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黃巾起義(1 / 2)

中國的曆史舞台向來都是變換莫測的,從夏、商、周(包括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到我們的主要討論地區—三國時期(魏、蜀、吳)再到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的宋、齊、梁、陳)、(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其中沒有一個朝代可以延續幾千年屹立不倒!小沈陽要問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人活著還得死呢,更別說一個朝代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當然,大家也應該注意到了,我沒說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我們都是祖國的鮮花和綠葉,還在祖國的懷抱裏一把屎一把尿的茁壯成長,所以呢,這個我也不好明說,你們懂得哈!

接下來步入正題,咱們說說這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著名起義事件——“黃巾起義”。

公元184年,由於當時政治腐敗,外戚、宦官專權,所謂外戚,就是皇親國戚,比如說皇帝的小舅子啦,皇後的娘家人啦,某位王爺的私生子啦,又或者是哪位咖妃娘娘的閨蜜啦等等。宦官呢是以“十常侍”為首,他們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其中這個張讓還被漢靈帝尊稱為阿夫。可想而知在當時這十個人是有多囂張。他們這些人權傾朝野,勾結佞臣,貪贓枉法是無惡不作,攪的朝廷裏是烏煙瘴氣,人心不穩,漢朝天下烽煙四起民不聊生!又逢徭役加重賦稅不減、戰爭頻發等情況的發生,再加上老天爺也不給靈帝麵子長期的幹旱導致糧食顆粒無收,東漢政權搖搖欲墜,社會危機也日益加重。於是我們廣大勞苦人民的心情就不美麗了,嗬嗬噠,別特娘的欺人太甚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大家是人人八塊而腹肌的勞動人民呢?這個時候天下人心裏都開始心生怨恨了,注意,我說的是心生怨恨,我沒說要揭竿而起,因為這個揭竿而起他需要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黃巾起義的始作俑者——張角。要不說這人哪他就得生得其時,死得其所呢,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一位仁兄出現了,姓張名角,就是在這位老炮兒的帶領下,大家一致認同得對當時的東漢政府實施一次暴力行動,滅了它,翻身農奴把歌唱。(具體情節大家自己腦補哈),於是在公元184年也就是漢靈帝中平元年三月十五日(個人懷疑如今的3.15打假可能就是效仿這個日期的),各地起義軍同時扛起替天行道的大旗,討伐****,又因人人戴黃色頭巾為標誌,所以人稱:“蛾賊”又稱“黃巾軍”!

同時呢,我們不得不著重介紹一下這個張角先生了,這兄弟是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放在今天,那就是個傳銷界的CEO啊,什麼李****劉一手,在他麵前都是渣渣。張角,河北巨鹿人氏,據說偶然的一天得到了一本天書名叫《太平經》,從此逢人便說自己是“大賢良師”,據《後漢書》和《三國誌》記載,這位仁兄主張的是人人平等,反對壓榨和剝削;信奉的是“黃老道”,據說能用聖水靈符治好一切疑難雜症等等(是不是吹牛也不知道,畢竟咱也沒機會去考證一下),老百姓呢當時也沒有醫療保障,上過大學的也沒幾個,時間長了也就信以為真了。厲害就厲害在這兒了,這是個宗教色彩極為濃重的東西,也就這位跳大神的神棍能想出這麼個辦法,以宗教名義的宣傳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盡管說的神乎其神,但在當時那個都信奉神靈的時代,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可想而知,這個東西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力,而這位仁兄是有多可怕?同時,這哥們兒在籠絡人心的工作之餘還一心二用了一下,他又派出了八個親信弟子下山,以“善道”為基礎去教化天下人,要不說這八位仁兄也沒給大哥丟臉,也不知道是通過吃喝嫖賭抽還是坑蒙拐騙偷的方式,反正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就為他招攬了十萬餘人,更厲害的是他還通過了軍事化的管理方式來控製這些人,將這些人分到了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個州,每個州各分成大小方的形式,這個方呢就相當於今天的軍師旅團等劃分,每個大方有一萬餘人,小方至少也有七八千餘人,打理的是井井有條一絲不苟,團夥成員遍布天下八大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萬人是個什麼概念,常言道,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你,你再想想這是十萬人,別說吐沫了,一人一口氣都能吹死你,可想而知,這是個什麼樣的龐大群體,而當時就是這位仁兄擁有著將近十個師的兵力!於是這位自稱“天公將軍”的張角帶著倆愣頭青—“地公將軍”張寶和“人公將軍”張梁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開始了浩浩蕩蕩的起義之路。他們殺貪官,滅強權,攻城略地,聲勢震天,好不威風!但是他們卻忘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那就是他們人數再多也畢竟是雜牌軍,沒有專業的訓練更沒有嚴密的軍事部署,怎能是強大的東漢王朝的對手呢?瘦死的駱駝它也比你張角大啊。終於,漢靈帝也心情不美麗了,心想,咦,你弄啥嘞?差不多得瑟得瑟就行了,咋還沒完沒了了,你這是在跟我搞事情哦,那別怪我不給你留麵子咯。於是這位真正的黑社會大哥大筆一揮,聖旨一下,調動天下兵馬圍剿張老大,這下攤上事兒了吧?尷尬不?認命吧大兄弟,老話說得好,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最終,在將近一年的反抗戰爭中,在統治者重兵圍剿的壓力下,這些起義軍由於缺乏戰略部署以及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下,節節敗退,起義同年就被鎮壓,起義軍軍長張角重病而死,倆傻兄弟也隨後戰死疆場一命嗚呼,黃巾軍四下逃散,全麵潰敗!有的洗掉紋身做了安安分分的農民,幹起了老本行,有的呢拉攏人心占山為王繼續與朝廷撓癢癢,也掀不起什麼驚濤駭浪。但是就是因為這次起義,卻無形中造就了很多的民間組織,不是起義軍而是各地豪強地主,他們為了響應政府打壓起義軍,紛紛自掏腰包招兵買馬,名為為國除賊,實為擴招勢力,就是這個情況之下,朝廷內宦官不長記性繼續危害朝綱,朝廷外這些地主強紳相互爭權割地稱王,同時就產生了一種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沒得吃就吃點泥巴的場景!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湧現出了那麼幾個人,他們的出現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漢朝以後的曆史,此為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