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一個真女人(1 / 3)

告訴你一個真女人

麗裝識女人

(1)永遠丟不掉的手提包

有人說,現代人的打扮,已雌雄莫辨。那麼,就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最穩當的辨別法——從手上提的東西來辨認。

在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附近,如果有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不用細看,就可以斷定是個女人。女人手上若不提著大包小包,會像失落了什麼似的,心中十分不暢快,所以她們出門,一定要提著大包小包。

有時候,男孩也會帶著大紙袋,不過,他們的姿勢都相當不自然,令人一看就覺得是勉強而為,因此很容易辨認。

一般而言,男人多半不願提著大包出門。手提大公事包,而又能神態自若的男人,大半屬學者”議員或律師。這些人由於心有所思,無暇顧及時髦問題,因此,往往隻重視實用性的書本、資料、卷宗,而忽略了外表的裝飾。

年輕人則不然,他們對於一切有礙觀瞻的東西,都不願攜帶,而習慣於將雙手插在口袋裏,故作瀟灑狀,即使情勢非得已,也寧可帶輕巧方便的小手提箱。

假如你對一個結過婚的男士說:“你一點都不像有家室之累的人。”我敢保證,這位男士一定會暈陶陶地樂上半天。我想,男士們之所以不願提包裹,其心理也許就是不願受拖累的緣故吧!

女孩子喜歡提大袋子上街,純粹是為了趕時髦,因此她們所提的袋子,都經過特殊設計,不僅色彩繽紛,而且式樣也千奇百怪,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這種趕時髦的心理形之於外,即成兩種典型。第一種是企求人家讚美的“要求型”,另一種則是不願人家直接讚美的“默認型”。這兩種人的共同特點是:全套最昂貴、高級的服裝,經細心挑選、搭配的鞋子及飾物。等到倩影飄逝,常常留下久久不散的襲人幽香。

如果你脫口讚美一句:“好時髦哦!”

那麼,要求型的女人,會立即抬起腳尖,以右腳跟為圓心,輕盈曼妙地一轉身,臉上綻滿甜蜜迷人的微笑,似在印證方才的讚美。

對於穿皮外套的默認型女人,則不能用太直接的讚美方式,你隻要裝作相當欣賞的樣子,含蓄地說道“這件皮大衣還蠻不錯的”就足夠了。這類型的女人,舉止都極沉穩,氣質也嫻雅而高貴,她們最適於在秋風婆娑,樹影搖曳的長長街道上行走,每當輕風微掀衣襟裙擺,幾縷發絲飄起,加上偶而幾片黃葉的隨風飛舞,更添她無限的優雅。電影《第三個男人》的終幕,女主角身穿皮大衣,躑躅林蔭大道上的情景,尤令我為之心折不已。

每當外出旅行,男人與女人的差別,也就更加明顯。通常,男人都隻帶幾件換洗衣褲,而女人卻是全套化妝品、各種顏色的指甲油、小筆記簿以及其它在旅途中永遠用不著的零零碎碎的小東西帶了一大包,好像不帶這麼多,就不能盡興痛快地遊玩一般。

她們常常會事先計劃好:如果天冷的話,就穿喇叭褲;暖和的話,可以穿迷你裙,迷你裙隻帶一件太寒傖;白色的長統襪清新,黑色的高貴;外套必須深淺搭配合宜;鞋子要美觀與實用兼有……如此一來,物品焉能不多,包裹焉得不大?而她們真正用得著的又有多少?由此可見,這純粹是一種虛榮的心理罷了,並非出於實際需要。可是因為人人如此,司空見慣,習以為常,一旦看見雙手空空的女人,反倒覺得失落了什麼似的,有點不倫不類了。

時裝是為女人設計的

今日繽紛的時裝,幾乎全是為女人設計的,男人服裝的式樣,則無多大改變,都是一件襯衫、一條領帶、西裝、長褲,頂多隻是在顏色上稍作變化搭配而已,不像女人的服飾一般,琳琅滿目。

