血尿,有的1~2次,有的1~2天,但是未予注意,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反複血尿,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患有泌尿係腫瘤,但已到較晚階段,往往後悔沒有早點到醫院檢查,同時也很納悶,難道血尿就表示有泌尿係腫瘤?男性泌尿係統主要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構成,此外還包括腎上腺及生殖係統。尿液在腎髒形成後排至輸尿管,經膀胱及尿道排出體外。當腎、輸尿管、膀胱、尿道出現腫瘤時,早期並無任何症狀,同時由於上述髒器位置較深,從體表也難以發現任何異常。但腫瘤在生長過程中破壞了組織中局部小血管即可導致出血,並與尿液混合後排出,表現為肉眼可見的血尿,即臨床中所謂的肉眼血尿。由於早期時腫瘤破壞的小血管,出血量不多,血尿不一定很嚴重,大多為洗肉時水的顏色,同時時間也短,有時僅1~2次,且不伴任何不適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而此時常常是腫瘤的早期唯一表現。腫瘤進一步發展,侵犯到較大血管後,可出現較為嚴重的血尿,同時在腫瘤部位也出現疼痛等表現,但此時已為腫瘤的晚期階段。因而,在大多泌尿係腫瘤中,早期的唯一症狀為短暫的肉眼血尿,而且不伴任何不適症狀。需注意的是,泌尿係腫瘤中,腎癌及膀胱癌的發病率相對高,同時多見於老年及部分中年,當上述年齡段出現無痛性血尿時,即使時間很短,但切不可不當回事,而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血尿都是泌尿係統腫瘤的表現,泌尿係結石也經常引起血尿,這是由於泌尿係結石在移動過程中可損傷粘膜,導致出血,但往往伴有疼痛,比較容易與腫瘤時的血尿相鑒別。另外,當在劇烈活動後,部分人也可出現肉眼血尿,這是由於在劇烈活動時,需大量的血液供應骨骼肌,腎髒的血液供應相對不足,導致血尿的發生。但此種情況一般出現於劇烈運動後,並在24小時內自然消失。因而,當老年朋友出現血尿,特別是無任何症狀時,即使其自然緩解,切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咬牙切齒”防腦血栓

方法是:把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鬆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次緊緊鬆鬆地咬牙切齒。這樣可以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和肌肉、頭皮及麵部有序地處於一收一舒的動態之中,能加速腦血管血流循環,使已趨於硬化的腦血管逐漸恢複彈性,大腦組織血氧供應均充足,既能消除因血液障礙造成的眩暈,還有助防止腦中風發生。俗話說:“清晨叩齒三十六,到老牙齒不會落”。因為經常叩齒可鞏固牙根和牙周組織,對保護牙齒、防止齲齒很有好處。此外,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齒的堅固與腎有關,所以,常叩齒還有助於腎氣充盛,對預防腰痛和耳聾目腫等也有一定作用。

睡前飲酒有損健康

有一位退休老人,患有失眠症,為了禦寒和催眠,總要先喝上三兩二兩白幹酒,才去睡覺。一天,他酣聲如雷後不久,一直沒聲響,更沒見翻身。老伴兒以為他正在熟睡,沒加理會。第二天天已大亮,還沒見他起床,才發現他已不省人事。送到醫院,醫生診斷是腦溢血,經搶救無效而死亡。這個教訓是很深刻的,應引起晚上愛喝幾口的老人注意。不少老人因體質弱怕冷,常以酒禦寒。其實飲酒不但起不到禦寒作用,反而會使全身血管擴張,使體內熱量散發更多更快,一旦防寒措施沒跟上,更易傷風感冒,誘發多種疾病。飲酒催眠也很不科學。酒精進入人體內,先是引起中樞神經興奮,隨著酒精中毒程度的升高,又會使中樞神經受到抑製而昏昏欲睡。這是中樞神經受損害的一種表現,它破壞神經係統興奮與抑製的平衡,對人有害無益。晚飯後至睡前,經過四五個小時的消化吸收,腹內食物已經很少,如飲酒基本上屬於空腹飲酒。幾分鍾後,酒精就會被吸收入血,血液中酒精含量高,強烈刺激血管內壁,會使血壓升高,喝得越多,血壓越高。這會使已經硬化了的腦部血管破裂,導致腦溢血。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控製失眠中心研究院研究人員觀察發現,睡前飲酒的人,若出現兩次打鼾(即呼吸性障礙),每次窒息十幾秒鍾,不但能使血壓升高,還能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因心髒功能紊亂而猝死。中醫認為,人體生理節律,順應晝夜陰陽變化才能不得病。白天屬陽、夜間屬陰,而酒屬陽溫熱。人入睡應以靜為主,不僅要外靜,更需要內靜。睡前喝酒,會傷陰助陽,陽盛則陰不安,不僅影響胃腸消化,還能影響睡眠質量,使人休息不好,導致精神不振,久而久之,對人體會造成諸多危害。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睡前飲酒,酒中的很多有害物質(如甲醇乙醇經體內氧化後會變成甲醛和乙醛,這些都是致癌物質),易在體內積存,毒害身體。而白天飲酒,由於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較快,這些有害物質易排出體外,對心、肝、腦的傷害相對也少。國外還有資料報道說,睡前飲酒會傷害視網膜,阻礙視網膜產生感光視色素,使其在黑暗環境中辨別物體的能力下降。因此,患有失眠症的人,不應用酒催眠,應尋找病因,對症治療。

