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三竿,睡的太遲,自然起的也遲。
海上漂來的木桶,不經意間又勾起石笑玉對離開荒島,回到文明社會的思緒,以至於他一杯又一杯的喝了不少酒,最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
“喝酒最怕喝悶酒還真不是亂說啊!”石笑玉強忍著頭痛從床上爬了起來,收拾了一番亂糟糟的艙室,帶著幹糧和水向內島趕去。
他可沒忘島上還有活等著做呢。下雨耽誤了幾天,牆是壘了起來,可是瓦還影子都沒見到,“必須要抓緊時間啊!”
石笑玉計算了一下,如果順利的話,等他燒製出第一批瓦的時候,房子絕對幹透了,正好可以上瓦,銜接起來正好,不會浪費一點時間。
所以,他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壘一個燒製瓦片用的窯,然後準備好要燒製瓦坯。
燒製瓦片用的窯,石笑玉不打算壘的過大,過大了不好控製,島上除了沒有木柴在沒有其他燃料可供選擇。至於木炭,說實在的,燒製起來更麻煩,隻能以後有時間了再燒製。
建窯用不了太大的地方,在營地邊緣選個地方就可以。不過在建窯之前,石笑玉還有一項工作要做,那就是做個爐柵。
做爐柵主要是半封閉窯爐,讓窯爐可以保持高溫高熱。另一方麵,也可以讓窯爐內的瓦片受熱均勻,燒出的瓦片整體硬度一樣。
挖土,和泥,在一塊大石頭上鋪上一片大的樹葉後,把和好的泥團拍到了上麵。一邊往扁了拍,一邊往圓了團,要達到什麼效果呢?
石笑玉計劃要建的窯,直徑三十公分,高六十公分,爐壁厚十公分。那麼,爐柵怎麼的直徑也要大於三十公分。六十公分的爐高至少要摞個兩層,這樣爐柵也要有一定厚度,五公分厚是個合適的厚度。
最後,爐柵完成厚樣子就是,一個直徑三十公分,厚五公分,上麵布滿十九個圓孔的圓形泥盤。
還是老樣子,先曬幹。潮濕的泥盤一點磕碰也受不得,更不要說拿去壘窯爐了。石笑玉小心翼翼的將泥盤連帶石頭搬到了太陽地下。然後開始準備起其他工作。
燒製瓦片不難,就是麻煩,尤其是準備工作。不僅要準備土,還要準備第二天燒製的瓦坯,一環套一環,前一步工作沒準備好,後麵的工作絕對進行不下去。所以。趁著等待爐柵曬幹的時間,石笑玉開始準備做瓦坯用的土。
燒製瓦片的土要是黏土,這樣,小溪邊的土最合適。石笑玉也不想再做什麼對比了,就選擇溪邊的黏土作為燒製土。
用工兵鏟把土從溪邊挖下來,再裝到帆布水桶裏,石笑玉就像螞蟻搬家一樣把黏土一點一點運到營地。
由於是第一次,石笑玉沒有準備太多的土,反正離得的也不遠,隻要準備好當天做瓦坯的土就夠了,也不會耽誤時間。
而且,從溪邊挖的土也不是直接就和泥做瓦坯,還要做一番加工處理。沒有經過處理的黏土也不是不能做瓦坯,隻是沒有處理過的好用,做出來的質量不可靠。
首先還是篩選,也不是非要篩選出多麼細膩的土,隻是簡單的挑揀出裏麵的碎石子,爛樹枝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