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禁忌

禁忌也稱忌諱,即日常生活中的清規戒律,帶有封建迷信色彩。

飲食禁忌

忌用狗肉來辦酒席或宴請客人。因狗為不潔之物,狗肉上席不吉不敬,故有"狗肉不上盤"之諺。忌扣碗,因病人服藥後常將碗倒扣於桌上,以示今後不再生病吃藥。忌筷子擊碗,因乞丐常以筷子擊碗求人施舍,故以為不祥之兆。

節日禁忌

正月初一忌出門遠行忌說不吉利的話,忌動用家什物件有響聲,忌掃屋,忌摔打。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到田園耕作,否則會衝犯神靈,一年做事都不順。冬至節夫婦忌宿娘家,因怕"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家中有祭祀時,忌孩童在旁邊大聲說話,怕神聽不到祭祀人的祈求。

生活禁忌

長輩睡在床上,晚輩不能在床前跪拜。父母健在的人,不宜在房前屋後栽種葡萄,怕對父母不利。產婦出院時,要蓋蓑衣避邪。人外出,忌鳥屎拉在頭上,若鳥屎拉在頭上回家要吃太平麵,以驅晦氣。家中建灶,忌灶口向東,說"向東什麼都空,向西有東西哂。"晚上走路,頭不能向左右看,不然鼻風吹滅肩燈,鬼就會跟來。日落後忌看病人,因其時陰盛陽衰。女人褲子不能曬在過道上,如果人從下麵走過去,便會晦氣。夜間不能露天曬衣服,特別是童衣,以免衝犯夜遊神。孕婦忌在娘家分娩,夫婦不得在娘家同房。

兒童禁忌

嬰兒胎發帶有母體穢氣,彌月時應沐浴剃頭,不然會觸犯神明。小孩睡時靈魂出竅,不能在臉上塗抹,否則靈魂歸來時,認不得自己軀體,會長眠不醒。孩子忌食魚卵,一粒卵一條魚,吃一口魚卵,就是幾百條魚,超過孩子福份,怕會夭折。兒童不能在屋內遮傘,不然會長不高。兒童忌8歲上學,因有"七上八下"之說,故8歲入學不能上進。

婚姻禁忌

青年男女若要通婚,須將時辰八字請看命先生推算能否合婚。如生肖相克,所謂"白馬畏青牛"、"豬猴不到頭"、"龍虎相鬥蝦鱉遭災"等則不能通婚。有相克也有相生,如"紅蛇白猴滿堂紅,福壽雙全多康寧"、"青兔黃狗古來有,萬貫家財捉北鬥"等,這些都是好姻緣,可以通婚。男女相差6歲者,謂之"六衝",忌通婚。迎親路上忌與喪葬相遇,如遇到,必摔物件或互換禮物,雙方均取吉利。新婚之日忌穿白的婦女進屋,忌孕婦忌寡婦入洞房。

生育禁忌

孕婦忌在房內拿剪刀剪東西,否則會傷害胎兒。孕婦忌看戲、忌看迎神賽會、忌進入寺廟;不接觸喪事,夜間不外出,忌參與祭祀和他人的婚禮,忌食狗肉。產婦月內,忌肖虎、穿喪服、帶雨傘和攜金屬器皿的人入產房。

禮儀禁忌

忌在人背後潑水、吐痰;忌來人不打招呼而進門;忌不先敲門而推進門;忌直呼長者的名字;忌以鍾送人,因"鍾"和"終"方言諧音。老人病逝忌說"死",應說"老了"或"過後了"。

宴會禁忌

福州傳統宴會中的許多禮俗和禁忌。

設宴請客,客人來了,主人多說"勞駕,勞駕"。客人呢?遇壽慶抱拳說"拜壽",時髦的說"健康長壽";其他的喜慶均統說"恭喜";唯喪宴,客人以肅然不語表示哀痛為佳,低頭緊握主人的手,至多說一聲"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無聲勝有聲"。在宴會上,主人勸酒說"請重酌","沒好菜,給儂騙啦"(因為收人家紅包,隻好謙說"騙"了);客人說"吃好了",不說"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飽了"(粗魯)。

福州的壽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謂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過鞭炮還要等待主人來敬酒,在這之前是不能動筷的。最後有一道"全頭魚",意喻"有頭有尾",這道菜不吃,最後由主人收起,作喜慶後期的"配飯"(下飯菜)或送鄰裏親友共享。

婚喪兩種宴席,吃完一道菜,盤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員來收時也不能重,這是怕觸"重喪"和"重婚"的彩頭。

婚宴和添丁"彌月"宴等不能上鯧魚,不論桔汁鯧、燉鯧都與"娼"諧音,故不宜;喪宴必須有一碗羊肉,俗稱"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著哺乳的舉動,所以食羊肉表孝心。

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這已是常識,現在的壽宴第一碗是炒線麵,過去似無此俗。麵與命諧音,吃炒線麵象征長命。

"依奶"(母親)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罵人的話叫"依奶做八十",所以為母親做生日不是七十九歲就是八十一歲;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歲這一年也不做。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福州話中八十與"拔直"(死亡)諧音,做了八十便意味著"拔直"。其次,傳說羅隱的母親生前十分悍惡,死後被關入地獄,時年八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