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戰後處置得當。草原不是中原,大漠不是內地。在這裏作戰,戰線往往拉得很長,補給殊為不便。有時候出去作戰,一待一兩個月,跑上幾千裏,這是常有的事。那麼後勤供給怎麼辦?靠馬拉人抬,顯然不合時宜,因此,隻能是就食於敵。不論是戰馬、兵器、弓孥還是肉幹糧食,甚至是士兵,都要靠在戰鬥中就地解決。這就叫以敵養我,以我滅敵。以後你帶兵多了,更要注意。有時候打仗,打得不是士兵,不是主將,而是後勤供給。誰供給充足,誰就能堅持到最後,甚至拖也能拖死他們。”
“多謝各位長官謬讚。馬騰年幼無知,還請多多指教。此番外出哨探,幸賴各位長官信任,將士用命,方得湊其奇功。每戰之後,馬騰往往輾轉反側,考慮其中得失。第一戰,我等得天時地利之便,我軍兵力又多於敵軍,故爾穩操勝券;第三戰,敵軍從人數上講,雖遠遠多於我軍,但我軍勝在天時地利人和。唯獨第二戰,勝得有點僥幸,敵軍敗就敗在輕敵上。每每想到此節,馬騰往往顫悔不已。”事情確實如此。第二次戰鬥結束後,馬騰有時候想,如果當時敵軍謹慎一些,萬一不入山穀,又當如何?
單於昱昌哈哈一笑,說道:“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敵軍若不輕敵,我軍不會取得如此完勝。但敵軍經長城外一戰,輕敵是必然的,他們的命運在你們戰鬥之前已經決定,你不必擔憂。再說,行軍作戰,哪裏有什麼十成十的把握?有個六七成就不錯了!若想等到有十成的把握再戰,時機已過,將會又有新的變數。到那時,你如何再等?更何況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該冒的險還是要冒。但冒險不等於是莽撞,其中還要細細思量才是。”尉丞、司馬也隨聲附和一番。
單於昱昌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此番出征,你等戰功頗大。我且與眾官商議一下,上表為你們請功。前日,郡裏派來五千人馬,作為增援。我意從整個居延現有人馬當中,選出兩千五百精騎,加上你的一曲人馬,作為一部,我任你為軍司馬,統率此部。部下六曲,行軍司馬、各曲軍侯及各屯長人選由你擬出,報司馬後議定。”
“多謝都尉大人!馬騰定然赴湯蹈火,不負有望!”馬騰躬身一禮。
“步度根一部經此一役,已基本被你打殘。這段時間估計在等待其他二部救援。時間還有,給你三天時間整軍,三日後再行出發。希望你這次再打幾個精彩之仗,起碼在這個冬天讓他們不敢犯邊。另外,我那兩個兒子昃景、昃晷,已從軍多年,女兒紜霏身手也不錯。他們都想參加這次征戰,我想讓他們出去曆練曆練。至於今晚,我將在家中設宴,宴請你們一眾人等,慶賀這次取得大捷。尉丞、司馬作陪。”單於昱昌高興地說。
“得令。謝都尉!”馬騰行了一禮,轉身走出都尉府,向營地走去。
回到營地,馬騰即召集錢豐及各屯長,告知都尉的決定,並商議各部長官,擬出了初步人選:
軍司馬:馬騰
行軍司馬:錢豐
第一曲
軍侯:馬騰(自領第一曲)
屯長:杜世春、陳樹同、李東堂、尚玉昌、黃繼東
第二曲
軍侯:單於昃央
屯長:單於昃央(自領第一屯)、單於昃景、單於昃晷、單於紜霏、李存鬆
第三曲
軍侯:劉天保
屯長:劉天保(自領第一屯)、劉坤佑、劉天和、李希俊、林延華
第四曲
軍侯:萬欽仁
屯長:萬欽仁(自領第一屯)、萬欽義、萬欽禮、萬欽智、萬欽信
第五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