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藏後弘期佛教
自從藏王朗達瑪於841年滅法以後,經過一百多年,衛藏等地都沒有出家的僧伽。到宋代初年,才有盧梅等往西康學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揚佛教。此後直到現在約一千年,西藏佛教從未中斷。這一期的佛教,對前弘期而言,名為"西藏後弘期佛教"。
朗達瑪滅法以後,佛教什幺時候才由西康複傳到西藏,各書記載互有不同。布敦《佛教史》上說:衛藏佛教毀滅經七十年,後有盧梅等十人重建佛教。十人到西藏時,有一七十六歲老婦說,她六歲時曾見過僧人。就依這個傳說,布敦說西藏佛教中斷了七十年。《布敦史》又說:有人說中斷了一百零八年(似即指內巴班枳達所說)。
《青史》引內巴班枳達名稱願戒說:從841年後百零八年沒有佛教,至百零九年才又有佛教。但《青史》又說:841年滅法後百零九年,是指盧梅等在西藏初建拉摩惹結寺的一年,不是指佛教最初複傳到西藏的一年。並且引盧梅的弟子跋希的文章說,大善知識盧梅慧戒同鬆巴智能,先想在隴穴金比隴建寺沒有成功,後來在841年才建拉摩惹結寺,證明盧梅等由康返藏在建拉摩惹結寺之前。又引種敦巴說,841年滅法後七十八年佛法複興,其後六十五年阿底峽尊者到藏,並且以此說為正確。阿底峽尊者到藏阿裏是1042年,逆推其前65年應是978年。《青史》以滅法之年為901年,所以說相距七十八年(901年滅法之說不合理,已如"西藏前弘期佛教"中所說)。又《青史》記賈拉康的曆史時說,拏曩金剛自在......976年生,三歲時(978)律教由西康傳到西藏。......三十七歲(1012年)建賈魯雷寺。拏曩金剛建賈寺後,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共四百六十五年,代代相承,記載詳明,最為可信(《青史》第11頁下-13頁),所以後弘期的開始,可定為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距唐武宗會昌元年(841)朗達瑪滅法,為一百三十七年]。盧梅等回藏建立僧團時,正值俄達墀巴在位。由朗達瑪的兒子母堅到俄達墀巴,一共經曆了七個王,時間僅僅一百三十七年,並不算長。因西藏滅法後,地方混亂,沒有正確的曆史記載可以依憑,所以對於這一段時期的長短,各種史書有不同的說法。但以滅法的841年,複興佛教的978年,是最合理的。
當朗達瑪滅法時,有藏饒薩、鑰格回、瑪釋迦牟尼三人,滿載律藏典籍,經阿裏繞新疆,逃往西康瑪壟潛修。又有迦勝光稱、絨敦獅子幢、拉壟吉祥金剛等,也各自攜帶所有經典,先後逃往西康(《藏王紀》)。當時西康地區也還有其它佛教徒,如喇勤所親近的濃妙吉祥、寶金剛、吉勝頂、曩具喜菩提等(《青史》)。
藏饒薩在西康時,穆蘇薩巴從他出家,以鑰格回為阿闍黎,受沙彌戒,法名格瓦饒薩,後因智能廣大稱公巴饒薩。後期佛教複興,多半由於他的弘傳之功,所以又稱喇勤。喇勤年滿將受比丘戒時,邀請西康壟塘吉祥金剛等三比丘湊足僧數。吉祥金剛自言曾殺藏王,不能入僧數,因此替他們在西寧附近邀漢僧兩人參加。仍以藏饒薩為親教師,於五眾僧團受比丘戒。
