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鮮特性
蘋果不同品種間耐藏性差異極為明顯。晚熟品種(10月份以後成熟)紅富士、秦冠、北鬥、秀水、勝利、小國光等,物質積累多,呼吸水平低,乙烯發生晚且水平較低,因此一般具有風味好、肉質清脆而且耐貯藏的特點。蘋果屬於典型的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時乙烯生成量很大,在呼吸高峰時一般可達到200~800微升/升,由此而導致貯藏環境中有較多的乙烯積累。在貯藏過程中,通過降溫和調節氣體成分,可推遲呼吸躍變發生,延長貯藏期。蘋果對乙烯敏感性較強,貯藏中可采用通風換氣或者脫除技術降低貯藏環境中的乙烯。另外,采收成熟度對蘋果貯藏的影響很大,對計劃長期貯藏的蘋果,應在呼吸躍變啟動之前采收。
二、保鮮條件
大多數蘋果品種的貯藏適宜溫度為-1~0℃。對低溫比較敏感的品種如紅玉、旭等在0℃貯藏易發生生理失調現象,故推薦貯藏溫度為2~4℃。在低溫下應采用高濕度貯藏,庫內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如果是在常溫庫貯藏或者采用MA貯藏方式,庫內相對濕度可稍低些,保持在85%~90%,以降低腐爛損失。對於大多數蘋果品種而言,2%~5%氧氣和3%~5%二氧化碳是比較適宜的氣體組合,個別對二氧化碳敏感的品種,如紅富士應將二氧化碳控製在3%以下,乙烯控製在10微升/升以下。
三、保鮮技術
1.冷藏
2.技術要點
(1)采收。采收的早晚對蘋果的貯藏效果影響很大,采收期要依品種特性、當年氣候狀況、貯藏期來確定。采收過早,其表現不出本品種品質特性(色澤、風味等)而影響貯藏效果,同時在貯藏內還容易發生病害,造成損失;采收過晚,會影響其耐貯性和抗病性,從而達不到貯藏的目的。
(2)采後處理。采收後應立即按行業標準進行選果、分級、包裝,有條件者可在預貯間中進行,無條件者可在采收現場的遮陽棚中進行。同時,根據采收後用途決定是否進行其他采後商品化處理和防腐藥劑的使用。
(3)庫房的清掃、消毒。入庫前要對庫房做徹底的清掃;對庫房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方法是硫磺熏蒸法。方法是按照1.0~1.5千克/100平方米硫磺用量與鋸末混合點燃,產生二氧化硫氣體,密閉熏蒸24~48小時後,開封通風。同時開啟製冷裝置,對冷庫進行降溫處理。
(4)入庫碼垛。入庫時果筐或果箱采用“品”或“井”字形碼垛,碼垛時要充分利用庫房空間,使箱與箱、垛與棚、垛與牆壁、垛與地麵、垛與通風口之間按要求留有一定距離,並在碼垛時,不同種類、不同品種、等級、產地的蘋果要分別碼放,垛碼放的盡量要牢固,排列整齊,垛與垛之間要留有出入通道。每次入庫量不宜太大,一般不超過庫容量的20%,以免影響降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