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攝影拍片小竅門
第一章 實用技巧
暗室潤溫齊的正確使用
衝洗後的膠片經過潤濕劑處理,仍發現有漬染或條紋,是什麼原因呢?這種情況一般與潤濕劑本身質量無關,此類情況主要是用自來水調配潤濕劑,自來水中的礦物質釋放所致。如改用蒸餾水來調配潤濕劑,就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發生。使用潤濕劑應注意方法。膠片衝洗後,不能卷在顯影罐卷片軸上浸入潤濕液內。另外,調配潤濕液時切勿過量,應嚴格按說明書進行調配。膠片浸在潤濕液內,不應短於30秒,更不應超過1分鍾。
夜景燈飾的拍攝
許多人拍攝夜間燈飾,出來的照片往往交果不佳。有的燈飾的曝光合適,但建築物卻黑的毫無層次。有的背景的建築物的層次合適,但燈飾部分均曝光過度。是什麼原因呢?一般由於燈飾的亮度與背景建築物的這度差距太大,超出了彩色膠卷的感光能力。也就是說,以彩色膠卷的感光寬容度而言,對燈飾部份如果感光準確,對於暗得多的背景建築和就一定拍不出層次。相反,如果想拍攝出暗部建築物的層次,那燈飾部分就一定會曝光過度。
如果使用黑白膠卷拍攝燈飾,由於黑白膠卷的感光寬容度要大的多,而且可以用增加曝光同時減少顯影來獲得較好的影像反差,對於拍攝夜間燈飾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如果必須用彩色膠卷拍攝,又想讓燈飾和背景都具有最佳的層次,唯一的方法是采用兩次曝光法拍攝。
在剛天黑時,當燈飾還未開亮之前,先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按照正常曝光縮小一級光圈把背景部分拍下來。相機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不動,等到燈飾開亮時,再次曝光,把燈飾拍入有背景的底片內,此次曝光應以燈飾的亮度為準即可。
彩底製黑白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報刊登載的照片還是以黑白為主,盡管彩色照片同樣可以製作成黑白版麵,但其效果總不如直接用黑白照片的好。當然,我們在拍攝中盡可能既拍彩色又拍黑白,但總難免會有疏漏,尤其在抓拍中常會顧此失彼。在不能兼顧的情況下,以先拍彩色為最佳選擇。因為有了彩底,除了可以直接製作彩照外,還可以用彩底製作黑白照片。
用彩色底片製作黑白照片有以下途徑可供選擇:
一、直接用彩色負片放大黑白照片
用彩色負片直接放大黑白照片的操作幾乎和用黑白負片放大一樣,隻是由於彩底有橙色的馬斯克(色罩)的影響,而色盲性黑白相紙正好對橙紅色光反應遲鈍,故放大時需要很長的時間曝光,這不僅影響操作速度,更要影響影像的質量,如反差較小,粒子較粗。這是因為黑白相紙的感光乳劑中同樣含有感光度高、中、低多層塗布。感光度高的乳劑仍以較大直徑的銀鹽組成,在接受弱光(色罩的影響形同弱光)感光時,起反應的主要集中在高感光度乳劑上,故而使照片的粒子變粗,這在用印相紙替代放大紙使用時,因曝光時間過長表現得尤為突出。
在各種牌號的彩色負片中,由於柯達彩卷的馬斯克的紅橙色較濃,最不宜用來放大黑白照片(指用色盲黑白相紙);富士、柯尼卡的馬斯克偏棕色,曝光時間要相對短一些。另外,如果所攝的對象以樹木、草地等綠蔭為主,在底片上記錄的就會有較多的品紅色,這也不利於黑白放大。
綜觀以上影響彩底放大黑白照片的因素,有條件的話,最好采用全色性黑白放大紙。若用色盲黑白相紙放大,應選用感光度較高的放大紙而不宜用印相紙。另外,放大的照片尺寸也不宜過大,以7英寸以內為好。
二、將彩色底片製作成黑白底片後再用黑白底片放大照片。
彩色底片製作黑白底片有兩種方法:一是用彩底放大成照片(視攝影鏡頭的近攝功能決定彩照的大小,而且照片長與寬的比例應與底片的長寬相符合),然後用黑白負片翻拍這些照片,即可得到黑白底片;二是用黑白膠卷與彩色底片直接接觸曝光,得到黑白正片,再用黑白正片去獲取黑白負片,這種方法較煩瑣且需在全黑條件下操作。若用黑白正片或中間片製作,因為此類膠片具有色盲性,可以和普通黑白相紙那樣在安全燈下操作,而且這類膠片的感光度很低,清晰度很高,銀粒十分細膩,製成的黑白負片更有利於放大製作大幅黑白照片。
三、利用複印機將彩照複印成黑白照片。
現代複印機具有許多優點,可以直接將彩照複印成黑白照片,並可放大或縮小,隻是影像質量要比放大製作的照片遜色些。另外,彩色底片如果是反轉片的話,可用黑白負片與它接觸曝光,得到黑白負片。
底片除塵
很多自己放製照片的攝影者,都習慣於把底片插入放大機後,利用放大機頭的燈光來觀察底片是否有灰塵,此種方法極為不妥。
正確的方法是:在暗室放大機旁邊的牆上,安裝一支較強的燈泡,利用其燈光,用逆光方式來觀察底片是否有灰塵,如有塵粒,應就著燈光用抗靜電除塵布揩去或用氣球吹走。看清確實無塵後,方可放入放大機內。
反接環的製作
反接環--把鏡頭反過來和相機連接在一起用於微距攝影的一個裝置。其製作材料是,和自己相機、鏡頭相配套的機身保護蓋、UV鏡和502膠水。用工具把機身保護蓋中間搞一個比鏡頭後鏡片大一點的圓孔,把UV鏡絲扣向上放在保護蓋平的一麵上,用502沿著UV鏡的邊緣和保護蓋粘合在一起,幹燥後裝在相機上,用筆記住鏡頭鎖舌和定位紅點的位置,旋下接環在所做鏡頭鎖舌的位置用工具打一個能放下鎖舌的小孔,紅點定位處也做上刻度,然後你就可以把鏡頭反過來裝在UV鏡上,再裝到相機上。檢查鏡頭鎖舌、紅點定位標記無誤後,就可使用了。我們正常拍攝所用的鏡頭,反過來拍攝效果各有不同。最好用的是28-105mm之間的螺旋變焦鏡頭,它可以調動變焦環來取得聚集。最小物距3mm,最大物距20-30mm,可作1:3至4:1之間的拍攝。
光柱擴散放大法
所謂光柱擴散放大法,也就是在放大照片時,將放大機集光室通過鏡頭所投射的光柱,經技術手法處理,使光柱部分擴散後,再到達放大紙上成像的方法。用此方法放大照片能使影像的反差大幅度明顯下降。凡是遇到原底片反差過大、手頭又無軟性紙、或有意製作特殊效果者,都可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