皮外套穿在女人身上,能襯托出高雅的氣質,一旦穿在男人身上,味道就迥然不同了。

就拿男人最常穿的皮茄克來說吧,卡車司機、魚販、報社的搬運工人、建築工程的現場監督……幾乎全天皮茄克不離身;就是在電影星,穿皮茄克的,也多半是一些粗魯的角色。所以,穿了這種衣服,就像美國西部的農夫存了一點錢,想到世界各地觀光的打扮一般,總難免帶著一點兒粗野和土氣。

東方的男人,穿起茄克,總是給人一種不大相稱的感覺,這可能是由於東西方社會背景不同所致。像歐美的高樓大廈,櫛比鱗次,窗戶也毫不加修飾,給人一種緊迫、冷酷的印象,在這種灰色的都市中穿皮茄克,就顯得很相稱。然而,東方的街道,景象全然不同。在各式各樣鮮豔奪目的霓虹招牌下,櫥窗中琳琅滿目的商品,閃耀著誘人的光澤;大廈騎樓,延綿毗鄰;應有盡有的小吃店,散發出陣陣香氣;一棟巍巍的高樓,四周卻布滿了古色古香的廟寺、文具店、木屋……在這樣錯綜交雜、多采多姿的風景下,摻進略帶流氣的皮茄克,委實不倫不類,令人難以適應。

為什麼女孩子穿皮大衣,就不會給人格格不入的感覺?這可能是因為平常穿皮大衣的,都是一些趕時髦的女性,她們的舉止多半略帶矜持,體態婀娜,令人望而心悅的。可是,也並非每個人都如此,有些女人,一穿上皮大衣,飾物也就隨之大量增加,項鏈、耳環、手鐲、迷彩巾、假睫毛、藍眼膏、豔麗的唇膏……再加上皮衣本身色彩的變化,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在她本身,覺得這樣才算是美,殊不知別人心中已興起白壁沾瑕般的憐憫,此時,皮外套的功能,也隻是徒增俗氣罷了。

這類盲目追求時髦卻反而弄巧成拙的女性相當多,她們往往隻見到新潮的皮毛,而未確切認清美的關鍵。一個真正懂得時髦的女人,並不需要太多飾物,淡淡的化妝、一條小背心、小圓裙及一個精致的背包,就充滿了青春、活潑的氣息,足以令人賞心悅目了。

真正美的關鍵,在善於搭配。黑外套采取紅色襯裏,最能表現東方美;每當風掀衣襟,紅襯裏隨風飛舞,若隱若現,嫻雅的氣質即和諧地自然洋溢。

某天,在公園的一隅,我正沿荷花池獨行,突覺眼前一亮——一位身著黑色套頭毛衣、米黃外套的少女,正迎麵而來,蛾眉淡描,發際黃色的蝴蝶結隨著婀娜的步伐,柔柔款擺,清亮的美眸,隱含笑意……我不呆住了,癡癡地目送伊人遠去……

像這位小姐,就很能把握美的關鍵,她知道如何調配顏色,善用飾物,將本身的氣質,襯托得高雅而動人。有些原本長得非常美的女人,卻往往因不諳美的表達,而糟蹋了她們的美麗,這是何等可惜的事啊!

穿皮外套和皮迷你裙時,對顏色的選擇,亦必須多加注意,最好采用“默認型”的時髦。因為皮衣本身已經夠搶眼了,若再配以“要求型”的作風,過分新潮,將會令人難以忍受。男人穿皮茄克,易流於粗野,女人的皮外套與迷你裙,若調配不當,也會給人俗氣、不倫不類的印象。

迷你型的皮裙之所以風行,是因為皮件本身相當挺,可以用來掩蓋臀部的缺陷,因此,若皮裙過短,即失去掩蔽的作用;如果上麵再沾染咖啡或醬油漬,那就更令人難以忍受了。所以,穿皮製品時,務必格外注意,保持端莊的舉止。

有些女人一穿起皮大衣,心理立刻起變化,神情也一斂而成莫測高深,看來毫無淑女的氣質,反倒像是專幹特務的女情報員,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

皮件製品大抵都屬便裝,難登大雅之堂。可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在逛街或逛百貨公司,那麼,一穿起皮外套,就會覺得格外輕鬆自如了。

