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連綿綿的下了三天的小雨,今日總算是放晴了!
趙挽推開房門,見著天上掛著明晃晃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不似夏日般毒辣。
“挽姐姐,暖閣中培養的牡丹已經開了,雉兒摘了幾朵來給姐姐瞧瞧!”一個大約12歲的女孩興衝衝地跑到趙挽麵前,手裏捧著一束正紅牡丹。
趙挽愛憐看著她:“雉兒越發乖巧了呢!”
“爹爹有個冰瑩葉紋瓶,用了插豔紅牡丹最好不過了,可惜爹爹視做珍寶,定是不會給我了,雉兒就隨便拿個花瓶幫姐姐插起來吧!”說著,便笑嘻嘻地向趙挽屋去闖去。
“還不是雉兒頑皮,義父若是給你,指不定一日未過就不知被你丟哪裏去了。”隨著她進屋,見她四處找花瓶那可愛樣,趙挽也不由打趣道。
她一聽果然又羞又急,轉頭道:“挽姐姐就愛取笑我!”
眼前這個12歲女孩名叫呂雉,家父姓呂名文,字叔平,山東單縣人,被人們稱之“呂公”。呂公有四個孩子: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素。
秦政三年,十月庚寅日,蝗蟲從東方飛來,遮天蔽日。鬧蝗災,民不聊生,幼年的趙挽與家人走散,險被餓死。幸被呂公所救,見其眼中多是靈氣,便收為義女。
呂雉取了個青花瓶插著,看向趙挽,眼珠骨碌一轉,在花瓶中折了一朵牡丹,拉著趙挽坐於銅鏡前,一臉天真爛漫地將盛開牡丹簪在趙挽鬢邊。
趙挽隻是眉眼含笑。
卻見呂雉隻癡癡地望著銅鏡,半響才道:“世人都說牡丹真國色,花開時更是名動天下,雉兒隻覺得比不得姐姐半分!”
趙挽笑著起身:“雉兒切勿這般比較,姐姐怎及牡丹之華貴!”
呂雉卻是銀鈴般純笑:“姐姐如此美貌,卻是妄自菲薄了。”
趙挽也不再理會,卻聽見門外有人叫道:“挽兒。”
趙挽正要起身去開門,呂雉卻是一陣風似地搶在前頭,口中歡喜地囔著:“爹爹!”
來人正是呂公,臉上卻流露出一絲愁容。
呂雉笑色一凝,安靜地站在旁邊。
趙挽溫婉道:“義父可是有難事?”
呂公麵露難色:“你也知道,三年前義父因為躲避仇人逃難而暫住在趙縣令家裏,住到如今,著實打擾了你趙伯父不久。”
“趙伯父菩薩心腸,當時也隻有他肯收留我們。”趙挽道。
呂公歎了一口氣:“前不久,秦王下昭,各地縣令都要將家中一名年滿十六的女兒送進秦宮中,充當宮女!”他頓了頓。
縣令趙祿,有一子一女,分別叫趙敖、趙妍。現時趙敖二十有一,已娶了賈家千金貴芝為妻,女兒趙妍也許了人家,不日就要完婚。
想到這裏,趙挽已是了然:“義父可是要女兒代替趙女進宮?”
呂公滿臉愧疚:“挽兒聰慧!雉兒十二,素兒才八歲,你本家也是姓趙,所以……”
這時,呂雉忿忿不平道:“姐姐十六,正是如花年紀,就算在宮中安然度過等到二十六出宮,已是耽誤了!趙伯父是曾伸出援手,雪中送炭,那爹爹是要拿姐姐的青春幸福去報恩嗎?”
呂公不由臉紅:“爹爹也是沒辦法,趙伯父未經上麵允許,私自嫁女,可是死罪!”
在秦國,所有有官職家的女兒都是預留進宮的,或為家人子,或為宮女,不得上麵允許不可私定終生。
呂公滿臉哀求地看向趙挽。
如此,趙挽心中不忍,登時跪下泫然道:“挽兒知道義父的難處,趙伯父在義父危難時救助過義父,義父要報恩;義父於挽兒亦是如此,挽兒絕非忘恩負義之人!”
呂公點頭,含淚道:“我呂公沒白救你這個女兒!”
呂雉衝了過來,緊緊抱住趙挽,嗚嗚咽咽的哭了起:“姐姐,雉兒舍不得姐姐!”
趙挽心中亦是悲苦,柔聲安慰道:“雉兒不哭,以後可是要長大,好好孝敬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