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在民辦高校中一直處於非常薄弱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民辦高校尚處於初創期,其戰略的重點在進行規模擴張、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等領域。學生事務還處於從屬地位,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或無力進行長期的、係統的投資與建構。第二,民辦高校教師具有“非老即少”的特性,在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研究層麵存在著先天不足的現象。“老”者大都來自公辦學校退休教師或幹部,“公辦思維”“公辦經驗”“公辦行為模式”等問題普遍存在,進而影響到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的路徑和方向;“少”者乃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教師,由於其教育經曆和學術底蘊的問題,導致在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研究方麵同樣存在著“公辦”思維慣性,他們更樂於用所經曆和感知到的“公辦經驗”來處理眼前的問題。一老一少的組合,致使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模仿、移植、克隆的取向和階段上,其水平和質量不高也就不難理解了。第三,民辦高等教育和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研究一樣有其特殊性,目前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基礎較差、學科支撐不足、積累不夠、學術人才匱乏等方麵。
盡管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卻顯得很重要。從需要角度而言,當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現實遭遇的問題需要理論研究做出回應;從辦學主體角度而言,辦學實效與成本的考量需要厘清各種關係與人力資源配置,學生事務管理是重要的範疇,因而通過理論研究提供支持顯得重要而迫切;從學生及學生事務管理角度而言,民辦高校發展過程中通過解決各種現實問題,逐步規範和提升效能,也能帶動研究的發展。總之,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研究是民辦高校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基於上述認識,筆者試圖利用自己在公辦學校、民辦高校從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各10餘年的經驗積累,嚐試對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進行初步的專業研究。拙著共6章,第一章討論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基本問題;第二章探討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基礎與理念;第三章對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進行比較研究;第四章梳理我國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曆史與現狀;第五章探索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發展選擇;第六章討論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係統化改革問題。以上各章既相對獨立,又有邏輯遞進關係,對目前民辦高等學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的若幹重大問題均有所關注,提出了相應的學術見解。
曆時一年的思考和寫作,所能帶給讀者的依然是隻言片語,難成係統的學理表達,疏漏和錯誤在所難免。期望拙著能成為學術批評的標靶,拋磚引玉,從而推動民辦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研究的演進。倘能如此,甚感欣慰。
王昆來
2012年4月5日
於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德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