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赫哲族

赫哲族,現有人口0.42萬。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同江、撫遠、饒河等市、縣,其餘分布在佳木斯、富錦、集賢、樺川、依蘭等縣。

赫哲族曆史悠久,與中國東北的古代民族"肅慎"、"挹婁"、"勿吉"、"女真"等有著密切的族源關係,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

第一章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語言

赫哲語屬阿爾泰語係滿-通古斯語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數通用漢文。

赫哲族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赫哲族是中國北方惟一的以捕魚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以漁獵生產為主的赫哲族人餐桌上的主要菜肴離不開魚。他們吃魚的方法很多,也很講究。日常都吃新鮮魚,有把魚穿在烤叉上燒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赫哲人喜食生魚,"刹生魚"、"涼拌生魚"是他們的特色菜肴。"炒魚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風味佳肴,它是將各種鮮嫩的肥魚切成魚絲,再加作料炒成"它斯罕"(魚毛),不僅吃起來可口味美,而且能儲存很長時間不變質。他們還將捕魚旺季吃不了的魚用日曬火烤的辦法進行加工,貯存起來以備淡季食用。

赫哲族人貯藏魚的地方叫魚樓,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幾乎每家一座,平時還用來放置漁具等物品。

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經過訓練的狗,每隻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公裏150公裏。狗是赫哲人的好幫手,它們在運輸、狩獵、看家、保護主人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漁獵生產是赫哲族人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在長期的漁業生產中,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捕魚經驗,練就了高超的捕魚技術,方法多種多樣,工具也五花八門。他們捕魚的工具主要分為叉、鉤、網三類。他們叉魚的技術更是令人驚歎,又準又穩,百發百中。赫哲人還創造了當冰封江麵時的幹鉤釣魚法,這是一種獨特的在江麵鑿冰釣魚的方法,赫哲族男女老幼都十分喜愛並精於此道,對他們來講,這既能有物質上的收獲,也可帶來精神上的享受。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他們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麅皮和鹿皮製成。男子大多穿大襟式麅皮大衣,衣襟上綴兩排用鯰魚骨做的紐扣,女子多穿魚皮或鹿皮長衣,式樣很像旗袍。男女都穿魚皮套褲以及麅皮、鹿皮和魚皮製的鞋子。用魚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

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於1985年。

第二章 赫哲族--民族服飾

赫哲人不僅以魚為食,而且穿魚皮,飾魚骨。製作魚皮服裝工序繁雜。一般魚皮可製做長上衣,赫哲語"烏提庫",式樣如舊式旗袍,袖寬沒領。製成的魚皮套褲隻有兩條皮筒,沒有聯檔和褲腰,用吊帶掛在腰部。靰鞡是一種防寒耐冷的皮製鞋。魚皮靰鞡則為赫哲民族所獨有,由鞋身、鞋臉和鞋靿三部分構成,魚皮靰鞡保暖性十分好。赫哲人把魚骨和骨刺磨礪之後製成各種各樣的飾品,這些頭飾、項飾,胸飾、手飾、腰飾古樸、大方、神秘。

第三章 赫哲族--民族禁忌

赫哲族人口雖然比較少,但他們具有自己民族獨有的習俗禁忌。主要分布於黑龍江省同江、撫遠、饒河等縣沿江地帶的赫哲族人民主要有以下的禁忌。

(1)捕魚禁忌。捕魚季節禁孕婦、經期婦女及服喪者到捕魚場所或漁船上,否則"敗興",捕不到魚。捕魚者若家有喪事,到捕魚場後,須在網灘上架起一堆火,從火上跨過,以熏晦氣。捕魚期間忌說怪話、謊話,否則觸犯神靈,空網而歸。

(2)宗教信仰禁忌。該族篤信"萬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觀念,對山神、河神、樹神等自然之神處處小心敬奉,惟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災禍。忌捕殺飛投住室的雀鳥,信其為亡單之魂所變,有飛來投室者是其靈魂要"轉世"。若捕殺之,則有不育之禍。忌以皮革物陪葬,認為如是則死者亡靈不能升天,也不能再轉生為人。除此之外,該族不有諸多狩獵禁忌以及火神忌、婦女禁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