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這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娶了我!(1 / 3)

雖然住著小房子,拿著普通的薪水,但是比起8年前剛畢業時的一無所有,杜少良覺得自己現在已經算是成功人士了。當然,最讓他得意的是,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非常關心自己的老媽,有一個通情達理、溫柔可人的老婆。

1

周五的早上,殷小湘挺著大肚子在廚房裏忙前忙後,少良站在洗手間的鏡子前左右端詳自己,聽著廚房裏叮叮咣咣的聲音忍不住叫:“小湘,來不及就算了,我路上買著吃。”

小湘手忙腳亂地說:“好了好了,沒什麼了,能吃了能吃了。”廚房裏太小,鍋碗瓢盆亂七八糟,鍋裏煎著雞蛋,滋滋地響,小湘笨手笨腳地拿起水壺準備燒壺開水。

伴隨著小湘的驚呼,廚房裏傳來咣當一聲巨響。少良緊張地跑進廚房,隻見水壺倒在地上。

“小湘,沒事吧,燙著沒有?唉,廚房這麼小,你大著肚子轉身都不方便,都叫你不要弄早餐給我吃了,有時間你多睡一會兒。”

小湘剛要答話,雲姨熟門熟路地開門進來。看到廚房的景象,雲姨大驚失色,手指頭都要戳到少良的鼻子上了:“杜少良,你有沒有搞錯啊,小湘懷著孕,你居然叫她弄早餐給你吃?哎呀,小湘啊,你怎麼樣啊,傷到哪兒沒有?”

雲姨一邊說,一邊手腳麻利地收拾著廚房,還不忘數落少良:“早說過了,這種舊房子,光線又不好,地方又小。也不知道你們家是怎麼回事兒,買房子也不知道挑挑好的。現在可好,多一個人就轉不開身,小湘肚子越來越大了,這麼小的地方,多不安全。你怎麼當人家丈夫的呀,還眼看著就要當爸爸了。”

小湘對著少良吐吐舌頭,調皮地笑。少良頗不買賬地回敬雲姨:“我們家房子好著呢,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小是小了點,打掃衛生不費事,水電費都很省,我們隻有兩個人,不,三個人住嘛,哪裏小了?就您老一個星期來七天,您不嫌累我們還嫌累呢。”

雲姨轉過臉瞪著少良:“是不是我說一句你一定要頂一句?我來,那是我對你這個人不放心。我們小湘這些年跟著你沒少吃苦,我們娘家人照顧照顧,你還有意見怎麼的?有意見啊,我帶的這魚片粥不準你吃。”

少良翻著白眼:“誰要吃魚片粥,我老婆做的玉米粥不知道有多好吃。”說完,他吧嗒著嘴喝粥。小湘無可奈何地看著丈夫和雲姨對陣。

三下兩下吃完,少良提起公文包。小湘過去幫他整理領帶,情意綿綿地說:“路上開車小心,今天早,應該不會堵車,不要著急,安全第一。”

“嗯,知道了。你再睡會兒,晚點去上班。你是孕婦,上班晚點人家不會說什麼的。你不睡,我們的寶寶也要睡的。還有啊,乖乖吃飯,不要吃我剩下的那些。”

小湘幸福地看著老公:“好了好了,你知不知道你好唆的。就算我要吃你剩下的,雲姨也不準我吃的。”

雲姨手腳麻利地把少良吃剩的稀飯和饅頭倒進垃圾桶,還挑釁似的瞪了一眼站在門口的少良。

少良苦笑了一下:“還真是,隻要她在,我對你還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小湘偷笑著拍了少良一下。少良擁了擁小湘,對著小湘的肚子溫柔地說:“寶寶,爸爸上班去了,你要替爸爸好好照顧媽媽哦。”

看著少良走下窄窄的樓梯,小湘在後麵追著說:“別忘了,晚上給我爸餞行,記得把爸爸的生日禮物帶回來。他去香港兩個月呢,等回來再送該趕不上了正日子了,千萬別耽誤。”

少良的聲音從一樓飄上來:“好,知道了,你自己上班路上小心。下了班等我,我接你去。”

