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心絞痛的中成藥
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種疾病。防治心絞痛除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外,還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合理用藥。近幾年研製的很多中成藥用來防治心絞痛有較好效果,可以通過降低心肌缺氧量和擴張冠狀血管,從而解除冠脈痙攣、增加心肌缺血區供氧而發揮作用。
三七冠心寧
由五加科植物三七經提取有效成分加工製成的口服片劑。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及主動脈內壓力,減慢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抑製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及血漿膽固醇濃度。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及高脂血症。每次1~4片/粒(每片/粒100毫克),每日3次,飯後服,1~6個月為1療程。少數服用者有口幹、惡心、胃部不適、頭痛,偶有紅細胞、血小板減少,減量或停藥後消失。
川芎嗪
為傘形科植物川芎成分之一。可擴張小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和腦血流量,對心功能有改善作用。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閉塞性血管疾病、腦血栓形成、脈管炎等。片劑,每次2片(每片50毫克),每日3次,飯後服,1個月為1療程。口服後偶有胃部不適、口幹、嗜睡等;禁用於腦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
心樂片(大豆總黃酮片)
由豆科植物大豆提取物大豆甙、大豆甙元(大豆素)、丁香酸等加工製成的口服片劑。可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和腦血流量,且可降低心率、心肌收縮力和血壓,改善心肌供氧。適用於治療輕型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心前區不適和高血壓病所致的頭暈、頭痛、失眠、肢體麻木的症狀。每次服2~3片(每片50毫克),每日3次。多數者用藥後心率減慢。
心通口服液:由黃芪、麥冬、丹參、海藻等中藥經科學方法配製成的口服液劑。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軟堅化痰、標本同治的功能。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胸痹心痛、氣陰兩虛)。每次口服10~20毫升(每支10毫升),每日2~3次,4周為1療程。無明顯毒副作用。
黃芩湯的臨床應用
黃芩湯出自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太陽病篇,方由“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組成,主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筆者在臨床將此方應用於治療阿米巴痢疾和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阿米巴痢疾:有一青年女患者,近半年腹痛陣陣,下痢紅白粘液,日20-30次,裏急後重頗劇,少腹墜脹,體溫
