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局長煩惱憶往事(修改)(1 / 2)

D縣標準計量局長郭柳清,身材適中,不胖不瘦,皮膚白皙,五官端正,留著長長的分頭,已過不惑之年,額頭上早已留下記載滄桑歲月、刻劃出的幾條皺紋,仍保留一身書卷氣,說話雖然斯文,但做事果斷、幹練,處理棘手問題一貫斬釘截鐵。喜歡抽煙,不知是煙熏還是其他緣故,每到抽煙的時候,總愛眯起眼睛盯人。

他最近心煩意亂,究其原因,是這些年通過率先垂範,帶領職工共同努力,將一個以前被人家認為不起眼的秤砣局,改造成了聲望很高、福利待遇頗豐的好單位,正當春風得意之時,卻遭遇懷有狼子野心,一心想爬上官位,卻又不能如願以償的所謂親信——任至建處處掣肘,公開拉起小團夥猖獗地開展強勢攻擊,大有強迫下台的趨勢。弄得工作越來越不順手,叫他怎能不煩惱?

此時點燃一支香煙,坐在辦公桌前慢慢抽著,心潮起伏激情洶湧澎湃回想往事。

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中華大地。

D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按照國家體製改革並與國際接軌的要求,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將計量局單一的計量管理,加強為質量、標準、計量三位一體的綜合管理職能。名稱更改為標準計量局,級別由原來的二級局提升為一級局。

國家將振興產品質量的重擔壓給標準計量局,出自一番考究。計量,曆史上一直叫做度量衡。度量衡的曆史源遠流長,它隨著音律、算數、曆法相繼產生,由黃帝所定製作度量衡;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鞏固封建經濟和中央集權,進行一次標準化運動,使度量衡定型化和製度化,空前統一全國度量衡,秦、漢年代逐步完善;清道光以後,海禁開放,與各國通商,外國計量製度滲入我國,海關權度發生變化;民國時期,全國度量衡比較混亂;解放後,對標準、計量實行全麵管理,1957年將度量衡更改成計量;1984年國務院決定進一步統一我國計量單位製,在提高和穩定產品質量中,標準、計量是基礎,真正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D縣縣委組織部發文建議:調峽郡區黨委書記郭柳清擔任標準計量局長,縣委常委會研究批準,報請人大常委會審議、表決,一致通過。

郭柳清大學專科畢業,參加工作後從基層做起,那果斷幹練、處理棘手問題斬釘截鐵的性格,造就他不斷進步成長,最初擔任公社文書,幾年後提升為書記,繼而升任區長、區委書記。他在峽郡區辦完交接,聯係組織部組織員黎章清,陪同到標準計量局走馬上任。

原計量局的局長梅德華五十五歲,矮矮胖胖,不知什麼原因,下腹特別膨脹,大有不勝重負,日趨下墜之鬱,有人根據體形送他一個“梅大肚子”的綽號。典型的工農幹部出身,欠缺文化,猶如井岡山的騾子——資格再老,也是駝大炮的,所以在仕途上一直是馬尾穿豆腐——提不起,機構升格擔任副局長,職級保持不變。

黎章清送郭柳清走進梅德華的辦公室。

梅德華分外熱情:“組織員,郭局長,請坐。”

黎章清和郭柳清與梅德華隔桌坐下。

梅德華分外熱情接待,忙裝煙倒茶,表現出極其真誠和相當的盛情。

“老梅呀,您年事已高,組織上如此安排,希望您不要有其他想法。”黎章清笑著給梅德華打招呼。

梅德華當即真心誠意表示:“請組織上放心,也請黎組織員放心,我沒有什麼文化,隻會幹實事,確因年紀大了、能力有限,即使交給重擔也無力承受!黨教育培養這麼多年,明白有多大一坨泥巴隻能做多大一個壺的道理,因此不會有其他想法;我以一個老黨員的身份向你保證,一定服從組織決定,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給郭局長當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