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沙礫土、沙土、粘土等各種類型土壤中均能生長,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幅度較大,一般在pH6.0~7.5時生長表現較好。葡萄耐澇性差,故應避免在排水不良的澇窪地上栽植,一般要求地下水位能常年控製在1m以下。為葡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生產出優質葡萄果品,在建園時要對土壤進行改良,在葡萄生長過程中還需進行耕作,以做好調節土壤疏鬆度、酸堿度等土壤管理工作。
第一節土壤管理
一、土壤改良
建園時土壤改良一般分2步進行:
第1步,進行土壤深翻,深度在50~80cm,深翻的同時,可將綠肥、切碎的秸稈或農家肥施入,壓在土下。
土壤粘性大、過於板結時,可摻入一定量的沙土;土壤含沙過多時,可運來客土摻入;鹽堿地可灌水洗鹽壓堿,降低土壤含鹽量。
第2步,在葡萄苗栽植前的秋季,根據株行距挖栽植溝改良土壤,栽植溝的深、寬均不小於80cm,要求上下一般大,切忌上大下小成梯形。挖栽植溝時,把表土與底土分開放,挖好後,先在溝底撒一層10~15cm厚的有機質(麥稻草、切碎的玉米稈、落葉、鋸末等),填入表土10~15cm,放一層含有廄肥、餅肥等有機肥混合的肥土,最後填入底土,澆足一次水,使土壤下沉,以便於次年春定植苗木。
對於地下水位較高且土壤粘重的地塊,不必挖栽植溝,可以在土壤深翻後,撒一層有機肥在栽植行上,然後將兩邊的土堆到栽植行上,形成高約50cm的高壟,實行高壟栽植。
二、建園後的土壤管理
1.行間管理
定植後1~2年可間種矮生作物,如大豆、花生和各種矮生蔬菜等,當年收獲;3年後葡萄園的行間一般以清耕為主,也可以種植綠肥,但所種的綠肥不能與葡萄爭肥、爭光。
2.深翻改土
對於土壤貧瘠的葡萄園,要進行深翻改土。深翻改土分年進行,一般在3年內完成。在果實采收後結合秋施基肥完成深翻。在定植溝兩側,隔年輪換深翻擴溝,寬40~50cm、深50cm,結合施入有機肥(農家肥、秸稈等),深翻後充分灌水,達到改土目的。
3.中耕除草
根據雜草發生和土壤板結情況進行中耕,一般每年3~4次。在幼果期,結合除草進行1次中耕。在果實采收後的根係第2次生長高峰期,進行1次深中耕,深度15cm左右,清除土壤表層浮根,使根係向土壤深層伸展。在葡萄越冬前將行間土壤深翻,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第二節養分管理
一、不同營養元素對葡萄生長的影響
1.氮
氮素供應不足時,葡萄新梢生長衰弱,葉小而色淺。氮素過多時,枝條徒長而不充實,易受病害侵襲。在生長後期氮素過多,往往延遲果實的著色與成熟,同時新梢停止生長晚且成熟不良。
葡萄在一年中氮肥的吸收大致和萌芽同時開始,從展葉至開花前後對氮的需求量最大,因此,氮肥的施用應著重在生長前期。一般以氮肥全部的60%左右作為基肥,在秋季施入。其餘的作為追肥,分別在萌芽前、開花前和漿果膨大期施入。
2.磷
葡萄從早春新梢開始生長至漿果成熟期均吸收磷,尤其在新梢旺盛生長期和漿果膨大期吸收最多。磷肥施入土壤後,很快被固定,在土壤中移動慢,不易流失,因此,磷肥可在施基肥時一並施入。
3.鉀
葡萄是喜鉀植物,在整個生長季內對鉀的需求量大於氮、磷,特別是果實軟化成熟期對鉀的需求量更大。一般以鉀肥全部用量的50%左右作為基肥,另50%可在漿果膨大期作為追肥施用。
4.硼
硼有利於花粉的發育與發芽,促進坐果。缺硼會引起花蕾不能正常開放,花冠幹枯不能正常脫落,嚴重時引起大量落蕾,新梢頂端卷須幹枯,節間變短,葉緣和葉脈間出現黃化,葉麵凹凸不平,或向背麵翻卷。硼肥可在秋施基肥時施入,或在花前2~3周進行根外追施。
5.鋅
葡萄缺鋅時,新梢節間短,葉片小,葉脈間葉肉黃化,嚴重時幹枯脫落,果穗上形成大量無核小果,大小果嚴重,產量和質量顯著降低。治療缺鋅可用10%的硫酸鋅溶液,在冬剪後隨即塗抹短梢枝條的剪口,可收到良好效果。在開花前2~3周葉麵噴施0.2%的硫酸鋅溶液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6.鎂
葡萄缺鎂時,新梢頂端呈水浸狀,葉脈間出現黃化,但葉脈仍保持綠色,葉片皺縮,嚴重時新梢中下部葉片早期脫落。
治療缺鎂可從6月開始,每隔10~15天葉麵噴1次2%的硫酸鎂,連續3~4次即可治愈。
7.鐵