雲姨把帶來的早餐擺在桌上,她搖著頭,恨鐵不成鋼地說:“你啊,老公這麼要緊,自己不要緊麼?我告訴你,男人這種東西,你不能對他太好,你對他好了,他就上房揭瓦。你看,他現在把自己弄得跟個少爺似的,家裏都是你伺候他。吃個飯吧,還要你把筷子遞到手上,這都是你慣出來的壞毛病。”

小湘撇了撇嘴,不以為然:“他也沒那麼差吧,人家挺關心我的。”

雲姨有點不忿:“關心?他關心你,應該他做飯給你吃,他關心你就不應該讓你大著肚子還住在這種鬼地方。你看看,你們家樓道裏都沒有燈泡,我配過好幾個,每個都不超過一個禮拜就被人弄走了。小區裏麵到處停著亂七八糟的車,門口那路吧,一到下雨天就跟河似的,這季節又經常下雨。你住在這裏,要磕著碰著怎麼辦?”

小湘笑了:“哪有您說得那麼誇張嘛。我們這小區好啊,停車不要錢呢,隔壁那小區倒是新的,一個月停車費300塊。燈有沒有也不要緊,您說您張羅著配它幹嗎?我現在天天都帶一個微型電筒,我們家少良買的,人家想的還是很周到的,你要看到他的長處。”

雲姨用抹布擦著桌子,不屑地說:“什麼長處,他最大的長處就是會找老婆!”

小湘撲哧一聲笑了:“這話您說了一百八十遍了吧,這事我們家少良倒和您持同樣的觀點。”

雲姨恨恨地說:“笑吧,笑吧。現在把他慣到天上去了,將來有你哭的時候。”

小湘故意氣雲姨:“你說我就奇怪,少良上輩子肯定得罪你了。我們結婚有三年了吧,您就罵了他三年。小沫說得對,您就是我們家少良的天敵。”

雲姨“嘿”了一聲:“誰要罵他?我是為你好。他照顧不好你,我當然要罵他。我從小帶大的孩子,我都舍不得讓你動手幹活,他可倒好,一家人把你當丫頭使喚,我罵得還少了哪。”

小湘喝著魚片粥,說:“對對,罵得少了。您說您那麼討厭他,幹嗎又帶雙份的魚片粥?”

雲姨真有點不忿:“那也要人家領情呢。哼!”

忙了一會兒,雲姨又想起什麼來:“你媽說接你回家住去,他怎麼說?”

小湘有點不耐煩了:“好好的,回去幹嗎啊?我都沒跟他說。我挺好的,又不是不能動。這裏離我單位近,上班也不用轉車。”

雲姨露出一副不相信的表情來:“肯定是你婆婆那邊又說什麼話了,他才不肯的,你也不用替他打馬虎眼兒。你那婆婆,咳,我都不願意提她。你這麼老實,什麼都依著他們家,早晚你要吃虧的。”

小湘低下了頭,慢吞吞地說:“他也有他的難處。一大家子呢!”

雲姨有點惱火了:“他有他的難處,他怎麼不想想你也有你的難處?提起他們家那些破事兒,我就來火。你說說,哪有人家娶長房兒媳婦進門,酒席錢叫娘家出,禮金自己收著的?我就沒見過這種人家,你婆婆可算叫我開回眼。”

小湘趕緊解釋:“得,以前的事情了,總提做什麼?再說,他家當時給錢了,就是我們家張羅的而已。”

雲姨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你可真給你媽爭氣呢。瞧那時候把老太太氣的,嫁個女兒跟倒貼似的。”

小湘說:“說那麼難聽,您什麼時候添了我大姐的壞毛病了?”

