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處世心理學篇(2)(1 / 3)

27.用親和力贏得別人的愛戴

在人際交往中,具有親和力的女人不俗不媚、寬容隨和、通情達理,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廣受歡迎的。即便是批評,有了親和力,也會更容易讓人接受。

一個冷冰冰的總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美人是不受歡迎的,親和力勝過一切的美貌!具有親和力的女人在與人談話時總是用友善的口吻,臉上也總是保持著微笑,這樣能有效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瑪麗女士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老總,她最不能接受的事就是凱迪拉克轎車的推銷員開著福特轎車四處遊說,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自己不參加保險。所以,她要求公司的所有職員都要用自己公司生產的化妝品。

有一次,她發現劉菲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產的粉盒及唇膏,劉菲嚇得趕緊收了起來。瑪麗女士走到劉菲桌旁,微笑地說道:“老天爺,你在幹嗎?你不會是在公司裏使用別的公司的產品吧?”她的口氣十分輕鬆,臉上洋溢著微笑。劉菲的臉微微地紅了,不敢吱聲,心想這下該挨批了,但是,瑪麗女士並沒有發火,什麼都沒說就走開了。

第二天,瑪麗女士送給劉菲一套公司的化妝及護膚產品並對她說:

“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覺得有什麼不適,歡迎你及時地告訴我。”

後來,公司所有的新老員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產的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和護膚品。瑪麗女士親自做了詳細的示範。她還告訴員工,以後員工在購買公司的化妝品時可以打折。

瑪麗女士親和的態度,友善的口語表達,使她自然地與員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輸了她正確的經營理念。親和力易於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進而使傳達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被傳達者。

在與人的交談中,沒有什麼比充滿親和力的態度更重要了,如果把我們要說的話比作佳肴,那麼盛佳肴的餐具就是親和力。可以想象,如果這器具髒兮兮地令人生厭,那麼誰還會注意其中的佳肴味道如何呢?

28.女性之間的交際守則

不要炫耀賣弄,要自立自強。一個有智慧有實力的女性絕不會置身在他人的光環之下,而應該靠自己的魅力贏得一切,包括友誼、愛情等等。

不要藐視對方,要適度讚美女人的敵人最終隻是女人。若想獲得一個女人的好感,適度的讚美是必要的,讓她知道你是她無需設防的人,你真心把她做朋友。

不要盛氣淩人,要平易隨和女人,格外不喜歡倚仗容貌驕矜自己的同類,相比之下,她們更願意接受隨和、溫婉,同自己一樣的普通女子。

不要自說自話,要投其所好聰明的女人在與人談話時,首先是個好聽眾,其次又能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而不是一味自顧言語。

不要出語刻薄,要寬容待人一個厲害、苛刻、得理不饒人的人是不會真正讓人信服的。女性的寬容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不要自作聰明,要廣納善言小聰明可以蒙人一時,卻難成大事,大聰明貌似迂拙,卻能出奇製勝。

不要勢利為人,要始終如一女人應該明辨真假是非,了解什麼是自己需要的,什麼是可有可無的。

勢利總不是為人的根本,始終如一才是做人起碼的準則,男人如是,女人亦是。

女性之間關係最是微妙,把握得恰到好處會是你一生的“好朋友”。

29.距離是朋友關係間的氧氣

適當的距離,是心靈需要的氧氣,氧氣沒有了,心靈就要窒息。

拿破侖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朋友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為我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盡,沒有給友誼留下必要的生長空間。

兩個人有如兩條鐵軌,平行著才能走遠。心靈和情感上的某些東西是無法替代的,正如兩條鐵軌不能相交。

心扉完全敞開,容易傷風著涼。將內心的隱秘昭示於惡人,會成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於善人,會成為他精神上的負擔,因為要為你恪盡守口如瓶的責任。所以,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會自找麻煩,也不會讓別人為難。出門旅遊,我們在某個景點留影,總要用門匾作背景,並千方百計突出其特點。這是要把距離縮短,表明我們和那個景點之間的關聯。假如這個景點就在自家門口,我們反而忽略了門匾,忽略了特點突出的那一部分。這時要把距離推遠,太熟悉了,審美的角度就要變換一下。