葡萄缺鐵時,葉片黃化,但葉脈仍保持綠色。嚴重時整個新梢變成黃色和黃綠色。葡萄葉麵對鐵的吸收和運轉都很慢,因此,葉麵噴布硫酸鐵類化合物效果不好,而在土壤中施用鐵螯合物的效果則較好。
二、肥料的種類
肥料主要包括農家肥料、商品肥料2大類。
1.農家肥料
農家肥料通常是指利用各種有機物質,如動植物殘體、排泄物、生物廢棄物等,經腐熟分解後就地使用的各種有機肥,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泥肥、餅肥等。
2.商品肥料
商品肥料是按國家法規規定受國家肥料部門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包括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有機複合肥、無機肥、葉麵肥等。
不同肥料的主要特點
(1)有機肥所含養分全麵;肥效緩慢而持久;養分濃度較低,施用量大;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腐殖質,對改土培肥有重要作用。
(2)無機肥無機肥料又稱化肥。常用的無機肥料有氮肥、磷肥、鉀肥、複合肥、微量元素肥料等,其特點是:養分濃度高,成分單純;肥效快而短;長期單純施用化肥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
三、施肥原則與方法
1.施肥原則
葡萄栽培的施肥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①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配合施用。
②氮、磷、鉀合理配比,重視鉀肥的應用。
③不同施肥方法相互結合,以基肥為主。
④依據不同品種的需肥特點施肥。
⑤生產綠色葡萄、有機葡萄時應嚴格按所規定的要求使用肥料。
生產AA級綠色葡萄和有機葡萄禁止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汙泥、醫院的糞便垃圾、含有害物質(如毒氣、病原微生物、重金屬等)的工業垃圾作肥料,嚴禁施用未腐熟的人糞尿,禁止施用未腐熟的餅肥。
2.施肥方法
(1)溝施在距根幹50~120cm處挖條狀溝或環狀溝,溝深20~50cm、寬30~50cm,施入肥料後即行覆土。
(2)撒施將肥料均勻撒在土表,然後翻土,使肥料埋入土中。此法常在成年葡萄園根係已布滿全園的情況下采用。
(3)噴施將肥料配成一定的濃度,噴灑在樹冠上的一種施肥方法。
(4)穴施在距樹幹20~30cm處打深20cm左右的小洞,然後將肥料放入洞穴,再覆上土。
(5)澆施將肥料配成一定的濃度,然後向植株根部進行澆灌。
四、施肥時期與施肥量
1.基肥
(1)施用時期以秋季施入為主,一般在9月下旬施入最為適宜,且應在落葉前1個月完成。
(2)施用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並與磷、鉀肥混合施用。
(3)施用方法溝施或撒施均可,幼齡植株以溝施為好,成年棚架葡萄園可全園撒施。
(4)施肥量目前葡萄栽培的施肥量主要是依據一些試驗結果來確定的。大部分地區施肥量大致如下:每產100kg葡萄1年需施純氮(N)0.5~1kg、磷(P2O5)0.5~1kg、鉀(K2O)0.75~1.5kg。
施基肥注意事項:一是在挖溝時,不要傷大根,以免損傷太大,幾年不能恢複,過多地影響根係吸收麵積。二是基肥需盡早準備,以便能夠及時施入,且施用的肥料要經過腐熟。三是要不斷變換施肥部位。
2.追肥
追肥可分為根部追肥和葉麵追肥2種。
(1)根部追肥將速效性肥料施入根係附近,使養分通過根係吸收到植株的各個部位,尤其是生長中心。
①根部追肥的時期。葡萄幼齡期以生長為主,當年栽植的苗木,待新梢長到15cm以上時,應追第1次肥,結合灌水,以腐熟的人畜糞尿等作為追肥,每15~23天1次。成齡樹的根部追肥在萌芽前、花前、果粒膨大期、成熟前和采收後施用。
②根部追肥的種類。以速效肥為主,包括速效性化肥和腐熟良好的農家肥,一般多以速效性化肥為主。
③根部追肥的方法。對於當年定植的幼樹,可以用穴施或澆施的方法進行追肥。對於成齡樹,可以用溝施或撒施的方法進行追肥。
④根部追肥量。依據不同的追肥目的有不同的要求,具體如下:
催芽肥:萌芽前在根際周圍每畝淺施10~15kg的速效氮肥。對有機肥較充足、樹勢偏強的葡萄園,可不追施催芽肥。
花前肥:在始花前1周,以磷肥為主,適量配合鉀肥,每畝淺施10~15kg,對於提高坐果率有較好效果。若新梢生長旺盛,則應適當減少施肥總量,一般花前忌施氮肥。