雲姨歎口氣:“你也學學小瀟,她脾氣壞是壞點,可婆家人就是不敢惹她。”

小湘捂著嘴哧哧地笑:“不止婆家,是人就不敢惹她,要不怎麼我們家都一邊倒地同情梁文年呢?我媽老說,小梁啊,不容易啊。哈哈,哈哈!我們家少良被您罵得再鬱悶,隻要比比梁文年,他就覺得自己還是蠻幸福的。”

2

少良家在一個比較老的小區,小區裏隻有四五棟舊樓,道路狹窄,路邊停滿了車。少良提著公文包讓了幾輛自行車過去,才走到車的旁邊。少良看著自己的車很鬱悶,車被一輛私家車和一輛麵包車一前一後死死夾在中間。少良前後左右看了半天,才鑽進了車裏,發動了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車子開了出來。房子是少良和小湘結婚的時候買的二手房,離小湘單位隻有兩站路。當年買這房子,兩家發生了很大的矛盾。

當年,少良爸爸買斷工齡都已經十幾年了,一直都沒有再找工作。少良媽在縣裏小學當老師,家裏能掙幾個錢呢。那時候少蘭還在上學,弟弟少聰中學畢業就沒讀書了,好不容易少良爸托老朋友才把少聰安排進了縣電纜廠上班,可一個普通工人,也掙不了幾個錢。所以,少良媽認為拿3萬塊出來給少良買房,家裏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小湘家不一樣,小湘爸原來在機關工作,後來國企改製,小湘爸當上了領導,退休前還是市屬企業的副總。那幾年企業老總實行年薪製,小湘爸90年代就已經年薪20萬了。小湘媽也在福利待遇都很好的事業單位上班。姐姐小瀟在外貿集團工作,妹妹小沫在學校讀研。小湘家裏經濟情況比少良家好很多。可說到給女兒買婚房,殷家也隻肯出3萬。

少良爸媽很不忿,少良媽說,雖然都是3萬,對杜家來說,3萬是他們的全部家產;而對殷家來說,3萬不過是拔一根汗毛。小湘媽當年在親家見麵的飯桌上聽少良媽說這話,當場就反駁說:“3萬就是拔一根汗毛?你們家汗毛這麼貴?”

說起給小湘買房,不要說小湘爸媽,就是把小湘帶大的雲姨都不知道有多氣。想當年,小湘媽生了小湘,奶水不夠,小湘整天餓得哇哇哭。還是小湘的外婆找到了遠方親戚家的雲姨,雲姨剛生的女兒夭折了,奶水足,這才喂活了小湘,救了這個急。那時候,買奶粉也是很奢侈的事情,大多數沒有奶吃的孩子都吃米湯和麥乳精。小湘吃雲姨的奶一直吃到2歲,長得白白胖胖的。所以小湘和雲姨的這份母女情有時候比親母女還要親,雲姨見不得小湘受一丁點兒委屈。

本來小湘家給女兒準備的嫁妝是20萬,另外還陪送全部的家電和家具。小湘爸還說,如果他們要買房子,另外再支援錢。可小湘媽心眼兒多,聽說少良家是縣城的,家裏條件又那樣,她本來就有點不同意這婚事。後來見了少良,覺得他還算老實厚道,關鍵是對小湘好。小湘爸又說,別的都是假的,錢啊、家產啊都是身外物,隻要對女兒好,女兒才是真享福,小湘媽也就不反對了。不反對歸不反對,心眼兒還是要留一點的。

小湘媽一輩子和小湘爸家那些農村的、縣城的親戚鬥智鬥勇,可謂身經百戰,她太清楚這些小地方的人是什麼思維方式了。小湘爸是典型的第一代“鳳凰男”,提起當年那些糟心的事兒,小湘媽到現在還能向老頭子討伐半宿。所以,她絕對不能讓小湘重蹈覆轍。不過還算好,杜少良還不是純粹的“鳳凰男”,他好歹還是縣城出來的。

小湘媽就算有心理準備,也沒有想到少良家那麼摳門。她仔細琢磨過,少良爸爸是當過企業副廠長的,媽媽當小學老師,錢是不會有太多,可也絕對不止3萬。小湘媽當年跟小湘算一本賬,少良那時候都32歲了,23歲大學畢業他就出來工作,都8年了,少良不抽煙不喝酒,沒買過房子,就算他自己攢的老婆本也不止3萬啊。可見這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是對娶媳婦這件事情的態度問題。