37.9℃,大便檢出阿米巴原蟲,被確診為阿米巴痢疾。方用黃芩30克、白芍10克、甘草4.5克、香連丸3克。患者服2劑後,症情明顯好轉,下痢次數大減,日僅2-3次,原方再進10劑,下痢止,先後2次檢查大便未再發現阿米巴原蟲。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小兒常見的急性傳染病之一,屬祖國醫學“溫病”範疇,多因外感風濕、熱毒內生或化熱入裏而致。其主要病機為正邪相爭,邪熱內陷,血熱互結,氣滯血瘀。有一患兒咽痛、發熱、扁桃體腫大,伴脾腫大,血常規發現大量異常淋巴細胞1周。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藥用黃芩12克、芍藥9克、甘草9克、大棗3枚。諸藥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患兒共服7劑,病愈。
治療流感驗方
1、處方:大青葉。
用法:用生藥30克,水煎二次,共濃縮至100毫升,每10
毫升內含藥3克。十五歲以上每次服50毫升-100毫升;十五歲以下每次服30毫升-50毫升;十歲以下用量酌減。均每日服八次,每三小時一次,連服七天。
2、處方:鮮魚腥草60克。
用法:絞汁衝蜂蜜服,日飲三、四次。
3、處方:佛耳草9克。
用法:水煎服,連服二劑。
4、處方:苦瓜。
用法:取瓜瓤煮熟服。
5、處方:黍菜一把。
用法:水煎服。將渣擠幹,搗碎敷於太陽穴處。
治療咽炎偏方
方一:銀菊芍藥湯:
金銀花12克,野菊花15克,赤芍藥10克。用清水500毫升,小火煎5~10分鍾。頭二煎分兩次服,每日1~2劑。治咽喉腫痛,惡寒發熱明顯者。
方二:蒲公英煎:
蒲公英30克(鮮品量加倍)。用清水450毫升,煎10~15分鍾,去渣溫服。二煎再作一次服,每日1~2次,同時淡鹽湯漱喉,每日3~4次。治咽腫如塞,惡寒發熱較輕者。
方三:生梨脯:
生鴨梨2隻,食鹽適量。將梨洗淨去核,不去皮,切成塊狀(如紅棗大),兩隻梨加食鹽3~4克,放置15分鍾。每次將一塊含於口中,嚼細慢吞咽,每日4~6次。治咽喉腫脹,幹痛不適者。
方四:咽炎茶:
金銀花、菊花各10克,胖大海3枚。將藥放入開水瓶中,衝入沸水大半瓶,瓶塞塞嚴15分鍾後,做茶頻頻飲用,1日內飲完。每日1次,治慢性咽喉炎,經年不愈者。
方五:鮮芝麻葉方:
鮮芝麻葉適量,洗淨備用。每次6片,嚼細後緩咽下,每日3次。急、慢性咽炎均可以用。
前3方用於急慢性咽喉炎,若使用及時,可防止化膿,並及早治愈。第四方專治慢性咽炎、喉炎,但需堅持飲用,方能鞏固療效。
茶葉治嘴唇皰疹
皰疹病毒有時會使嘴唇發炎出現皰疹,可將煮沸的茶葉水冷卻後,塗在嘴唇上的皰疹處;或者將一小袋茶葉放入水中煮沸後取出冷卻,再貼附在嘴唇皰疹處。過4——5天後,炎症即可逐漸消失。
治口瘡驗方
處方:野薔薇20克,野菊花20克,金銀花20克,生甘草6克。
用法:將上藥以水煎煮成藥汁150毫升左右,貯存備用。用時以棉簽蘸此液輕輕擦拭口腔潰破處,也可將藥水含在口中,5—6分鍾後再吐去,每天3—4次,一周左右口瘡即可痊愈。
治牙病驗方三則
一、牙齦紅腫疼痛,牙齒鬆動,不能咬物,取露蜂房、黃柏、地骨皮、旱蓮草各12克,知母10克,龜板、骨碎補各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日服3次,1日1劑,1-2劑可愈。
二、桂花樹皮50克,杜仲20克,水煎服。10分鍾後止痛。
三、楊柳樹枝(去掉紅皮)50克,共煮豆腐500克,熟後吃豆腐喝湯,1-2次可愈。
桑葉防治少白頭
取霜桑葉或鮮桑葉500克,除去梗莖,研末;另取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調勻,或製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開水送下。長期服用,可使白發轉黑。
去除頭屑偏方
一、用紗布蘸洋蔥汁輕輕擦頭皮,過1天以後再洗頭,頭屑便可除去。
二、取豬苦膽1個,不要弄濕頭發,直接用豬膽汁在頭上塗抹揉搓,半個鍾頭後用清水洗淨,每周1次,直至痊愈。
三、取鮮芝麻葉1000克,煎水6000毫升,每3日洗1次,連續洗7次為1個療程,症狀嚴重者可進行2-3個療程。
四、用食鹽、硼砂少許,加溫水洗頭。
五、陳醋200毫升加清水300毫升,燒熱洗頭,每早1次。
六、先用啤酒將頭發弄濕,保持10-20分鍾,然後用洗發精、清水衝洗。
