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四人便來到了環山腳下,與二十幾個村民們一一問禮。過程中也得知,村民們來此是為了幾日之後的祭祀做準備。有的人拿燒香,有的拿神龕,有的拿燒紙,還有一些祭品。由於今天僅是來做準備,所以一應用具比較簡單。主要是替環山腳下村民搭建的祭祀廟宇,梳理周圍雜草,整理廟內陳設,清理其中灰塵。
莫輪回三人走了一圈後,道:“各位父老子弟,在下莫輪回、冥衣申、蝶兒,感謝三月以來的借住之便,煩擾大家之處,還望見諒。”
小燕子此時拉了她的爺爺,到了三人進前,嘻嘻笑道:“姐姐,我爺爺來了,你們說話啊,我去那邊玩了。”
“去吧,等會兒走的時候,姐姐叫你。”
“好呀。。”說著小燕子蹦蹦跳跳,左瞧瞧、右看看,玩兒去了。
蝶兒向銀發老人欠身道:“小女今日又來打攪,望老人家莫怪。”
“姑娘快別那麼客氣,這不打緊。”銀發老人忙讓蝶兒別多禮,又向莫輪回二人自我介紹道:“小老兒燕古一,三位若不嫌嘮叨,可隨時來找我,也無需多言煩擾。山水村容身蕞爾,往來亦無尊者。隻是同道中人,擇無爭之地過活罷了。”
蝶兒笑著點頭,冥衣申細細打量了燕古一,眼中疑竇叢生,隻是隱隱覺得老人過於平常,反而在言語之間露了不凡之處。
莫輪回與冥衣申一樣想法,物極必反,料定老人以及山水村必不同所見所聞這般。燕古一即說不拘泥,他便直言道:“像老人家這樣不凡之人,晚輩莫輪回,生平僅見。”
燕古一淡然而笑,當看向莫輪回時,眼中忽而一亮,暗中揣度後,隨即神秘一笑,道:“小兄弟真是,迎不見首,隨不見後啊。”
莫輪回不明所以,蝶兒卻是一笑,連忙對燕古一道:“請老人家,為我們解惑、、、”
燕古一那會不知道“解惑”是何意,又見蝶兒眼中有懇請之意,他深思了一番,便對莫輪回道:“小兄弟,老小子與你嘮叨嘮叨,如何?”
蝶兒心中一喜,向莫輪回使眼色,讓他同意。莫輪回難名其妙,但也不好拂了蝶兒之意,於是點頭道:“好!晚輩卻之不恭。”
燕古一並未避開蝶兒與冥衣申,他問莫輪回,道:“小兄弟,你看山水村如何?”
莫輪回不知老人此問有何深意,他認真想了想,如此道:“村景山青林綠,水潤土沃。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災無禍,無憂無慮。循規蹈矩,順應自然。”
聞言,燕古一搖頭道:“除了山水村景,其他全然錯了。”
“錯了?。。”不隻是莫輪回,冥衣申也麵色訝異,隻有蝶兒默然點頭,似明白了老人所言的深意。
燕古一道:“有人三更燈火五更雞,有人一坐枯禪上千年,既非循規,也未蹈矩。有魑魅魍魎之輩引災招禍,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豈能順應,何談自然。這一切,不過是世人,心之所想,而付諸於行罷了。大道天地不曾強行規定,命運是在人為。很多事情並無特定的常規,人有了想法和目的,才會流連忘返,萬般行事。”
莫輪回、冥衣申為之一震,似有醍醐灌頂之感,顛覆了一些過去的想法,重建了新觀念。成長,或許也是不斷顛覆,再重建的過程。
“人生若流水,欲勇往直前,卻曲折玩轉;若奔流而下,卻巧遇一壩。數經周折後,願是一條清淺的細流,那裏山清水秀,無人爭渡。這便是山水村的由來,靜心求真而不爭,為廬為腹不為目,這才有順天從命之象。”
老人所言的“目”,不僅是表象的‘眼睛’,也是‘目的’。
莫輪回帶著敬意,拱手道:“老人家通達事理,明曉人情,句句珠璣,振聾發聵,晚輩敬佩之至。”
燕古一卻淡然一笑,道:“我之言,小道爾。腹欲不變,目卻可變,才造成了諸多不如人意的紛爭。村中有大智之人,能解世事之理,小老兒可領你一見。”
“多謝老人家指點和引薦。”
莫輪回點頭,他明白了蝶兒的良苦用心……冥衣申則大有收獲,不久他與蝶兒回去之後,心境的提高,讓他的修為境界也突破了一個台階。此為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