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常見病害與防治
一、炭疽病
炭疽病又稱黑點病、紅點病、黑皰病、腐爛病。
(一)形態及危害
炭疽病是為害朝天椒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是為害其果實,使其腐爛,在我國各地朝天椒種植區都有發生。因其病源不同,又可分為黑色、黑色多毛和紅色炭疽病。
黑色炭疽病在果實上的為害,是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病斑稍有凹陷,呈水漬狀,有同心輪紋。到後期在病斑上會出現許多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盤),幹燥時病斑幹縮破裂。葉片受害,先呈水漬狀斑點,隨後便會變成褐色,圓形,中間為黑白色,上生輪狀排列小黑點的大病斑。
黑色多毛的炭疽病容易發生在辣椒的果實上,但是老果易發病,嫩果卻不發病。果實上的病斑大體上與黑色炭疽病相似,隻是病斑上的黑點更大更黑,如果天氣潮濕的話,小黑點中會溢出黏液。
紅色炭疽病會為害辣椒的嫩果和老果,使其產生圓形或橢圓形水漬狀的病斑。病斑呈黃褐色,稍凹陷,密生出橙紅色小點,天氣潮濕時,病斑表麵會溢出淡紅色的黏液。
(二)發病條件
炭疽病一般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天氣,生長瘦弱的植株及將近成熟的果實容易受其害。朝天椒果實若發生此病,將形成白皮殼、黃皮殼,降低品質。
(三)防治方法
①選擇抗病性能較好的品種,如生化培育日本原種的朝天椒、早熟叢生朝天椒、柘椒3號等,應注意禁止重茬。
②播前先做好種子消毒的工作,先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6~10小時,再用1%的硫酸銅液浸5分鍾或高錳酸鉀100倍液浸20分鍾,撈出洗淨後拌上草木灰,即可播種。
③藥劑防治。為預防炭疽病可用波爾多液噴灑,即硫酸銅0.5千克,石灰1千克,水120~150千克,配在一起攪拌過濾;或用50%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300倍液,10%克炭靈5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效果較明顯。
二、軟腐病
(一)形態及危害
其特征初期會在果實上呈黃白色水漬狀、雲團形狀的病斑,果實內部的果肉被腐蝕、軟腐。天氣幹旱時形成白殼,白殼隻剩一層果皮,重量很輕,沒有商品價值。
(二)發病條件
此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是通過空氣傳染的。此病適宜在陰雨天發展,因此往往造成的損失重大。
(三)防治方法
(1)適當輪作,可減輕病害。
(2)采用農家肥和辣椒專用肥相結合的方式,不單純施用氮素化肥,則可以提高朝天椒的抗病能力。
(3)藥劑保護。0.5千克硫酸銅+0.5千克生石灰+50千克水配成波爾多液噴灑,不僅價格低廉,而且效果顯著。400~600倍液百菌清噴灑效果也較好,1000倍液托布津、600~800倍液多菌靈也可。發病期間噴灑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也可防治。陰雨天10~15天噴一次,在噴藥時加入殺蟲劑可兼治棉鈴蟲等蛀果害蟲。
三、猝倒病和立枯病
(一)形態及危害
倒苗是朝天椒育苗中常見的現象,特別是2片真葉出現以前的小苗,有時前一天苗子生長正常,第二天突然成片死亡,這主要是猝倒病為害造成的。若朝天椒苗的生長明顯變慢,中午在苗床不缺墒的情況下,還會出現萎蔫現象,便是苗床發生立枯病造成的。
(二)發病條件
這兩種病害都是病菌侵染所致,來勢較猛,苗子瘦弱時容易發生主要是因為潮濕低溫的環境所致。
(三)防治方法
(1)育苗的床土要求清潔無病,取沒種過辣椒、茄子、瓜類的大田土配製營養土最為合適。
(2)播種量不要過大,出苗後及時間苗,加大通風、透光力度,降低苗床的濕度,從而提高幼苗的質量,並增強其抗病能力。
(3)嚴格控製灌水,播前灌足底墒水,出苗後分期覆土,可使床土疏鬆,良好透氣。如缺水,應在晴天上午噴水,待葉麵無水時再覆土。
(4)播種時每平方米用70%五氯硝基苯和50%甲基托布津各5克,也可用土壤消毒劑5克,拌於土壤中。
(5)發病後立即清除病苗,然後再撒入敵克鬆藥土(1份敵克鬆粉,摻土50份)或用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以防止其蔓延。
第二節常見蟲害與防治
棉鈴蟲、菜青蟲、甜菜夜蛾、紅蜘蛛、茶黃蟎、蚜蟲等極容易侵蝕朝天椒的花蕾、花和果實。因此當第一棚朝天椒開花時,要根據預測預報,及時防治。朝天椒雖屬於幹食型蔬菜,但也一定要選擇殘留量低的化學藥品或生物菌劑農藥進行防治,以保證產品優質無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