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揭開古代文字之謎
有了文字,古代的曆史就容易了解了。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六千年左右的曆史了。在世界別的地方發現的古代文字,主要有三種:圖畫式的象形文字,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使用了。還有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使用的楔形文字,大約也是在公元前3500年產生的。這種文字的筆劃上粗下細,象木頭楔子,所以叫做楔形文字。再就是公元前一千多年腓尼基人發明的字母文字。
最初,埃及人寫的字象一些簡單的圖畫,後來大部分文字變成了符號。這些符號代表什麼意思呢?幾千年後人們,很長時間也沒有弄明白。
1799年,侵略埃及的法國軍隊在尼羅河三角洲的羅塞達河口,發現了一塊黑色石碑。把泥土清洗掉後,清楚地看見上麵刻著三種文字。這就是著名的"羅塞達石",現在保存在英國倫敦博物館中。
當時,法國有一個青年學者叫商博良。他是專門研究古代埃及的語言文字、曆史和文化的。羅塞達石引起商博良濃厚的興趣,他想根據這塊石碑弄明白埃及象形文字的讀法。
石碑上,上麵兩種是用不同字體刻寫的埃及象形文字,下麵一種是希臘文。通曉希臘文的商博良從希臘文知道:這塊石碑是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時候建立的,上麵寫著為埃及國王歌功頌德的言詞。但是,要問那些埃及象形文字怎麼讀法,他可一籌莫展了。
後來,商博良發現,古代埃及人寫國王名字的時候,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麵劃上粗線。羅塞達石上,也有一些用線條框起來的文字,這是不是國王的名字呢?又經過一番探索,商博良對照希臘文,從象形文字中認出了埃及國王托勒密和王後克婁巴特拉這兩個人名。這樣,他就知道了十二個象形文字的讀音。
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商博良繼續努力,終於在1822年揭開了埃及象形文字之謎。原來,這種文字中,有的符號代表的是一個詞,有的表示一些字母的結合。還有二十四個符號,具有現代字母的意義。全部符號有七百多個。商博良讀懂了象形文字,使人們對古代埃及的曆史有了真正的了解。
楔形文字的故鄉在亞洲西部的兩河流域,就是今天伊拉克境內的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一帶。這裏是產生人類古代文化的搖籃之一。蘇美爾人用來寫字的不是紙張,而是泥版。那時候,他們還不懂得造紙。兩河流域又缺少石頭,不能象埃及人那樣把文字刻在石頭上。蘇美爾人就用粘土做成一塊塊長方形的泥版,用蘆葦或骨棒削成三角形尖頭在上麵刻上字,然後把泥版晾幹或者用火烤幹。這就成了泥版文書。有的泥版還分為內外兩層,刻寫同樣的字,中間撒上幹灰。如果外層的字跡損壞了或者被人篡改,可以用內層的文字來校正。一百多年來,人們在兩河流域挖掘出了幾十萬塊這樣的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