照相如此,人際交往也如此。

亞裏士多德說:“我的朋友們啊,世上根本沒有朋友。”說這話時,先哲的心靈一定缺氧。

30.人們為什麼愛看美人

就像古代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所回答的一樣:“隻要不是瞎子,誰都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人們之所以喜歡美貌的人,是因為美貌能喚起一個人愉悅的情感,給我們以精神上的享受;另外,人們常常以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會覺得榮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價也隨著提高了。傳統習慣也認為,漂亮的人還具有其他方麵好的品質,並非常自然地把一些好的品質加到漂亮者身上。

漂亮的女人常常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每個女人都應該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都保持一種快樂舒適的精神麵貌,不要讓自己的形象被懶惰毀掉。這裏所說的漂亮,不僅僅指天生的麗質,也包括個人的著裝、打扮等是否符合大多數的審美需求。所謂“三分長相,七分打扮”,相貌是天生的,美麗卻可以後天打扮出來。

如果你隻有“三分長相”,隻要懂得選擇合體的服飾、適宜的化妝、適合的發型,用外在的“七分打扮”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倘若再加上腹中濃鬱的書香、內心淳樸的善良、胸懷寬廣的愛心等個人魅力,你同樣也能成為“十全十美”的靚麗女子!

那些生來不漂亮的女人,也可以通過外部的修飾,讓自己變得漂亮,比如每天化點淡妝,注意搭配合身的衣服等。做個“氣質”美人也比做個普通的女人受人歡迎。對於自己而言,美麗帶來了一份自信、一份好心情。

我們經常把漂亮和年輕聯係在一起,然而我們不可能永遠年輕,但我們可以永遠漂亮。總之,女人一生都要美麗!有的女人對外在的形象並不在意,或是因為結婚後就不再注意形象,因此給人一種邋遢、不修邊幅的感覺,這種自毀形象的做法是愚蠢的。

當然,外貌並非永遠與喜歡成正比。在人際交往的早期,外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交往的深入,外貌的作用會逐漸減弱,其他內在的品質作用會增強。

也就是說,要想長期獲得人們的好感,首先需要靠美貌抓住人,然後靠能力留住人!

在人際關係中,異性接觸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發力,並能從中體驗到難以言傳的感情追求,對人的活動和學習通常起到積極的影響。這種現象稱為“異性效應”。

其表現是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之隻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更出色。這是因為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而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並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處理問題都會顯得比較順利。

一個人的外部印象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自尊和自信,最終影響著他的幸福感。

31.一步步邁進他人心田

你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合理的,不要異想天開,不要強求他人,或讓他人造成損失。否則你會給人一種狡詐、不真誠的感覺,從而招致別人的反感和憎惡,就像我們討厭某些死纏爛打的銷售人員一樣。

娜娜經常對一些老謀深算的推銷員們無可奈何。本來對他們的產品毫無興趣,但每次都不由自主地掏出錢包,買下了很多東西。化妝品啦、日用品啦、零食啦,禁不住麵子問題,不買也不行。

開始,推銷員們總是“善意”地告訴她:“不買也沒關係,你先試試,看效果怎樣。”然後會快速地拿出試用裝遞給她。

經不住推銷員的再三要求,娜娜隻好勉為其難地使用試用裝。當然有時候娜娜也是出於好奇,真的想嚐試一下。她試用時,推銷員們便抓住機會向她介紹產品的各種功效,“你的皮膚就適合用我們的潤膚露,多光滑啊!”“瞧瞧,這款粉底的顏色跟你的膚色多麼接近啊,真漂亮!”

接下來,他們會告訴娜娜這個產品的質量是如何的好,價格是如何的便宜,開始要求娜娜購買一款。試用裝也試用了,又說不出不買的理由來,於是,娜娜隻好乖乖地掏出錢包。

這些狡猾的推銷員們懂得如何一步一步地邁進娜娜的心田,所以讓娜娜沒有招架之功。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像娜娜一樣,被別人一步一步地牽著鼻子走。而那些成功的銷售人員,正是懂得如何一步一步地邁進我們的“家門”,幹擾我們的思路,而推銷成功的。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登門檻效應”。指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是想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

弗裏德曼和弗雷澤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他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兩位大學生訪問郊區的一些家庭主婦,其中一位首先請求家庭主婦將一個小標簽貼在窗戶上,或在一個關於美化加州或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這是一個很小的、毫無壞處的要求。

