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係統式家庭療法對一個強迫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幹預
1997~1999年間,我們參加了連續三年的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項目。經中德專家的努力,德國的係統式家庭治療法(systemicfamilytherapy)得以“原汁原味”地移植到國內,在心理治療界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1]。經初步應用,我們對其有了較深的體會。有時一、二次巧妙的會談就能產生奇跡般的療效。以下簡要介紹該法的基本觀點和具體操作方法。
一、基本觀點
當前精神分析、行為治療、人本主義治療和係統式家庭治療已經成為國際心理治療界的四大流派。係統式家庭治療是以整體觀或係統觀看待個體的心理行為障礙的。該理論認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內在解釋,這個認識決定著個體一貫的行為模式,反過來也受自己行為效果的製約和影響;同時每個成員的內在解釋與外在行為也會在影響家庭其他成員的同時,反過來接受其他成員的影響。個體的正常行為或病態行為都是這種連環套式的循環反饋關係層層作用的結果,治療的要義在於通過引入新的觀點和做法,來改變與病態行為相互關聯的反饋環,著眼點在於改造家庭內各成員的相互作用模式,包括各個成員的內在解釋及行為模式、家庭意識形態。治療的具體步驟包括治療性會談和兩次會談之間的作業安排。在會談中醫生通過循環性提問、前饋性提問、差異性提問等來了解情況與傳遞信息。會談結束後,治療醫生要對會談作出總結,表明對家庭問題的看法與建議,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家庭去做。有時治療師會布置一些令人不解,違反常情的作業,這稱為“悖論處方”。如要求懷疑患癌的疑病症患者,當著家人的麵訴說自己患了癌症,並要表現出恐懼和焦慮,家人要同意病人的說法,家人可說“是呀,確實是患了癌症了,病得很重啊”。如果病人不能表現出恐懼和焦慮,家人要用小水槍或彈橡皮筋懲罰他(她)。對吵架的夫妻,要求他們定期主動吵架,或讓他們在四周之內,每個人記錄對方20條好的行為,等等。係統式家庭治療的對象一般是全家。每次會談持續1.5~2小時,整個療程1~10次[2]。為說明係統家庭治療的具體操作方法,特舉一實例。
二、對一個強迫症及其家庭的治療
主訴:K夫人近6個月來怕髒、頻繁洗澡、洗手,情緒煩躁,不敢做家務,家庭生活陷入混亂狀態。
TH(治療師):歡迎你們全家來,你們家誰最想來谘詢,誰第二,誰第三個想來谘詢?
D(女兒):我們全家都想來。
W(妻子):我最想來,病在我身上。
TH:你的情況我了解一點,王醫生說你總是洗澡,愛清潔。你丈夫認為這是個問題,是病嗎?
W:他覺著我沒太多問題,說我是思想問題,總說別洗了。
H(丈夫):她就是思想問題,搞得家裏沒法生活,哪兒也不敢動。女兒工作很忙,還得給她洗衣服,我管理著很多企業,老給我添亂。她老克服不了。
TH:(問女兒)你們家誰最先發現你媽媽有問題?
D:可能是我媽自己吧。
H:都看出來了,剛過春節她就開始了。
W:比那時候早,我沒告訴你們(笑),從去年12月搬房子的時候就開始了。
剛搬了房子我擦地板,總覺著擦不幹淨,沒完沒了地擦,又覺著身上也髒,衣服沾一點水就換,衣服換的沒有了就穿她爸爸的。後來覺著廁所也髒,大小便後沒完沒了地洗屁股。
TH:如果沒有症狀是0分,症狀最嚴重是10分,K先生,你女兒現在認為是多少分,你妻子認為是多少分,你認為是多少分?
H:妻子可能認為是8分,女兒認為是7分,我認為是7~8分。
D:我認為是8分。
W:我認為是8~9分。好多事你們都不知道。
TH:(對女兒)你們家作了些什麼事,來幫助你媽媽?
D:我幫我媽洗衣服,因為她不敢洗,怕洗起來沒完沒了。爸爸領她去某精神病院,醫生說是強迫症,給開了‘多慮平’,服藥後老睡覺,好象是更厲害了。
H:她求神拜佛,迷信,以為中了邪,還是不管用。
TH:你們家真是作了很大的努力,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這些事情。我倒覺得,雖然你媽媽有點麻煩,這對女兒倒是個鍛煉,她料理家務的機會多了。(對女兒)自從你媽媽有問題後,你爸爸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