但小湘媽也不當著少良的麵說破。有些事情,說破了顯得市儈,還傷感情。小湘媽就說,比著少良家的數也出3萬,其他的錢兩人貸款去。也別揀新的、大的房子買吧,能買多大就買多大。小湘媽跟雲姨兩個合計的好著呢:“錢在我們手上,仍然給小湘留著,就是不能現在就便宜了杜家。”

所以,兩家心眼兒鬥來鬥去的,最後他們就隻有6萬的首付。少良也有苦說不出,他一畢業就進了現在這家公司,靠著熬年頭熬資曆,8年沒跳槽,終於從小職員熬到了部門經理,他也不容易。這些年賺的錢,少良除了留點零花錢,其他的全部都給他媽存著。少良覺得父母操心受累一輩子,把自己和少蘭供了出來讀書。少聰又不爭氣,天天叫父母煩惱。他是家裏長子,對家裏有責任,應該幫父母分擔。少良媽拿了兒子的錢,每次都說給他存著,將來好成家立業。少良媽也真是這麼想的,可架不住家裏開銷大,每個月少良的錢也還是要派上用場。8年下來,她存了10萬塊,可少良媽不願意把這10萬塊都拿出來給兒子買房。一來家裏原本要留點錢,不能都掏空了,這錢少聰還要娶媳婦呢。少蘭結婚要陪嫁,也是一筆開銷。少良沒結婚,他的錢都交到家裏;結婚了,他的錢當然就交給自己的媳婦兒了。那以後,家裏就沒有這麼大筆的經濟來源了。

照著她的算法,給少良拿3萬房款,又格外拿5000塊出來辦酒席,這都已經超支了。酒席雖然是小湘家張羅的,但誰讓她們家堅持要在市裏辦酒席呢?在縣城,5000塊辦酒很風光了。所以,當時少良媽在辦酒的時候就盯住了紅包,保證自己家親戚的紅包一個也不落到殷家去。誰知道,為這麼個事情,兒媳婦小湘還跟少良鬧,說什麼娘家辦酒婆家收紅包不像話。少良媽現在想起來,還覺得自己挺有理,她又沒收殷家親戚的紅包。就這樣,收回來的紅包也沒有5000啊,這還虧本了呢。

說起這房子,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年買房的時候,小湘媽陪著小湘跑了很久,終於看中了小湘單位附近的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精裝修,新小區,環境好,總價也不過三十幾萬。小湘說一室一廳也太小了,小湘媽很有遠見地說:“我就照一室一廳給你找的,你就不能買兩居。你多一間房,能多好多事兒出來,以後你就知道了。”小湘覺得她媽是危言聳聽,也沒當回事兒。

少良媽也拉著少良滿世界看房子,就看中了現在這套,房齡已經有七八年了,小區有點亂,但有兩間房,麵積自然也比那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大,還是簡裝修,總價比小湘媽看中的那套低點。少良媽說這套好,有兩間房,將來有點什麼事兒也方便。

小湘媽對小湘說:“能有什麼事兒?你要買了這兩居,你們家就等著變成他們家的接待處吧。”小湘那時候根本不把老媽的話當回事兒,她還一心想當個讓婆婆滿意的孝順兒媳婦。婆婆也是為了他們小兩口好,況且當時看,這兩居是比那一居的劃算,到單位就遠一站路,價錢卻便宜不少。小湘自己也願意要這兩居,到底多一間房。

3

少良驅車上了內環高架橋,整個城市已經進入了上班早高峰,路上車來車往,擁堵不堪。路過公交車站時,看到成堆的等車人群,少良得意地笑了笑。每當這個時候,少良就覺得自己挺幸福的,應該知足。作為一個35歲的男人,他有房有車,在大公司上班,管著一幫手下,一年下來七七八八的也能賺十幾萬。比起8年前剛畢業那時候的一無所有,他覺得自己現在已經算是成功人士了。

這還不是少良最得意的。他最得意的就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非常關心自己的老媽,有一個非常通情達理、溫柔可人的老婆。少良覺得,一個男人,有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事業,還有什麼理由覺得自己不幸福呢?

