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元代詩人 第一章 耶律楚材
(1190~1244)元代政治家、作家。字晉卿。契丹族人。遼東丹王突欲八世孫,金尚書右丞耶律履的兒子。他少年時博覽群書,留心佛道,兼通天文、地理、曆法,下筆為文如宿構。金朝貞□初年(1213),任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成吉思□入燕京,聞其名而召用,並十分親信。太宗(窩闊台□)任用他為中書令。耶律楚材先後做了30多年的官。當時有人勸太宗殺掉漢人,空出土地作為牧場,因耶律楚材勸阻未成。他一生為蒙古建國出謀劃策,功勳卓著。
耶律楚材本遼國後代而曆仕金、元,處境十分複雜。他的詩"我本嗜疏懶,富貴如桎梏","而今躍入驚人浪,珍重風濤過禹門",表現了進退兩難的矛盾心情。他隨成吉思□征行 6萬多裏,對邊疆塞外的風土人情、山川景物比較熟悉,詩歌中對這方麵內容的描寫頗生動而真實。耶律楚材描寫邊疆人民生活的詩以《西域河中十詠》最為人稱道。作者就親身見聞感受寫出,筆觸清新,輕鬆優美,一幅幅少數民族的生活畫麵,展現在人們的麵前:"蒲萄垂馬乳,杷欖燦牛酥。釀春無輸課,耕田不納租。"他對邊疆人民生活困苦,也十分關注,這在他的《贈東平主事王玉》、《送燕京高慶民行》、《送德潤南行》等詩中都有所流露。此外,他從征西域,回來後所著《西遊錄》,分上、下兩部分,其上部以流暢自然的文筆,點出所曆西域各地特色,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西域風光人情,亦頗可觀。
耶律楚材的作品有《湛然居士集》14卷。散文存世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