據《倫主史》說:"就依靠這個僧團,又有仲智幢、魯菩提幢等西康的一些人出家受戒,學習戒律和對法。"《藏王紀》說:"喇勤之後,西康有跋金剛自在、仲智幢覺熱慧菩提等眾多大德。"另據《青史》說:"喇勤西康的弟子,有粗勝慧等。"
喇勤在西康弘法,西藏漸漸知道了,藏王智幢先派衛藏七人:盧梅慧戒、枳智德、聰格慧獅子、羅敦金剛自在、鬆巴智能、賈羅卓協饒、雲本法勝,往西康受戒學法。後來又派遣塔乙勝聖、惹希戒生、跋尊慧自在、結雷仰診法救、仲馨慧願等五個人赴西康,先後都依止仲智幢,覺熱慧菩提等受戒(《藏王紀》)。
又《布敦史》說:"衛藏十人,赴西康學法:衛地五人,盧梅戒慧、診智德、惹希戒生、跋戒慧、鬆巴智能,藏地五人,羅敦金剛自在、聰尊慧獅子、阿裏巴痾解兄弟、和博東巴鄔波得迦。那時藏饒薩年老不收徒眾,使他們從喇勤求戒。盧梅留在西康從仲智幢學戒,其餘的人先回。後來惹希戒生和跋戒慧的弟弟來迎他們的哥哥,在壟塘相遇,也出家受戒。"又《青史》說:"盧梅等為粗勝慧戒弟子,也親近喇勤,並從仲智幢學律。"
盧梅等回西藏(《倫主史》說是971年),起先不敢逕回拉薩,暫時到桑耶,盧梅住持迦曲,跋氏兄弟住持鄔刹和鄔則,惹希兄弟住持格結,診住持桑康,羅敦等回到後藏。又經過一段時間,佛法漸漸傳播出去。已經度了很多的僧人,民間信仰也建立起來了。為進一步弘傳佛教,才商議各建寺廟,重立僧團。
盧梅和四大弟子建立的僧團有十八處,惹希戒生和他弟弟的傳派有六處,跋戒慧和他的弟子有七處,診智德有五處,羅敦金剛自在和他的弟子有十七處,聰尊慧獅子有九部十六處。衛藏十人中,前藏的鬆巴,後藏的痾解兄弟和博東巴,沒有單獨弘傳,所以史書所載,隻有六人傳派的寺廟。
又有阿霞智堅往西康從喇勤弟子枳窩卻喇受戒,這和他的弟子竭鄔聶曩巴等,所傳名叫"阿眾"。又有枳童戒,往西康從喇勤弟子雅洗本敦受戒,回藏後住持寺廟,發展結地的八處名"枳眾"。以上見於記載的,共有寺廟七十五處。
西藏佛教複興時,前藏有盧梅等,後藏有羅敦等,弘傳戒律,重建僧團。不久佛教遍布全藏,僧伽之眾多,人才之湧現,都遠非前弘期所能比擬。後來阿底峽尊者在阿裏聽見種敦巴談到此事,急忙合掌讚歎認為"如此興盛,必然是聖僧所建樹,絕不是凡夫所能作到的。"
朗達瑪滅法後不久就遇害,他的大妃的兒子名叫母堅據有前藏布茹,次妃的兒子名叫光護據有鑰茹。光護的兒子吉祥輪有兩個兒子。長子吉祥積繼父位。次子日怙西據阿裏;他有三個兒子,最小的名叫得祖滾住漾絨。得祖滾有兩個兒子:闊惹、鬆內(《布敦史》)。闊惹後傳位鬆內,出家名智光,後迎請達摩波羅法護論師與慧護論師等到阿裏傳比丘戒,從學比丘律儀。
那時有漾絨巴勝慧,從法護受戒後,又往尼泊爾從枳達迦學律,並且在尼泊爾和迦濕彌羅等地,親近各持律大師,對於律藏的解釋,和守戒的行持,都通達精到。後來傳給他的弟弟跋覺和菩提獅子等,廣事弘揚。這是阿裏地區複興律學的大概。