老年人怎樣防血栓

健康人體內生成兩種物質,一種是凝血物質如二磷酸腺苷和凝血黃素a2、纖維蛋白及鈣等,能使血小板凝集成塊,形成血栓,起到止血作用。另一種是抗凝血物質,如纖維蛋白溶酶和前列腺環素等,有抗凝和防止血栓形成作用。平時人體血液中的凝血和抗凝血物質兩者處於動態平衡,既不易形成血栓,在血管發生意外時,又有止血作用,保持人體健康狀態。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損,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後,產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進凝血酶形成,凝血黃素a2也增多,同時製造抗凝血物質前列環素減少,易誘發血栓形成。如血糖增高時,糖與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糖血紅蛋白,前者增多時與氧結合,使全身組織缺氧。這時血小板凝集性增強,粘度增大,容易促進血栓形成。那麼,老年人怎樣才能預防血栓的發生呢?1、晚睡前和晨起後喝杯白開水,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時養成飲水習慣,每日飲水1000—2000毫升,降低血液粘稠度,對預防血栓很有好處。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僅沉積在血管壁上,還能促進已沉積在血管壁上的極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暢,防止動脈硬化。運動和飲食調節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還可經常吃些洋蔥、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芹菜、黃瓜、胡蘿卜、蘋果、葡萄、黑木耳等。3、參加體育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稀薄,粘滯性下降。如做體操、打太極拳、跳老年迪斯科、騎自行車、散步、慢跑、遊泳、舞劍等。

避免老年盲定期查眼底

定期檢查眼底有兩大好處,一是對一些貌似正常的老年人來講,可以通過觀察視網膜血管的變化,確定有無眼病,或通過一些微小的變化,順藤摸瓜,查找未曾表現出來的原發疾病,防患於未然;二是可通過眼底檢查,采取相應的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尤其是保護視網膜血管,不致失明。一般老年人宜半年做一次眼底檢查,而患有眼病或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則應更勤一些。

老年人尿頻食療方

人進入老年期,常出現尿頻或夜尿多的現象。祖國醫學認為,老年人尿多大部分與腎氣虧虛、下虛不固等有密切關係。經多年臨床試用,特推薦如下幾例食療方:羊肺一具洗淨切塊,與少量羊肉同燉,酌加食鹽,分次服食。羊骨適量捶碎,加陳皮、高良薑各6克,草果2個,生薑30克,鹽適量,加水燉湯飲用,或用濾出的羊骨湯煮糯米稀飯吃。烏魚肉、兔肉按常法燉湯食用。雄雞腸洗淨切碎炒菜吃。雞肫皮30克、菟絲子30克、桑螵峭1.5克,各炒出香味,分別研細後和勻,每日早晨用溫米湯送服6克。核桃煨熟,每天臨睡前吃2個。小茴香適量加鹽炒後研粉,將糯米蒸熟後佐茴香粉吃,每天吃50克左右的糯米團。豬肝洗淨,和黑大豆、糯米煮熟吃。豬腰子或豬大腸煮稀飯吃。水發海參30克,雞肉250克共燉湯食用。核桃仁15克、益智仁15克、淮山藥50克,一同放入適量清水鍋中,煎水飲服,1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