七、將新潔爾滅配成1:5000倍水溶液,將頭發浸入藥液中,用洗頭刷或手指反複抓洗頭皮5分鍾,然後用清水漂洗。每月1次。
八、藜蘆10-15克,研末,煎湯洗頭,半小時後再用藜蘆末擦之,令入頭皮,包紮。數日可愈。
九、王不留行9克,白芷9克,研細麵擦之,1夜後梳去,即效。
十、蛋黃30%-55%,糖蜜酒10%-30%,杏仁油2%-10%,橄欖油5%-25%,硫磺粉5%-25%(以上均為體積百分比)。將上述成分混勻。用時取藥劑塗於頭上揉搓,並使其保留1-2小時,然後衝洗幹淨。一般用藥2次即可永久去除頭屑。
治療“性冷淡”的驗方
一、菟絲子、肉蓯蓉、女貞子各20克,枸杞子、覆盆子、山萸肉、金櫻子、鹿角霜各15克,車前子、韭菜子、桑螵蛸、蛇床子各10克,五味子6克。
每日一劑,水煎服。本方適用於男子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精子稀少;女子帶下清稀,性欲冷淡者。
二、熟地、淮山、巴戟天、炒白芍各15克,蛇床子、當歸、白術、製香附、艾葉、菟絲子、杜仲、鹿角霜、仙茅各10克,川花椒、肉桂、吳茱萸各3克。
每日一劑,水煎服。適用於女子小腹寒冷或小腹冷痛,性欲冷淡。
三、黃芪、淮山、巴戟天、黨參、枸杞子、肉蓯蓉各15克,菟絲子、煆牡蠣、陽起石各20克,熟附片、鎖陽、山萸肉各10克。
每日一劑,水煎服。適用於男子腰酸腿軟、畏寒背冷、夜多小便、陽痿;女子白帶清稀,性欲冷淡。
四、紅參20克,蛤蚧一對,肉蓯蓉50克,浸入1升米酒內,一周後飲用。
適用於男女性欲冷淡。暑熱天不宜用。
五、肉蓯蓉50克,切片,先放入鍋內煮1小時,去藥渣,放入150克-200克碎羊肉,粳米100克,生薑3片-5片,同煮粥,加入油鹽調味。
適用於男女性欲冷淡病人,以腎虛者為佳。
六、沉香6克,甘鬆10克,羌活、藿香、丁香、肉桂各30克,沙薑、辛夷花、檀香、木香各20克,共研為粗末,裝入布袋內即成藥枕,供睡用。
治肛門瘙癢驗方
方藥:蛇床子、白蘚皮各32克,苦參30克,大楓子15克,加水濃煎成600毫升,坐盆熏洗。
適用於單純性肛門瘙癢。
方藥:百部50克,苦楝根皮30克,冰片3克(後下),加水濃煎成120毫升,坐盆熏洗。
適用於蟯蟲引起的肛門瘙癢。
如果加用祛蟯蟲的內服方,效果更佳。方為:檳榔、百部各30克,大黃(後下),甘草各10克,煎水晨間空腹服,連服2天。
巧用烏梅丸
中醫古方烏梅丸是由烏梅、細辛、幹薑、桂枝、黃柏、人參、當歸所製作成的丸劑,服用十分方便,各中藥店都有銷售。
烏梅丸有溫髒安蛔的功用,是傳統治療蛔厥證及久痢、久瀉的傳統方劑。近年來,用烏梅丸治療有蛔厥表現的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慢性結腸炎等病,由於療效肯定,已被廣泛應用。但也有些用烏梅丸治療效果很好,而被臨床醫師忽視的病症。如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粘膜脫垂、胃神經官能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等病,往往病程長,外見形體消瘦,抑鬱不樂,體倦乏力,四肢欠溫;內見心煩,口幹苦,食欲差;上有頭暈耳鳴,惡心嘔吐;中有腹痛,噯氣吞酸;下有大便溏薄,完穀不化。根據中醫理論,上述一組症狀,具有寒熱虛實俱存、上下內外均病的特點,隻要抓住陰陽錯雜的病機,用烏梅丸治療都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治療高血壓病,大多喜用平肝瀉火、育陰潛陽的方法。其實肝火上炎,肝腎陰虛,隻是其中常見的證候,而對部分病程長、年齡偏大、長期精神緊張、多愁善感的高血壓患者,除常見頭痛頭暈、耳鳴、惡心嘔吐外,既見麵色潮紅、口幹舌燥,舌質紅少苔,又有畏寒、兩足不溫、脈沉遲等上熱下寒的典型症狀,食用烏梅丸治療則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對於竇性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綜合征以及房室傳導阻滯等心率緩慢病例,如果全身情況好而精神抑鬱的患者,除心悸不寧、頭暈胸悶等一般症狀外,常見頭麵烘熱、動則出汗、口幹苦、舌質微紫苔黃膩等證,又見四肢不溫、畏寒怕冷、脈沉弦而遲等寒象,這也屬於上熱下寒內外陰陽失調的病症,用烏梅丸治療效果較可靠。