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痛失王冠
--鍾表王國的沒落
瑞士鍾表獨步天下,在全球市場銳不可擋,但它對石英電子表的漠然和遲鈍以及它的盲目自信,使得剛到80年代,瑞士的兩家最大表廠麵臨的隻有破產倒閉。
提起瑞士,人們很快會聯想到歐米茄、勞力士等馳名世界的名貴鍾表,事實上,很多人也正是通過瑞士鍾表才了解瑞士這個國家的。
瑞士的鍾表工業是從家庭手工業開始的,鍾表製造技術世代相傳,這使得瑞士的鍾表工業能夠得到保持和發展。
1618-1648年,歐洲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三十年的戰爭爆發了,在這個戰爭過程中,瑞士人逐步發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中立政策。
鍾表業也麵臨著千載難逢的絕好時機,那時日內瓦鍾表已經非常有名氣了,現在德意誌的鍾表製造業衰落了,這就為瑞士鍾表開始獨步世界提供了可能。在這個時期,瑞士鍾表業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勵,鍾表業成為僅次於紡織業的第二大工業。在這段時期中,瑞士工場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已有相當高程度的發展,鍾表業在當時歐洲乃至世界都居於領先地位。
十九世紀開始,瑞士開始了工業化進程,鍾表製造業由此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工業革命以來,十八世紀擒縱輪的發明和第一隻手腕表(過去是懷表)的出現,預示著鍾表工業技術的重大改革。在1804年瑞士日內瓦建立了第一個鍾表廠,從家庭工業到機器製造,這是鍾表工業的一個重大發展,它使鍾表的誤差從每天1小時減少到每天幾分鍾,並且使鍾表業逐漸走向大眾化。十九世紀中期以前,鍾表業存在著一種趨勢,即鍾表提高精度,改進質量,日益成為一種奢侈品工業。機器製表出現後,瑞士鍾表市上出現了一種稱為羅斯考夫表的質量不錯而價格低廉的新表。羅斯考夫是拉紹德封的一個鍾表廠廠主。他發現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必須製成一種大眾化的手表。他一直致力於生產一種"工人表",並在十九世紀中期取得成功。鍾表業逐步壯大,1800-1850年日內瓦鍾表生產增加了10萬隻。在汝拉山區和納沙泰爾,鍾表製造業者從1817年4870人增加到1846年的10000人,每年出口50萬隻鍾表,並且納沙泰爾州正成為另一個重要的鍾表業中心。到1866年,納沙泰爾州約有14000人從事鍾表業生產,而日內瓦隻有3000人,鍾表業的產品多數用於出口。隨著出口的不斷發展,1901年瑞士在全世界銷售了730萬塊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中立國瑞士並沒有造成大的影響,相反,鍾表業的業主在戰爭中獲利甚豐。許多鍾表製造商在戰爭期間得到國內外的許多軍事訂貨,因而生意興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沒給瑞士鍾表業帶來什麼危害,二戰結束以後,瑞士手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銷售市場。瑞士鍾表逐步取得世界市場壟斷。從五十年代開始,瑞士出口手表連續十幾年居世界出口總量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