說起來,少良和小湘還是相親認識的。少良研究生畢業,女朋友交過倆。本科的時候和一個同學談戀愛,兩個人處了快兩年,後來那個女孩出國了,兩人也就散了。研究生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師妹,也處了快大半年,後來師妹和少良的師兄好上了,他們倆又黃了。這麼一來二去的,少良的大好青春可就耽誤了。

一晃就晃到三十好幾了,少良媽急得整天托人給少良介紹女朋友。要說少良條件也不錯,周圍追他的女孩也不少,可不知道為什麼,少良總是碰不到自己滿意的。從少良的角度來說,他甚至都不認為自己的前兩段感情算是真正的感情。那時候太年輕了,所以,那兩段感情,他早就已經淡忘了。少良是家裏的老大,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很傳統。過了30歲之後,少良對感情的選擇就更加慎重。

少良和小湘認識緣於一次不成功的相親。本來相親的主角是少良和雲姨的一個遠方侄女。這女孩當年也30歲了,沒談過戀愛,女孩就托雲姨給她介紹一門親事。可巧,雲姨的小叔子李力明和少良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力明看少良年齡、家庭各方麵條件和那女孩都很般配,就做了這個媒。少良當時卻不過上司的情麵就去了。小湘剛好陪著那個女孩也去了。

相親的結果是,少良沒看上那個女孩,倒看上了一起去的小湘。雲姨對少良的那點成見就是這麼來的。她覺得少良和她那遠房侄女配對倒也馬馬虎虎了,他哪裏就配得上小湘?最可氣的是,少良非常幹脆地拒絕了那個姑娘,弄得姑娘很傷心,結果少良轉頭又盯著小湘追,雲姨覺得少良這人實在有點不厚道。他也太有心眼了,小湘的條件比她侄女不知道好到哪兒去了,這男人多有勢力眼啊。就衝這一點,小湘全家都站在雲姨這邊反對小湘和少良來往。用小瀟的話來說:“杜少良除了長得有點人緣外,其他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小湘立即反駁說:“人家是名校畢業。”小湘爸就說了:“名校畢業?他那個學校也能叫名校?現在滿大街都是本科生,碩士也不稀罕,你自己也是碩士呢。”小湘說:“你們這是唯學曆論,有能力的不靠學曆,碩士還是他的手下呢。”小湘爸說:“他三十好幾了,在這麼個小公司幹了8年,還上不上下不下的,就是能力有問題。真有能力,他為什麼不考公務員?為什麼不出國?為什麼不去北京、上海這些地方的外資公司?”

小湘說:“那他要出國了,去北京、上海的外企了,我還認識他是誰啊?再說了,真有本事的,誰死抱著公務員的飯碗不撒手啊?”小湘媽說:“就算這些你都不計較,他們家的家庭條件你也得考慮,那些電視劇你沒看過嗎?多少城市姑娘找了農村的孩子,都沒好結果。”小湘說:“他又不是農村的,他是縣城人,家裏也不是多差的吧?”雲姨就說:“就是縣城人才麻煩,農村人吧,還有個樸實的優點,這個縣城的人,沒有城裏人的能耐,倒有城裏人的脾氣,還不如徹頭徹尾就農村孩子呢。你看梁文年,農村孩子出身,好歹他還聽你姐的。這個杜少良,我看就未必,他那個爸媽是縣裏有名的難纏。”小湘說:“我跟他過一輩子,又不跟他爸媽過。”反正,不管家裏人怎麼說,小湘就是看上了少良。婚後,少良問小湘看上他什麼了,小湘歪著頭笑著說:“自己想去!”