(2)追求“露”的時尚

改革開放至今,女人的服裝也越來越開放了。中國的婦女們從50年代的著裝統一式樣、色調相同的長衣長褲,到如今的款式時時翻新、色彩紛呈、變化萬千的新潮裙裝,女人們被打扮得更加千姿百態,嫵媚動人。

但是,觀念的更新,服裝的變革也使一些女人忘乎所以。隨著服裝市場的放開,女人的衣裙也大大地放開了。超短裙風靡商場櫃台,大短褲充斥街頭地攤,迷你服堆滿交易市場。高開襟兒的旗袍,裙“氣”一開到底;大開叉的西服裙前開後裂;叫不上名的八寶裙左綻右斜;土著式的布條裙四處透風;露、透、瘦的豆包布裙提高了透明度,這一切使得女人們的腿像男人們的光膀子一樣自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

更有甚者,有的女人猶如穿上了皇帝的新裝,不僅上身著透明衫半裸,下肢也“立立在目”,露不忍睹。

為什麼這些女人不論自身腿的條件如何,不管自己是否皮膚糙黃、腿圍橫粗、身長腿短、肢幹彎曲、細如麻杆,都急火火地喜歡往外露腿呢?有的女人為自己辯解道:追求標新立異,活出個自我;有的女人說得更妙:老娘愛露腿又不犯法,想怎麼露就怎麼露,你管的著嗎?其實,這些女人不分場所,不顧他人,穿超短裙擠公共汽車,著短褲進高峰時間的地鐵車廂。好男人想躲躲不開,“色狼”乘擠占便宜,眾目暖腰之下又成何體統?有的女人不甘受辱吃虧,破口大罵,結果說不清道不明,又何苦來哉?

還有一些女人坐在摩托車上露著腿招搖過市,即使有時穿了長裙,風馳電掣的行駛速度,使得那裙子如同宣誓的旗幟一般高高飄揚。整條腿暴露在外,總讓人感到這種女人有輕佻浮浪的味道,何美之有?

中國婦女有著傳統的美德,時代變了,當今的女士是否在美容、美發、美心靈的同時,也應有意識地考慮市容、市貌、市文明。人如果隻顧自己瀟灑露腿走幾回,而不想想別人的身心健康,一味盲目模仿,以露為美為俏,如此這般,非但不可能得體,甚至會留下不文明的微詞。

女人有兩大愛好

(1)熱衷於打探他人的隱私

女人喜歡打探別人的隱私,而且樂此不疲。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女人和男人不同,她喜歡由別人的經驗之談體驗自己和別人不同的人生。有一個日本著名的女作家說:“我為了體驗各種人生而寫小說。”她借著寫小說來體驗別人的人生,以此來擴展自己生活的空間。

這種體驗別人人生的願望,並不隻限於像她一樣有特殊能力的女人。許多女人有體驗別人的人生的欲望。這也就是為什麼女性喜歡看小說、看電影和閱讀報刊雜誌上的人生經驗談的重要原因。

當然,男人也有體驗他人人生的欲望。但是,在男人的日常生活中,和“他人”接觸交談的機會很多,在此,他就無形中已經體驗到他人的人生了。

而女人就不同了,尤其是一天到晚忙著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主婦,她每天到底能遇到幾個“他人”呢?若要想知道別人的隱私,不靠主動打探怎麼行呢?再說,別人的隱私大多是不幸、悲傷的“戲劇”,一旦得到別人隱私的“情報”,她又鬼使神差地歎息一聲說:“真可憐啊!”但這句話不是出於同情,女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

第二,女人是由得知他人的不幸確認自己的幸福的。那些熱衷於打探別人隱私和醜聞的女人,她們的心裏總是在一種莫名的平衡點上:“我才不會發生那種事呢!”或者“還有比我更不幸的人呢!”

女人心中常常有不滿和不幸的臆念。為了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她更不幸的女人,她們專門找些不幸的“醜聞,和“婚姻糾紛”事件,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理來安慰自己。也就是說,由探知得別人的不幸來反襯自己的幸福,以此平衡自己的“不滿”。

這樣看來,滿足女人的自尊心,使她們感到幸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譬如,家裏有錢的女人也會因為空虛而感到不幸,這時候讓她知道比她更有錢、而精神生活卻是又悲傷又可憐的真人真事,她就會覺得,雖然自己物質生活比不上她,但在人生更重要的精神生活方麵,自己是多麼豐富啊!