智光到阿裏弘揚佛法,覺得前弘期留下的教法多不完整,尤其一般咒師沒有通達真空法性,妄行誅法等邪行,嚴重違反了佛的意旨。為挽救這種弊害和弘揚純正的佛教,必須派人往外留學。因此選了阿裏三區的青年二十一個人,先使他們學聲明和佛教基本知識,以後厚給資斧,遣往印度,臨行付托給他們的使命是:(1)迎請迦濕彌羅國寶金剛論師,東印達摩波羅論師,西方迦魯國摩尼洲論師。(2)從中印般若縛黎論師學二部攝續(一、《集密》,二、《攝真實經》)和《攝真實經慶喜藏攝論》。從摩尼洲與達摩波羅學《斷除業障續》及注釋,並學《曼陀羅三百四十尊》(勝天造),集密曼陀羅儀軌(佛智足及龍猛菩薩造)。從寶金剛論師學時輪及四金剛座續釋論。(3)比劄瑪屍羅寺有名論師一百零八位,大論師七十二位,無可比者三十七位,如頂珠一位,如瞻部莊嚴者八位,如三界眼目者二位;這些論師,上者當迎請,其次的當從學,最下的也應當訪知他通達善巧什幺法,從而求得他的傳承,請他的經書(《倫主史》)。
二十一人中隻有寶賢和善慧學成返藏,其餘都病歿於印度。
寶賢譯師(958-1055),十三歲依智賢出家,曾往印度及迦濕彌羅留學三次,親近拏熱巴等七十五位大論師,學習一切顯密教義。又迎請作信鎧、作蓮密、佛祥靜、佛護蓮花密等到藏,翻譯顯密經論,尤其注重翻譯瑜伽部和集密續,廣事弘揚。後來又迎請法護、慧護兩位論師弘傳戒法。後弘期密法之盛,多半由於寶賢譯師的力量。寶賢八十五歲時,阿底峽尊者到藏,又得到尊者教授,閉關專修。他弟子很多,以瑪善慧譯師為上首。
藏王光護長子吉祥積據有拉朵,和他的三個兒子都信仰佛法,致函後藏羅敦金剛自在,請派弟子來拉朵建立佛教。羅敦派弟子釋迦童和智精進兩人前往(《青史》、《倫主史》說是十人)。兩師在拉朵二百多僧眾中,選拔有智能的青年卓彌釋迦智(994-1078)和達羅童精進兩人(《倫主史》說有陵雲努共三人),給以大量金錢,遣赴印度學法,囑以善學戒律、般若(指《現觀莊嚴論》教授)與密咒。兩人初到尼泊爾從靜賢論師(寂靜論師弟子)學聲明,以後往比紮瑪屍羅寺,從六大論師(東門寂靜、南門語自在稱、西門般若生慧、北門拏熱巴、中央寶金剛和智吉祥)學法。達羅多朝禮聖跡,學法很少。卓彌親近寂靜論師八年,也兼從其它論師學法,成為大論師。後來又到東印度,從慧王明論師廣受灌頂和解經修行的教授,並且得到道果教授。回藏後翻譯二觀察等三續(母部歡喜金剛法),和寂靜論師的二萬般若釋,還譯了很多其它密法。五十一歲時(1044年),迦耶達羅論師來藏,又從學五年,完全得到他的教授。卓彌在印度和尼泊爾共留學十三年,回藏後,六十三歲以前講說修學攝益徒眾,以後閉關專修,八十五歲去世。弟子很多,瑪巴譯師、廓譯師都曾從他求學。繼承卓彌道果承傳的為昆寶王,從此發展成薩迦派。
瑪巴譯師(1012-1097)名法慧,十五歲從卓彌學聲明,以後往尼泊爾住三年學四座等法。後來到印度三次,親近拏熱巴、彌勒巴、靜賢、龐廷巴等諸大論師,廣學集密、勝樂、歡喜金剛、摩訶摩耶、四座等教授。弟子很多,彌拉惹巴繼承弘傳,成迦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