幼果生長肥:謝花後幼果膨大初期(即漿果黃豆粒大時)進行。以氮肥為主,適當配合磷、鉀肥,以利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並利於花芽分化,可施複合肥10~15kg。
催熟肥:有色品種剛開始上色時,白色品種果粒剛變為有彈性時,即進入第2次漿果生長高峰期。隨著漿果和新梢的成熟,植株對鉀的吸收量增加,故此次追肥以鉀肥為主,每畝15~20kg。
采後肥:采收後,在生長期較長的地區可追施1次肥,它對枝蔓成熟和養分貯藏十分重要,每畝施15~20kg的氮、磷、鉀三元複合肥。
(2)葉麵追肥葉麵追肥是將肥料配成一定的濃度,噴灑在樹冠上的一種施肥方法。這種方法受肥麵廣,肥效迅速,一般肥液噴後15分鍾至2小時內開始被吸收,可使葉片增厚、葉色加濃,還可以與某些農藥混用,達到一次操作多重效果的目的。
①葉麵追肥的時期。根據葡萄生長發育和缺素情況,在萌芽後、花前、果粒膨大期、成熟前均可進行葉麵追肥,以補充相應的營養元素,促進生長、開花與結實。如因上年掛果過多等原因,導致樹體貯藏營養不足,早春萌芽後易出現葉片黃化現象,此時就可葉麵追施氮素肥料。
②葉麵追肥種類。適於葉麵追肥的肥料有無機肥和專用葉麵肥。無機肥種類很多,有作為氮肥的硝酸銨、尿素、硫酸銨等,其中尿素應用最多;有作為磷肥的磷酸二氫鉀和過磷酸鈣;有作為鉀肥的硫酸鉀、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等,其中磷酸二氫鉀應用最廣,效果也最好。
③葉麵追肥量。葡萄葉麵追施各種肥料常用濃度見表5-1。
④葡萄葉麵追肥應注意的問題:首先,肥料濃度應適宜,可少量多次,濃度高會引起傷害;必須適時噴施,當葡萄最需某種元素且又缺乏時,噴該元素最佳。其次,要選擇適宜的追肥時間,在酷暑噴肥最好選擇無風或微風的晴天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之後進行噴施。最後,應注意調整溶液的酸堿性,如硼酸為酸性,噴布時需用石灰水中和,否則易發生藥害。
一般在花期需硼量較大,花期噴0.1%~0.2%的硼砂或硼酸能顯著提高葡萄的坐果率。缺鐵時宜在生長前期噴0.1%硫酸亞鐵加0.05%檸檬酸,可噴2~3次。缺錳時可在坐果期和果實生長期噴0.05%硫酸錳溶液。葡萄耐旱性雖然較強,但遇到旱情不及時補水同樣會對葡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根據氣候變化和葡萄植株需水規律及時灌溉,對葡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有極為顯著的作用。
第三節水分管理
一、葡萄對水分的反應
(1)缺水葡萄在新梢迅速生長期和漿果迅速膨大期對水分的反應最為敏感。生長前期缺水,會造成新梢短、葉片和化序小、坐果率降低。在漿果迅速膨大初期缺水,對漿果的繼續膨大會產生不良影響。在果實成熟期輕微缺水可促進漿果成熟和提高漿果含糖量,但嚴重缺水則會延遲成熟,並使漿果顏色發暗,甚至引起日燒現象。
(2)水分過多土壤水分過多時,葡萄植株的根係活力會因缺氧而受到抑製,從而影響對養分的吸收,輕者引起早期落葉,重者導致枯葉甚至死亡。漿果成熟期水分過多時,常導致含糖量和品質下降,此時土壤水分突然增高,還會引起裂果。
二、灌水
1.灌水方式
(1)滴灌滴灌是利用灌溉係統設備,將灌溉水通過各級管道輸送到果園,再通過滴頭、滴孔將水以水滴的形式不斷地濕潤根係主要分布的土壤,使其經常保持在適宜生長的最佳含水狀態的一種灌水方式。滴灌的優點:一是可節約用水,二是可提高果品品質。
(2)溝灌這是葡萄園傳統的灌水方法,在葡萄園行間開灌溉溝,溝深、寬各25cm,將水灌入溝中,待葡萄壟麵下5~10cm處土壤濕潤時,將水排掉。
(3)澆灌一般通過抽水泵和輸水軟管人工對根部土表麵進行補水。
2.灌水時期
灌水時期、次數和每次的灌水量常隨栽培方式、土層厚度、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和品種的不同而異。一般在以下幾個時期進行:
(1)催芽水萌芽前,視降水情況,結合催芽肥灌催芽水。
(2)花前水花前如出現較長時間的高溫幹旱天氣,即會導致巨峰等品種嚴重落蕾落果。處理情況,應在始花前1周灌水1次。一般花期不要澆水,以免加重落花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