(2)女人樂於監控女人

女人最喜歡監控女人——相信嗎?男人結群的時候,會幹荒唐事;女人成眾,卻彼此監控,變得比獨處時更為嚴謹。女人常常不自覺地變成男人宰治女人的幫凶。

夢是追求,追求是夢。女人在任何一個年齡,都會充滿了羅曼蒂克的遐想。她們恒常在等待一個能激起她生命中所有熱情、胸懷裏所有大膽的男人。

“廊橋遺夢”的電影和書,能夠大受歡迎,就是因為它迎合了廣大女眾的癡心夢想。對一個小資產階級的家庭主婦而言,雖然為自己選擇了一條女性最為安全的道路,但是那個羅曼蒂克的夢想,卻是永遠不會熄滅。

不過,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多采多姿的愛情生活,與一份安定平衡的生活是難於兼得的事。由於這樣的認定和共識,使得片中的女主角沒有選擇與情人私奔,變成是一件合乎道德且高貴的事。而他們的愛情,也就變得感人肺腑了。

再看看片中另外一位發生婚外情的女子,可就成為一名受盡唾棄和侮辱的人了。有人說通奸是文明的缺憾。

對於通奸的製裁,男女之間,也分外顯現出雙重的道德標準。對於女性來說,做個懂得保密的偷情者,比較高招,不會受到懲罰。但是對於男性來說,即使曝光,也不打緊,甚至還會成為眾男稱羨的對象呢!

罪惡感,一直是女人折磨自己的首要武器。更為嚴重的是,女人常常不自覺地變成男性宰治女人的幫凶,成為一名變本加厲的衛道者。

在霍桑的經典名著《紅字》中,讓女主角佩戴通奸標誌的A紅字,便是女人的毒招。在根據本書新拍的電影《真愛一生》中,女主角挑戰男權的詮釋,在我看來,倘若解釋成對女性的詰問,更具深意。

因為,女人,做為女人的敵人,往往是被我們忽略的事。有趣的是,通常男人會保護男人的娛樂。而女人因為自己少有快樂,因此便樂見別人受苦,尤其是那些被她們公開嘲笑、私下羨慕的偷情者。

記得有一回,有男客到家中小住,一時間,不告而來的女友訪客驚人地大增,委實有趣。

什麼叫道德?把生活建立在彼此忠誠的一夫一妻製上,並不是唯一的精神道路。愛,才是唯一的精神道路。

對某個關係保持忠貞不二,倘若不是出於自發的愛,這種偽善又有何值得鼓吹之處?我一直認為,也一直這樣地相信,一個人能夠坦誠地麵對自己,愛其所愛,拒絕接受幹涉,也不感到內疚,是一件具有無比勇氣和道德的事。

而且,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都應如此。和一個人結婚在一起,既不愛對方,甚至還像仇人一樣互相對待。同時,又不肯做出改善關係的努力,讓婚姻死氣沉沉,且充滿謊言。這些過著不誠實人生的人,在我看來,並不道德,對人對己均是如此。

愛,需要膽識和勇氣。追求愛情並不僅僅是夢,也不是不能擁有的愛,才是完美的愛。

女人是天生的演員

(1)撒謊更高明

“男人和女人,誰愛撒謊?”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判定。因為人有千差萬別,即使同性也大不相同,所以很難簡單地一言以概之。

答案是……

曾經有一個調查(被調查者中男女人數相等)顯示80%的男人認為女人愛撒謊,65%的女人也認為,較男子而言女性撒謊更高明。

雖然,在男性中間也有相當數量的撒謊高手,比如誘惑純真女性的婚姻詐騙犯;幕後大發橫財卻裝若無其事的政治家等;至到為求得社會地位及財富,靠玩弄權術和施行毒辣手段以從事非法買賣的,就更大有人在了。可以說,男性的撒謊規模大,社會影響力也大,與此相比,女性的謊言就要小得多了。例如,本來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卻要說成是大家閨秀;已經嫁過好幾個男人了,卻要裝成處女;此外,尚有說到天真,便耍孩子氣;說到可愛,便做出招人喜歡的舉動等等。