但是,小湘再喜歡少良,兩個人結婚也經曆了一番波折。除了小湘家對少良家不滿意外,少良爸和小湘爸還有一個死結,到現在也解不開。原來,十幾年前,小湘爸在市裏一個局當副局長。國企改製的時候,小湘爸看自己也沒有轉正的機會了,不如到企業掙幾年錢退休呢,就自己申請去了市屬的企業,當上了企業的老總。少良爸當時是縣城裏一個工廠的副廠長,趕上市屬企業搞兼並,正好是少良他爸的那個廠子。少良爸在這個廠幹了一輩子,從技術員幹到副廠長,好歹也是個幹部。這麼一夜之間,廠裏的工人全部要買斷工齡回家,工人就不幹了。少良爸在廠裏德高望重,大家都對他比較服氣。於是,組織上做他的工作,叫他去安撫工人,讓工廠順利過渡。

但是,少良爸覺得,工人們在廠子裏幹了一輩子,現在一下子被工廠拋棄了,誰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人安排不好,少良爸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所以,少良爸就帶著自己手下的工人們到省裏去上訪了。上訪沒有結果,廠該兼並還是兼並,工人該回家還是回家。唯一不同的就是,少良爸原本可以在縣裏被安排一個單位,可這次事情是他挑的頭,於是就和工人落了個一樣的待遇,買斷工齡回家。所有的廠領導都被安排了去處,隻有少良爸一個人落了這麼個下場,少良爸氣得在家躺了小半年。從那時候開始,少良爸就一直病病歪歪的,到醫院看了多少次,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其實,他身體也沒什麼毛病,就是心裏一口氣順不過來。

當時,小湘爸是市屬企業的老總,負責兼並改製工作。他還以組織的名義,找少良爸談過一次話,少良爸就把這筆賬算到小湘爸的頭上了。其實,當時小湘爸也不過是按市裏要求做事,那時候他也不認識少良他爸呀。

過了十幾年,兩家倒成了親家。頭一回見麵的時候,少良爸一眼就認出了小湘她爸,這可是他這輩子最大的仇人啊。小湘爸是真沒認出少良爸來,畢竟少良爸隻是他工作中遇到的那麼多人中的一個。飯桌上,少良爸扭頭就走,少良怎麼拉都拉不回來。問了半天,他就一句話:“你問問她爸幹過什麼虧心事兒?這婚事,我杜家不同意。”

小湘爸一頭霧水,自問這輩子自己沒幹過什麼損人利己的事啊,他也想不起來少良爸是誰。小湘媽不幹了,這什麼話,你一縣城的窮小子找我們家閨女,我還沒說不樂意呢,你反說不同意了。這麼著,小湘媽也說:“這婚事我們殷家也不同意。”

少良和小湘可全傻了。

少良費了好大勁兒才問清楚怎麼回事,少良爸一聽說小湘爸說不認識自己,這給氣得,一下就躺到醫院去了。是啊,這件事情影響了自己後半輩子的生活,他做夢都對小湘爸咬牙切齒的,想起來就這兒疼那兒疼。可人家呢,根本連自己是誰都忘了,少良爸沒法不生氣。這麼一氣,就怎麼都不同意兩個人的婚事。知道了來龍去脈後,回想起當年的事情來,小湘爸還挺同情少良爸,覺得人家這麼大反應也可以理解,他反而不怎麼反對兩人的婚事了。

可小湘媽堅決反對。小湘媽很精明地說,這樣的婚姻基礎不好。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事。本來就有點門不當戶不對了,但少良這孩子不錯,也就將就。可是現在兩家有這麼大的過節,而且人家那邊對這事看得這麼重,都記了十幾年的仇,這還怎麼在一塊過日子啊?將來自己女兒要吃虧的。

父母怎麼想,也攔不住少良和小湘的感情深。兩個人一看雙方矛盾無法調和,幹脆來了個先斬後奏,把結婚證給領了。逼得雙方父母沒辦法,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所以,少良爸媽和小湘一直就難處,小湘爸開始的時候對少良還不錯,可家長裏短的,小湘少不了受了委屈就回娘家哭訴,小湘爸也有點火了,心想:“你對我有意見,怎麼欺負我女兒呢?”所以,慢慢地,小湘爸對少良也就不鹹不淡了。

還是小湘媽頭腦比較清醒,兩個人已經結婚了,既然木已成舟,總不能趕著叫女兒離婚吧。既然不離婚,那就得好好過日子,所以小湘媽對少良的態度倒變得親切自然了。當然,小湘媽時常會跟小湘爸說:“人和人相處有學問。反正,咱什麼時候都不能叫自己女兒吃了虧,這是原則。其他的小事,不用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