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顯神威(3 / 3)

拖雷見及忙勸解道:“且慢,二位……均是高人,又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倘若傷了和氣,其不大煞風景。不如大家喝一杯,待到日後殺那女真之時,再是一比高下,如何?”

“非也,非也……王爺,今日諸位群豪歡聚一堂,如若有蕭先生與咯巴大師切磋一下,讓我等諸人能見識到絕代高人的出手風範,豈不快慰,順便也好增長一些武學心得,日後縱是對付那女真人恐也大有益處”此時楊妙真又是嫣然一笑道,繼而轉頭又對諸人撒嬌道:“大夥說……是嗎“?

眾人互想望望,實是不知怎生回答,應是之人不過三三兩兩。好你個楊妙真,適才我留手放你,怎料你此時竟是恩將仇報,簡直就是惟恐不亂,真乃蛇蠍女子。日後切記不要落在我手中,不然……哼……哼。拖雷聞之,大皺濃眉,瞧了瞧楊妙真,見她神色自若,不由一陣心煩。

咯巴大師見拖雷沉思不語,知他不虞,沉聲道:“王爺莫急,老衲與蕭施主不過切磋而已,斷然不會傷了和氣,敬請王爺放心便是。”拖雷瞧著事已至此,迫於無奈也隻得應允。隻是心不尋思:那楊妙真不曉為何,屢次針對蕭先生,此事背後恐有玄機,事後須得暗查一下,方可安心。

這時咯巴大師又道:“蕭施主,你我二人不如出外比試,如何?”蕭楓拱拳答道:“甚好,理應如此……請!說完右手前迎,往帳外而出。

月漫漫,若是知道有此捷徑,怎不來搶。是以此事切記不可外泄。”真人再次囑咐,蕭楓聽了點了點頭。接著從懷裏掏出那兩部仙決密典遞到真人麵前,說道:“師傅,這兩部仙訣密典弟子已然熟記於心。不如讓師傅處置怎樣”?

真人隻是接過一部仙訣,微笑道:“這部《北鬥七星訣》乃是重陽祖師的手跡,自由為師保管。但那部《太陰悟真篇》卻是黃裳前輩的修煉心得,還是給你保管較好”。蕭楓無奈,隻得重又把《太陰悟真篇》放入懷中。

真人忽然極為嚴肅的說道:“我此次前來,主要是為了讓你去辦一件大事,隻是不知你是不願意”?

蕭楓回道:“甚麼大事,要師傅親自來說?隻要弟子能夠辦到,必定竭盡所能,全力已赴”。蕭楓的這一番言語,在真人聽來極為欣慰無比。

原來前些時日,終南山上忽然有蒙古使者造訪。並傳來蒙古新任大汗窩闊台的諭旨說道,蒙古大軍予要征代金國。隻是金室立祚百有餘年,基礎深厚,國內武道高手甚多,在以往兩軍對壘之時,每多刺殺蒙古領軍將佐,以使兵無將領,帥無將用,貽患戰機,屢遭敗績。是以此次,大汗征召蒙古所轄境內各門各派武林名宿,綠林好漢前往助陣。

再加上蒙古開國太祖成吉思汗陛下生前極為推崇長春真人丘處機,並尊稱這“仙師”,他的皇子們自也知曉。因此在這兩國傾國之戰時,四皇子拖雷首先想到的就是請出真人助陣,以為奧援。

此事傳來,在重陽宮內引起一陣軒然大波。要知這終南山重陽宮是修真界的第一大門派,而修真界又向來有一個不定而約的俗規,那便是修真之人切不可介入俗世恩怨。何況現在是要他們參與這朝代更迭,兩國交兵,自當是萬萬不允。

可若是托故不去,實是有負太祖陛下之前的恩遇,又怕當今大汗羞惱之下,遷怒於遍布天下的傳教弟子。七位真人在焦頭爛額之下,記起了蕭楓。

究其原由,是蕭楓入門之日較短,在山上半年又是養傷之日較多,拜師之後沒多久就到那“活死人墓”裏靜修。別說外人不識,就是山上弟子也是認之不多。

最為主要的是蕭楓修真境界之高幾欲並肩與七位真人,而本門的武學招式卻是一點也不會,倒也不忌會被會看出。隻是需他改頭換麵,身著俗裝,除了可讓那蒙古人知曉以外,別人若是疑起,定要矢口否認。

說到這,長春真人目露歉疚,望著蕭楓道:“委屈你了,讓你如此遭罪,為師甚感不忍”。

那知蕭楓卻是哈哈大笑,極是興奮道:“殺金人啊,怎可少了我?師傅放心,弟子定然完成任務。嗬嗬……為大宋子民付個公道”。他雖自小流浪金人統治區,可是對與自己原本的民族卻是緊記於心,片刻都未忘懷。況且在長安城內生活的那段時日,對於金兵的殘暴和囂張委實也心下懷恨,眼下既有這等機會,焉能不願。

真人聽了蕭楓的話後頓時放下心中大石,轉憂為喜。起初真人尚怕蕭楓有甚想法眼下如此豈不皆大歡喜。

這時,二人邊說邊行,不覺中已是到了一處山坡。山坡旁怪石嶙峋,雜草橫生,山風微一輕送,便是呼嘯掠過,可見其勢已然極高。而在山坡旁的一處陡崖上竟有一件茅屋,茅屋兩房橫排,牆壁俱是用大石堆砌,屋頂倒是茅草鋪蓋,在此陡峭山坡上突兀的出現這麼一件茅屋,著實今蕭楓訝異。

真人指著這件茅屋說道:“楓兒,你還不能隨我回山。隻能在這山間茅屋將就一宿,以防山上識人太多。”說到這,真人神色間盡現緬懷之容,又道:“這件茅屋是昔日重陽祖師初來終南時所蓋,在此寄情山水,神遊天地。待祖師羽化飛升後,為師不忍就此破落,是以修葺了一下,平時也常派小童過來打掃,倒也幹淨。想來也不會為難了你。明日一早為師前來送你,順便準備好你的持囊”。

“是,弟子謹遵師傅吩咐”蕭楓恭謹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