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
從生到死,我們不斷地妥協。
向時間妥協、向他人妥協……
可以說,很多時候,
是妥協成就了社會的和諧和人生的幸福。
以前,小靈每次向媽媽再多要幾顆糖吃時,媽媽都會說下次再吃吧,如果小靈鼓著眼睛叫:“我要,我就要吃。”媽媽就會把已經給她的糖也收回去。漸漸地,小靈不這麼做了。她會對媽媽說:“媽媽,再給我兩顆吧,就兩顆。”這樣一來,媽媽反而會再給小靈兩顆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小靈學會了妥協。
所以說,有的時候學著妥協,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有一位大姐潑辣能幹,但是不拘小節,尤其是不喜歡做家務。一次,她的丈夫出差,她邀請女友到家裏做客。吃過晚飯,她讓女友看電視,自己則去和幾位鄰居一起打牌。守著滿桌狼藉看電視,女友覺得很難受,就收了碗筷送往廚房。一進廚房門,女友愣了:在飯櫥上的水池裏,堆滿了未洗刷的鍋碗瓢盆,差不多有二十多個。
看來,自丈夫走後,這位大姐就沒有洗過碗筷!女友雖然知道這位大姐不愛幹家務,可是沒想到她竟然懶到這種程度。女友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用了整整一小時幫這位大姐把廚房打掃得幹幹淨淨。
後來,女友問這位大姐,你如此不愛幹家務,你的丈夫不會跟你吵鬧嗎?大姐聽後,竟然露出一臉的幸福和得意說:“不會,他走的時候,還特意去買了些新碗,告訴我說隻管用,留著他回來再刷,因為他知道我不喜歡刷碗,在這個問題上,這麼些年來我們從來沒有爭吵過。”
這位大姐還說,因為自己不幹家務,婆婆有些不滿,可她的丈夫認為,人無完人,妻子聰明能幹、豁達開朗,不喜歡進廚房,這不算什麼毛病,他不會計較這些。所以,結婚二十多年來,兩人一直恩愛如初。
女友看大姐如此幸福,就問有什麼秘訣沒有。大姐笑笑說,哪有什麼秘訣?隻不過是彼此多一些包容和妥協而已。
中國台灣著名詩人餘光中說:“婚姻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實際上講的就是婚姻的過程其實就是兩個人互相磨合、互相適應的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夫妻常常因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怒目相向。其實,如果雙方能多一些包容和妥協,那麼將會給家庭增添多少幸福啊!當激情退去,平淡成為婚姻生活的主旋律時,妥協或許就成了幸福的催化劑,當幸福長存時,愛情也就會到白頭。
婚姻幸福需要妥協,人生的幸福又何嚐不是呢?事實證明,在人生中,試圖改變對方的努力往往都會是徒勞的,唯有忍讓、求同存異,不斷使自己向對方靠攏,適應對方,才能營造出和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