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常見月經紊亂、煩躁不安、頭昏心悸、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納少便溏、肢冷畏寒等證,對這類病程長、體征少、自覺症狀多、變幻無窮的病證,一般都認為是腎氣不足引起,常用左歸丸、右歸丸加減治療,但往往臨床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從調節肝之陰陽氣血出發,采用烏梅丸治療,效果理想,臨床上屢驗屢效。
中藥外治陽痿數則
1、青鹽500克,急火炒燙裝入布袋,熱熨下腹部,袋冷即換。每次l小時,每日2次。
2、吳茱萸180克,白酒適量拌勻,用布包成數小包,蒸20分鍾,趁熱以藥包熨臍下、足心,冷即更換。每次20~30分鍾,1日2次。
3、生薑、小茴香、大蔥等份,搗碎,裝入布袋,炒熱後熨臍下,袋冷即換,每次30-40分鍾,1日2次。
4;五倍子、炙黃芪各6克,硫磺3克,共研為細末,放入大附子(挖空)內,再入2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至酒幹,取附子掏粒成青,敷於肚濟上,包紮固定,3小時後取下,間歇10小時敷藥1次。
5、幹薑、小茵香各5克,共為細未,加食鹽少許。用蜂蜜調如糊狀,敷於臍部,蓋以紗布,膠布固定。5日換藥1次,3~5次為i療程。
6、大蔥白(帶領仍~5根,洗淨後搗爛(也可加入肉桂末5克),炒熱後,用薄白布包好,熱敷於關元、中極穴處,每日1次。不可太燙,以不燙傷皮膚為宜。
7.大黃、黃柏等量,煎液,取藥液塗擦陰莖,1日2次。
8、蛇床子適量煎湯,趁熱浸洗陰莖和陰囊。1日2-3次,每次20分鍾,湯冷可加熱再洗。
大地之子——地丁
在安徽天長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乞丐白天一同外出討飯、夜裏同宿古廟,並結拜兄弟。一天弟弟的手指害起療瘡,紅腫而發亮,痛得他坐臥不寧,出於無奈兩人便到鎮上的“濟生堂”藥鋪求治,老板見是乞丐便說:“想用藥可以,先拿五兩銀子。”乞丐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銀子。隻好跪在櫃台外磕頭哀求。老板便趕他倆走,圍觀的人問:“老板,你招牌上明明寫著“濟生堂”,為什麼人家痛得這個樣子你不救治濟生呢?”老板說:“濟生不濟乞丐,滾!”哥哥氣憤地說:“除了靈山別有廟,難道離開你“濟生堂”,疔瘡就沒治了嗎?”老板哈哈大笑:“這方圓百裏,如有人能治好這疔瘡,你們當眾砸了我的招牌!”哥哥拉著弟弟就走,來到一座山坡上。俗話說,十指連心,弟弟紅腫的手指一陣陣痛得又哭又叫,說:“哥,求你把我推到水裏淹死,要不取繩子把我勒死,免得我活活受罪!”哥哥安慰弟弟說:“我和你有難同當,你要堅強些。”這時太陽快落山了,晚霞映在山坡上,有一種開紫花的山草格外鮮豔醒目,哥哥眼前一亮,掐了幾根這帶紫花的小草放在嘴裏嚼嚼,覺得苦絲絲的,便吐在手中,弟弟的手指疼得抓緊哥哥的手,唾液拌和過的小草啐末汁液無意中按在弟弟腫痛的手指上。兩人依偎在一起好一陣,弟弟忽然高興地說:“哥,現在我這手指涼絲絲的、舒服多了,再一看小草的末汁複蓋在紅腫的指頭上。哥哥忙再采摘一些咀嚼後塗抹在弟弟手指上,疲勞的弟弟靠在哥哥身上安然睡去。第二天弟弟手指漸漸消腫了,也不那麼痛了。第三天療瘡竟痊愈了。兄弟倆找了兩根鐵棍來到鎮上“濟生堂”前,揮手將招牌砸成好幾塊,藥鋪老板氣急敗壞抓住他們要去告官。哥哥說:“你當著街坊父老說過,方圓百裏有人能治好疔瘡的,砸碎藥店的招牌。”弟弟說:“你看,我手上的疔瘡治好了。”大家對兄弟倆的做法拍手稱快。這一對乞丐兄弟從此扔了討飯棍、背起藥簍采摘這開紫花的草專治療癌腫毒,由於該草桔梗筆直,象一根根釘釘在地上,就稱作“紫花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