總之,與男性的撒謊相比,女性的謊言顯得小巧玲瓏,可能是女性一般隻活動於家庭這個小天地裏的原因吧,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男性的謊言是經過大腦邏輯性處理而成,女性的謊言則與其說是出自大腦,不如說是憑著生理本能或者感覺來編造的,這大概可以看作女性謊言規模小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不道德教育講座》一書中曾經寫道:“孩子撒謊不應斥責。撒謊本身就是頭腦聰明的證據,通過撒謊,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應不應該提倡撒謊,這裏暫且不論,但是,撒謊本身相當用腦子,倒是確鑿的事實。要想搪塞為何睡懶覺遲到,撒起謊來就很不容易。俗話說“傻認真”,這話說得很好,頭腦遲鈍的人好像的確不大會撒謊。據說,男性比較善於動腦筋,又有相當的智慧,可在撒謊的漂亮程度上卻總是讓女性一籌。當然,就撒謊的規模及複雜性而言,男性的確占著上風,若論撒謊的基本技巧,就似乎遠遠不及女性了。

可是,女性的撒謊,風格就有些不同了。男人是通過理性思考來編造謊言,而女性則似乎更多的是靠也許能搪塞過去的直感來撒謊的。

因此,在女性中間,頭腦不怎麼聰明,然而卻撒謊有術的人很不少。如果你了解這種人的底細,一定會被她們接二連三的巧妙謊言所震驚,對她的撒謊水平感歎不已。而且,你從她們此時那種心蕩神馳的表情中,甚至還能感覺到,她們仿佛正在為自己的謊言而自我陶醉。

有人說:“男性是用頭腦撒謊,女性是憑生理本能撒謊”。

男性需要絞盡腦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編出謊言,而女性好像不用怎麼努力,就能輕而易舉地撒出謊來,因此可以說,女性的謊言是非邏輯性的。正因為如此,她們的謊言反倒顯得活龍活現,格外有說服力。

例如,同是為作風問題辯解,男人一般會說:“到哪裏哪裏喝酒去了,不信你去問小K吧,我這兒還有那家店裏的火柴呢。”並且真的從口袋裏取出火柴來,企圖以此蒙混過來。但是女人就全然不去講這般煩瑣的道理,也不耍這類小花招。

當男方詰問:“你是不是和某某勾搭上了!”她們會做出突然受驚的表情矢口否認:“天哪!你在說什麼呀?我怎麼會幹那樣的事呢。”如果男方把聽來的閑話作為證據進一步追問時,她便會蹭過來,摟著男人的脖子或靠著他們的胸膛說:“我這麼愛你,那種事怎麼做得出來呢。”若是如此還不能得到男方的信任,她們還會說:“哎——!你怎麼能這麼懷疑我呢?”話音未落,已經泣不成聲。

當然,這裏說的並不是實例,我想象大概是這麼一種場麵吧。上述女方的辯解中,可以說一點道理也沒說,有的隻是:在這個時候應該如此爭辯,如此訴說這種生理性的直感。

男性喜歡談論道理,因此理性較強,然而,在這種需要憑借感覺的問題上,就確實顯得笨拙了。證據雖然拿到不少,可臨陣表現卻是一團糟。當對方抬起淚眼盯著問:“真信不過我嗎?”便不由自主一下子泄了氣,心想:“這女人,話都說到了這個程度,恐怕不會幹那種事情的。”

大體來說,講論道理,不管看起來多麼高級,多麼有說服力,但其中必有意想不到的缺陷。比如,謊稱和小K去喝酒,且已與他串通好了,自以為萬無一失,但是,如果把關鍵性的內衣裏外穿反了,可就一切都完了。因為既然已經是去喝酒了,這一來,什麼解釋也就說不通了。所以說,即使預先想好怎樣與對方對答,但若稍有一點兒紕漏,馬上就會無言可對的。

