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遍布全球的沃爾瑪(1)(1 / 3)

首戰美洲市場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來自海外的競爭者相繼加入到美國零售業的競爭行列中,他們都有非常精細的計劃。對於那些來自德國、荷蘭和法國的競爭對手,山姆·沃爾頓格外留意。他甚至想到,用不了多久,日本也會有競爭者蜂擁到這裏。在這種情形下,山姆·沃爾頓不得不為沃爾瑪公司將來的地位和發展方向進行考慮,他不知道沃爾瑪公司如果繼續隻是在美國市場上發展,還能否真正保持領先的地位。於是,他又開始製訂了一個神話般的計劃,即在不遠的將來要將沃爾瑪發展成為一家具有國際性的大公司。

為了使這一計劃盡快得到實現,山姆·沃爾頓在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國際部門。1991年,沃爾瑪把批發俱樂部開到了墨西哥,由此,沃爾瑪開始進入墨西哥市場,實現了沃爾瑪在海外的首席擴張。

在國內,折價零售業的競爭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沃爾瑪的競爭對手也開始重視顧客,為顧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而且結賬速度更快,商店內也布置得更加整潔,陳列更加得當。這樣一來,沃爾瑪公司在對顧客服務方麵不得不更加完善。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尋找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很快,他們就發現,所有的競爭對手都不可能以沃爾瑪公司的效率來經營如此大數量的商品,他們根本不可能使成本結構降低到沃爾瑪的水準,而且他們在運輸和庫存管理方麵也不如沃爾瑪有效率。但是,沃爾瑪在國外的發展卻不如國內那麼容易,沃爾瑪總部派到墨西哥的分店經理對當地的消費者根本不了解,所以他們必須聽取當地同事的意見。在經營和管理上更加適合墨西哥當地特色,使沃爾瑪在墨西哥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到2009年5月,在墨西哥這一地區,沃爾瑪已經有1023家商店了。

正如購物廣場和食品成為力量強大的成長動力一樣,國際發展計劃也促進了公司的成長。羅伯森在接班後,依舊將這一計劃作為公司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他和新成立的團隊將未來的目標放在了海外市場,但是,實現海外擴張的計劃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陌生的語言就是一大障礙,此外還有當地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管理物流業務等,這些因素不得不考慮。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彙率不穩、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等一係列問題。或許有些問題就連沃爾瑪也招架不住,但是,不管有多麼艱難,沃爾瑪公司都會想盡辦法去克服,不會輕易地放棄海外遍地的商機。

20世紀90年代,除了麥當勞、肯德基等幾家少數的快餐連鎖店之外,幾乎沒有一家美國的零售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所以,保持樂觀態度的沃爾瑪決定做一個領頭軍,盡快地搶占一個穩固的據點,以便掌握競爭優勢。

羅伯森將公司的首席技術官馬丁指派為第一任負責國際計劃的領導,這時沃爾瑪隻有墨西哥一家國際連鎖店。

通過對國際市場以及未來發展的分析,馬丁決定首先從北美洲入手,成為北美洲最大的零售企業。然後,向德國、英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發展。這樣做的原因是,這些地方人口較多,而且大多都是各個州的有利據點。在經過羅伯森等管理高層的商議後,一致同意馬丁的計劃。於是,馬丁開始陸續實施了他的地域擴展計劃。

1994年,沃爾瑪闖入了加拿大市場,這次,沃爾瑪采取的策略是整體收購。這一年,加拿大的Woolco公司因為高成本、低生產效率,陷入了破產的邊緣,利用這個機會,沃爾瑪將這個公司收購了。

雙方收購協議剛剛簽訂,沃爾瑪就趕緊組成了一個工作隊趕赴加拿大,對Woolco公司的員工進行培訓,以便他們盡早地接受沃爾瑪的經營理念,特別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宗旨。除此之外,沃爾瑪還將他們在美國經營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運用到經營加拿大的商店中,比如貨品眾多、客戶服務出眾、失竊率和員工獎勵掛鉤等。沃爾瑪以極快的速度使得Woolco公司所有的商店在短時間內都達到了經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