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衝出自己的思維定勢(1 / 1)

第七章 錫金的民族情況

雷布查人

雷布查人是錫金最早的開拓者,早在8世紀以前,他們就在這裏勞動和生息。他們是勤勞樸實的民族。多少世紀以來,他們生活在森林中的小塊土地上,伐木造田,種植穀物或以野果充饑。人類學家稱他們為愛好和平著稱的民族之一。目前特辟宗古地區為純血統的雷布查人居住的地方。除此之外,在其他地區也有散居,有很多雷布查人世世代代和菩提亞人通婚或雜居。純血統的人逐漸在減少,目前大約有2萬多人。雷布查人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

曆史上與我國藏族有密切的經濟、文化關係。操絨語,屬藏語方言,無文字。信仰本教和喇嘛教。盛行一妻多夫婚,包辦婚姻、買賣婚姻、早婚現象較為嚴重,講究婚禮。社交活動講究交換禮物,男女均留長辮,拖在身後,男子梳一條,女子梳兩條

菩提亞人

菩提亞人也是錫金的開拓者之一。他們的祖先也是來自西藏。他們來後占領了錫金的高山地區,迫使雷布查人移居穀地,但到19世紀時又被英國人帶來的尼泊爾人所排擠。菩提亞人體格健壯,勤勞勇敢,有的在山坡上從事放牧,有的在山穀伐木、開辟梯田。他們世世代代為發展和繁榮錫金做出了貢獻。13世紀的菩提亞族的納姆加爾成了錫金的王族。納姆加爾王朝經曆了幾百年之久。

菩提亞人除分布在錫金外,在不丹、尼泊爾等地也有分布。菩提亞人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為中國藏族移民的後裔,保持著藏族的語言和文化,操藏各種不同方言。大部分信喇嘛教,少數人信印度教,盛行姑表婚,主要從事傳統放牧,有的從事農業和商業。

尼泊爾人

尼泊爾人是來自鄰國尼泊爾的移民。19世紀英國殖民主義者鼓勵尼泊爾人移居錫金。當時這些尼泊爾移民在錫金的南部伐林造田,墾荒種地,修築公路,但到後來,尼泊爾移民逐漸移居錫金各地。起初,錫金限製尼泊爾移民定居,後來放寬了限製。從1961年起,承認來自尼泊爾的移民為正式公民。幾十年來,來自尼泊爾和印度的移民逐年增多,目前尼泊爾人是在錫金人口最多的民族。

跨境民族情況

生活在錫金和中國的跨境民族有菩提亞人和夏爾巴人。菩提亞人為17世紀末移居錫金的中國藏民,以經商、放牧為業,主要居住在錫金北部山區。

1977年10月12日錫金議會正式通過了一項法案,規定波蒂亞語為正式邦語之一,英語為官方用語。

在錫金的菩提亞人有13萬左右。錫金的菩提亞人可以分為拉屯巴人和拉琴巴人兩支。拉屯巴人膚色較拉琴巴人更白一些。錫金的納姆加爾王室即出身於菩提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