如同電子計算機的某一部件出了毛病,全機就再也無法運算一樣,若選定講道理這條路,就必須一切都用道理來解釋,而這樣最終總會出破綻的。

在這方麵,女性那種“哎,你真信不過我”的訴說方式,實在巧妙。不管與朋友的證言是否對得上頭,內衣是否穿反了,采用這種方式,到什麼時候都行得通。如果再做出點兒悲傷的表情,或者流點眼淚什麼的,那就更完美無缺了。相比之下,那些寶貝男子們編造的辯解謊言,就顯得格外弱不經風。由此看來,女性那種非理性的花言巧語的謊言,無論運用之自如,還是說服力之顯著,都要高明得多。

從前,經常有人拿“撒謊的人進地獄後,會被閻王拔掉舌頭”的話嚇唬人,此外還有“正直人的腦中有神宿”之類的說法,總之一個意思,就是告誡人們說謊是不行的。當然,這些現在已經很少聽到了。

然而,一生未撒一次謊的人是沒有的。說什麼現實是沒有謊言的世界,這話也不過又是一個謊言。說動物不撒謊是可以的,既然是人,就一定會撒謊,如果不會撒謊,就等於比動物還低劣了。

當然,撒謊也有個程度問題,撒謊過了頭,就不好了。但如果是沒有惡意的謊,或者是沒多大實際危害的謊,似乎就沒有瞪著眼睛去予以非難的必要了。

實際上,謊言是多種多樣的,有可愛的謊言,有不過分的能令人接受的謊言,還有能讓人聽得入迷的謊言等等。

凡事隻要認真就好,撒起謊來若能努力認真,聽的人莫說責難,甚至還會覺得心情爽快呢。

我經常去的酒吧就有一位很擅長撒謊的女人。她借住在附近極為普通的公寓裏,但是聽她說起來,住處好像是一所極為豪華的公館。她有孩子,有丈夫,卻說什麼想要一個孩子,想找一個合適的男人等等,以此幌子招攬顧客。倘若客人說喜歡打高爾夫球的話,她便投其所好地說自己也會,甚至連圍棋、象棋、麻將等,她也敢順口應承。她自稱出生於京都,有皇室的血緣,幼年時學過什麼流派的舞蹈,練過鋼琴,上過什麼大學等等,什麼事情都信口開河。

我來往於這家酒吧已經很久了,因此基本了解這個女人的底細。但是,聽著她口若懸河地對新客作自我宣傳,卻非但沒有感到厭惡,倒是生出一種近乎尊敬的心情。

她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在旁邊聽,臉上露出一種泰然自諾的表情,隻顧眉飛色舞地,像機關槍般一個接一個地發射著謊言。聽她撒謊撒得那麼認真,那麼流暢,我不由失去了從旁揭穿的氣力,相反,像是被其謊言所陶醉,甚至產生一種難以形容的幸福感。豈不怪哉!

總之,女性如此認真地對我們撒謊,說明她們對與男性相處非常珍惜,所以,被女性欺騙並不見得是什麼應該悲傷的事情。

有一位日本人曾就“女性為什麼擅長撒謊”這一重大課題,作過一項專門研究,這說明的確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為什麼男人撒謊的技巧和漂亮程度總不及女人呢?男人怎樣才能像女人那樣極為自然流利而且沒有多少罪惡意識地撒謊呢?有一位日本人曾就“女性為什麼撒謊”做過專門研究。他認為,這與女性的生理有關。更明確地講,就是“因為女性要來月經,所以撒謊高明”。

在女性中間,撒謊較少的是未進入青春期的少女和老太太。這兩個年齡組,可以說是女性中較可放心交往的。不言而喻,她們或者是月經尚未來潮,或者是月經已經停止的女性。

有月經,既是女性的妙齡期,同時也是女性的撒謊高峰期。

當然,這裏可能有這樣的原因:該時期與男性的交往較多,需要撒謊的必要性亦增加。但在根本上,恐怕還是每月一定來月經,為了不使別人察覺而加以偽裝這一事實給予女性心理的極大影響所致。

隻要有月經,不管她們喜歡不喜歡,每月至少必須撒一次謊。甚至可以說,即便別人不問及,她們也會不由自主地予以隱瞞或者搪塞。

這種心理上的重負,似乎是毫無生理負擔的男性無法想象的,然而它卻作為一項義務重重地壓在女性身上。而且,這負擔不是由頭腦,而是由肉體直接承受著,因此影響力也就更大。隱瞞或者敷衍,大概是以基本習性的形態附著於女性之軀的吧。