兩周後,另一位大學生再次訪問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在今後兩周的時間裏在院內豎立一個呼籲安全駕駛的大招牌——該招牌很不美觀,這是一個大要求。

結果答應了第一項請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了這項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沒被訪問的家庭主婦中隻有17%的人接受了該要求。

同樣都是豎牌的要求,結果卻截然不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在別人麵前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形象,在接受別人一個小要求之後,或是對別人提供了一個小的幫助之後,當麵臨更大的要求時,隻要對自己不造成大的損失,就會產生一種“反正都已經幫過一次了,再幫一次又何妨”的心理,因此會接受後麵的要求。

推銷員在推銷商品時,並不是直接向你提出買他的商品,而是先提出試用、試穿他的產品,等這些要求實現之後,才提出購買要求;一個男孩在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時,總是先約女孩看電影、吃飯,才提出交往的要求;勸朋友喝酒的人,總是會先讓朋友“淺嚐一口”,等朋友喝下第一口後,繼而把朋友灌得酩酊大醉。

“登門檻效應”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去發生的。

所以,要避免自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就要看好自己的“門檻”。

32.好好利用“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無論好壞都很難抹去。因此,初次見麵就不討人喜歡的人通常不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而第一次就給人留下美好印象的人,肯定會受人歡迎的。我們把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稱之為“第一印象效應”,也叫“首因效應”。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別人心中能留一個美好的印象,好的印象便於我們與他人更好地相處,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雖然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但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相貌對人的第一印象而對他人產生重大的影響。

所以有時候,第一眼實際上就注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對於陌生人,一些穿著整潔、言行舉止彬彬有禮的人,我們就很願意跟他們交往;而那些衣冠不整、留著髒兮兮的長發,在公共場合滿口髒話的人,我們會自然地對他們產生厭惡情緒。不管這些人的品德、能力如何,他們留給人們的表麵印象就已經注定了是否願意與他們交往。

某公司招聘秘書,有個女大學畢業生去麵試。乘車時不小心刮破了絲襪,左腳腳踝上出現了一個小洞,應聘單位的辦公樓下正好有個商店可以買雙新的絲襪,但是這個女孩覺得破洞在腳踝上不容易被發現,所以就沒在意,徑直走進了電梯。

結果,就是因為這個小洞,給麵試官留下了一個很差的印象,女孩沒有應聘上。麵試官認為,秘書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人,而一個對自己儀表不在乎的人,不可能會對工作細心和有耐心。女孩知道後後悔莫及。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道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者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看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者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

在總體印象形成上,從第一印象所獲得的最初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假如,你是一位教師,當你第一次給學生們講課,你表現得談吐不凡,講得遊刃有餘,就會給學生們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你是個優秀的老師,因而下一節課會受到學生們的期待。即使下一堂課你講得再糟糕,同學們仍然會認為你是個好老師,會認為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由於某些客觀原因造成的。

倘若你第一次講課就非常糟糕,甚至還衣冠不整,即使你下一堂課講得再好,同學們也會認為你是個不合格的老師。學生們會認為,你第二堂課講得精彩也不過是碰巧,甚至還會在實際生活中挑出你很多的不足來。

因此,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而這就需要對自己進行印象管理。所謂印象管理,也就是印象控製,是心理學家庫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指一個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過程,使他人形成的有關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我們不能不考慮自己的處境而隨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要想為周圍的人們所接納,就必須按照社會的期望行事,即人要完成良好的社會適應,就必須在必要時進行有效的印象管理。也就是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包裝自己、調整自己的形象直到社會和他人滿意的程度。

一個人的外部印象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自尊和自信,最終影響著他的幸福感。塑造一個精神、美好的形象並不僅僅為了取悅別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有一份好的心情,一個好的生活狀態。好的形象讓別人更願意接近你,當你獲得別人認可和欣賞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添加了更多的機會;好的形象讓你對自己更加滿意,讓你對生活充滿了熱情。

33.巧妙避開單位“性騷擾”

“性騷擾”的現象在男女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師生之間都有發生,甚至在晚上的僻靜小道,女人也有可能受到男人的突然騷擾。當女人遇到男人的“性騷擾”時,常常會不知所措,如處理不當,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