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4章 騎馬和步行(1 / 1)

《呂氏秋·盡數》明確提出了“動形”的主張,並精辟地闡明了運動健身的道理,書中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而氣鬱。”運動能夠保持人體精氣流行不鬱,促進人體的生命活動。

毛澤東認為,對他自己來說,最好的運動就是騎馬和步行。

抗日戰爭時期,有一位愛國華僑贈送中共領袖們兩輛小轎車。

大家都認為,首先應給毛主席一輛,因為他是全黨的最高領袖,公務最忙。對這兩輛小轎車如何分配,毛澤東提出:“一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二是照顧年紀較大的同誌。”結果,按他的原則,一輛分給主管軍事的朱德同誌使用,一輛分給了“五老”,即徐特立、董必武、謝覺哉、林伯渠、吳玉章使用。

有一次,毛澤東從棗園開會回來的途中,馬受驚,他的左腕摔傷了。朱德和“五老”都提出讓車,把車子也開到了毛澤東跟前,但是,他硬把他們“攆”回去了。

毛澤東到大砭溝口中央禮堂作報告時,小車開到了麵前,他仍不坐,說:“胳膊有傷不耽誤兩條腿走路嘛!”

他堅持要步行去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