所以,對於女性來說,她們並不是把撒謊作為一件特別鄭重其事的事情去幹的,而是生存過程中一種出於本能的必不可少的行為。

可以說,在撒謊方麵,與月經毫無關係的男性,要想與基於生理要求而日積月累地進行過撒謊訓練的女性爭一高下,那簡直就如同與風車搏鬥的堂·吉訶德一樣愚蠢荒謬。

(3)撒嬌”和“虛張聲勢”

今天的女人大都有自己的職業,這是與過去大不相同的。女人與男人並肩在社會上工作這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既然如此,男人與女人應該在行為上越來越趨向一致才對。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卻經常可以看到男人不具有而女人獨具的兩種行為,這就是“撒嬌”和“虛張聲勢”。

“撒嬌”反映了女性心理上的一種補償作用。女性企圖憑借自己特有的“魅力”,以彌補工作上的不足。“虛張聲勢”則是把自己偽裝起來,明明是這個樣子,卻表現出另外一種樣子。例如,有的女人本來很脆弱,但外表卻要給人以很剛強的形象;本來無理,但外表上卻表現出理直氣壯,這就容易給人一種錯覺。

“撒嬌”和“虛張聲勢”,是兩種強烈的對比行為方式,但其實質卻都是女性為了掩飾自己而采取的防禦措施。

如果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就會看到,“撒嬌”多半發生在與男人從事同樣工作,但其能力相對較差的女人身上;而“虛張聲勢”則多半表現在具備一定工作能力的女人身上。

“愛撒嬌”的女人等於在不知不覺中承認對自己缺乏自信,而“虛張聲勢”的女人,似乎是不肯承認自己沒有自信,但實際上還是沒有自信。

有這樣一件事情:一位有名望的女人在一次會議上發言,滔滔不絕他說了許久,坐在旁邊的一個男人提醒她,結果這位女人非常生氣,當場就指責這位男人瞧不起婦女。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虛張聲勢”,這也是許多女人慣用的伎倆。如果這個發言的女人是一位能力不高又沒有什麼社會名望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就可能不去”虛張聲勢”,而是撒起“嬌”來。她會忸怩作態地說:“我沒說多長時間的話嘛!”“你應該有耐心嘛!讓我再講一會兒嘛!”

無論是“撒嬌”還是“虛張聲勢”,在某種情況下確實會發生一定的功效。所以,男人遇到女人使用這兩種武器時,應該在心理上有所準備。

(3)談男人的夜生活常常口是心非

要女人來寫男人的夜生活,至少,要做到感同身受是很難辦到的事。要女人來談男人的夜生活,能夠不批判,還要表示讚賞,恐怕一定也會口是心非居多。講老實話,夜生活如果指是都會紅男綠女同歡,那麼男人的夜生活則比女性豐富一百倍,真夠教女人妒嫉又生氣的了!

當然,其中,最為生氣的人,自然是非老婆們莫屬吐羅。想來,作為男人,想要不上鉤也難!一般人,不僅女人,包括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在內,總是難免會詬病或撻伐某些男性夜生活的行徑和品味低俗。

不過,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實證明,種種被人批評的事仍然繼續不輟,自然有它的魅力。不僅女人換成男人說不定也會如法炮製,至於那些衛道士即使沒有去,也並不表示他們都不想去啊!

有一位女友,人在美國陪兒子讀書。就像所有的“內在美”一樣,難免對老公在台灣的行徑大不放心。但是,偏偏還要欲擒故縱,故作大方地建議老公,夜間無聊不妨到附近酒廊去喝一杯,順便找個妹妹聊聊天。

老公的回答,十分地幽默,也富含智慧。他說,上酒廊去花錢買這麼貴的酒請人喝,還要費盡心思想出酒廊小姐聽得懂的話,來說給她們聽,多累人呀!他才不去哩!

