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八月初十,夜。
今夜無月,不見星辰,天空陰雲密布,黑漆漆地籠罩四野。
北風起,草原上的草已經開始枯黃,隨著風吹起起伏伏,總有一些折斷了枯黃的枝幹再也站不起來。低矮的榆樹已經見不到幾片葉子,光禿禿的枝丫在風中搖曳,偶爾一片葉子離開了枝頭被風吹著盤旋飄舞,不忍離去。
馬邑城,唐軍大營,大旗在風中嘩嘩響著,破敗的營房被大風一吹,搖搖晃晃,似乎隨時都會倒下。
軍士們已經入睡,有時候睡覺也是一種不錯的保持體力的好辦法,減少消耗,保存體力,似乎還聽說能節約糧食。
值夜的軍士在寒風中哆嗦著,麵有菜色,抱著馬槊,盡力站直身子。可惜的是肚子不爭氣地咕咕叫喚,晚飯那點兒沒有油水的飯食不頂事啊,要是能來塊羊肉,再喝一口小酒該多好。
想著想著,就有口水不爭氣地流淌。
有腳步聲,作為一個大唐軍人時刻保持警惕,軍士握緊馬槊盯著來人的方向。
來人走近了,軍士趕緊行禮:“見過大總管。”
來人是個花甲之年的老將軍,花白的頭發梳得服服帖帖,一絲不苟,挽著一個道髻用一根木簪簪好。身材高大挺拔,麵容清瘦,眼神銳利,身上穿著亮晃晃的明光鎧,束甲的絲絛係的一絲不苟中規中矩。邁著堅定的步伐,巡視著他的領地。
老將軍正是大唐一代軍神,兵部尚書、領定襄道行軍總管節製各路兵馬抵禦突厥的大將軍李靖。
大唐今年可謂是內憂外患,關中蝗災造成幾十個縣赤地千裏,顆粒無收。朝廷忙於征集物資四處救災,戶部的人忙的焦頭爛額。經過多年戰亂,流離失所的人們才剛剛穩定不久,沒有多少積餘。據說連長孫皇後都下令縮減內宮使用,省出錢糧支援災民。老李陛下咬牙切齒生吞蝗蟲,祈求上蒼放過他的天下子民。
北方的突厥可汗頡利也趁機興風作浪,領兵寇邊,襲擾邊民。企圖借蝗災時機再來一次渭水之盟,從大唐身上割下一塊肥肉。
主辱臣死,大唐眾將群情激奮,摩拳擦掌紛紛請戰,要馬踏陰山,生擒頡利,把這隻肥大的蝗蟲獻俘太廟。
可是一場大戰需要消耗的物資是何等的龐大,漢武當年可是傾盡全國之力才支持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缺少糧食,缺少藥品,缺少禦寒的衣物,將士們食不果腹,士氣低迷。
李靖身負重任,既要思索一個擊破突厥的妙計,又要操勞三軍的衣食住行,愁的是夜不能寐,寢食難安,最後的幾根黑頭發也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