這話,聽在老婆耳裏十分中聽,讓她口服心服。還不斷傳頌友好,足見其言令人信服和舒心。隻是,是真是假,就沒人知曉了!其實,男人才不會像女人想的那麼笨哩!一回生,兩回熟。即使笨過,也會變得聰明起來。想要涉足夜生活,門檻豈能不精?男人才曉得他們要什麼哩,錢絕對不會白花的。

有回目睹幾個建設公司的老板去豪華酒廊,一個晚上下來,簽帳幾十萬。看起來他們似乎都像冤大頭,不過,想來他們卻都是各懷目的,各有算盤。

何況,放心啦!男人藉著名目花天酒地,即使並非出自必要,至少表示他們有這個癮癖。不是享受這個調調,也是在炫耀他們揮霍花耗的財力。大爺花得起錢,花錢本身對男人來說,就是一種莫大的樂趣啊!

曾經結識一位男子,人也不壞,滿熱心有趣的。家中有老母、老婆、孩子,正常無比。但是,不知何時此君染上了過夜生活的習氣。隻要有機會一定插上一腳不說,而且,一晚沒有個三、四攤,還不過癮。

幾年下來,酒色掏空了身子,不久前,硬是一命嗚呼了。花錢、傷身,說來既老套,又嫌說教,真令人掃興。而且,又沒有男人覺得中聽,因為,他們自己何嚐又會不明白這麼淺顯的道理呢?

女人是幻想家和感覺大師

(1)天性渴望得不到的東西

人的天性總是渴望得不到的東西。任何時間在任何地方都能到手的東西,總不及若即若離、難以獲得的東西更令人心癢難耐。愛情剛起步時,往往正需要用到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

不過我要先告訴你冉乃故事的快樂結局。他打電話給珍,留下這麼幾句話:“聽著,我知道我是你所遇到的最好的男人,如果你看不出這一點,好吧,那太不幸了。”然後他重新開始跟別人約會。他采用了一種比較輕鬆自然的態度,發現很多女人受他吸引,願意跟他談戀愛。一個月後,他上班時接到珍打來的電話。她告訴他,她再也受不了了,直到失去他,她才了解自己曾擁有什麼。她要回到他身邊,他告訴她,他得考慮考慮!他說:“見她自己作出這樣的結論,而我在外頭也混得很不錯,感覺真是棒透了。”一年後,我收到他們的喜貼。

我在教室裏掛了一句精彩的格言:“愛一個人就要給自由,如果他還回來,那就是天意。”如果你是個軟弱而依賴成性的男人,你必須學會表現得獨立而自信。開始時你或許隻是偽裝,但當你發現這麼做的效果,它就會成為你真實個性的一部分。你必須在擁有她或失去她的情況下,都照樣好端端地生活。

不論一個女人多麼成功、堅強和獨立,她都仍然要找一個她能尊敬、仰仗和佩服的男人。她在尋找有自信的男人的過程中,會考驗你容忍的極限。如果你隻為了怕失去她,肯作一切讓步的話,她就會盡情折磨你。當她發現你軟弱、缺乏新鮮感、倚賴成性、乏味之後,跟這個女人發展羅曼史的希望就破滅了。

黛博拉告訴我們,她對梅爾的浪漫情愫如何變成了友誼。”我在公司裏遇見梅爾,他的幽默感和獨立的個性立刻吸引了我。當時我才22歲,還住在家裏,梅爾卻擁有自己的公寓。我們感情的轉折點是當我有次為了完成一筆生意,出差兩周的時候。梅爾當著我的麵,表現得六神無主。他捶胸頓足地說,我很可能在外麵碰到別的男人。他也一再告訴我,少了我他什麼事也不能做。他求我去跟老板說我不能出差。突然之間,我隻覺得這個軟弱可悲的人,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此小題大作。我最後還是去了,他一天要打三通電話到我工作的地方,我回到旅館,他也至少有兩則留言。兩周結束,我簡直怕死了回家。我終於還是鼓起勇氣告訴他,我還不準備跟他建立嚴肅的感情關係。”

梅爾應該假裝,沒有黛博拉他也過得一樣好。如果他隻說:“我會很想你,不過兩星期一眨眼就過去了,你就又回到我的懷抱。”黛博拉就不會失去對他的敬意。他大可另外設法,找朋友一塊兒消磨時間。那麼他打電話給她時,就可以聊聊自己的活動。她見他沒有她在旁,反而玩得更愉快,多少會覺得有點妒嫉,這樣她一定會迫不及待想回到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