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最近向我說起想要把太子妃唯一的女兒寄養在我名下。太子似乎以此作為複位之後對我的拉攏。那個小女孩從出生起就波折不斷,幾次命懸一線,為此連玉牒也沒有上。這個籌碼並不大,但是我不能不接受這份示好。女兒有女兒的好處,省心。
小侄女隻有四歲,天真爛漫的樣子很招人喜歡。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就發現她有一雙感情極其豐富的眼睛。因為豐富而純粹。她看著我的眼神認真而專注,好像隻能看見我一個人。她隻有滿語名字,叫做煦爾嘉。當時天剛放晴,伴著槐花的香氣,我給她取名為“初晴”。
四四……初晴不知道是想說她自己四歲呢還是別的意思?後來我才發現她格外偏愛四這個數字,我怎麼讓她改口她都不肯。初晴喜歡讓我抱她。跟我一起吃飯就會格外興高采烈。不管我是不是板著臉,她都好像不怕我。這樣沒有緣由的對我好,很像一個人。我的養母,佟佳皇額娘。
太子的生日要到了,初晴一大早就到蓮池去收集荷葉露給太子送去當禮物。突然覺得自己很羨慕太子有這樣一個處處想著他念著他的女兒。有點氣惱。我到底隻是初晴的四叔。
初晴幫著弘時說話,看來是覺得我很慣著她了?象征性的罰她每天寫三篇字,思來想去還是改成了每天兩篇。我怎麼會變得這麼袒護她這麼沒原則了呢?字是寫好了,除了字體一塌糊塗毫無章法不說,寫的全是情詩。不知道這孩子是從哪裏學的這些,加上朝堂之上的煩心事,好些日子對她都是冷冷的。
初晴的膽子倒不小,居然敢當眾和我頂嘴。這個端午節的家宴不歡而散,而初晴也因為淋雨舊疾複發,差點就醒不過來。那個時候我內心的焦急惱怒,是因為初晴出事我沒辦法向太子交代,還是別的原因?
初晴唱了一首奇怪的歌。她說是太子府一個叫謝小娜的人教她的。之後我派人調查,根本沒有這樣一個人存在。初晴為什麼要說謊?她需要說謊嗎?她還這麼小,怎麼會有心機呢?
帶初晴去圓明園,她和弘時,婉怡玩得不亦樂乎。喜歡吃喝玩樂,喜歡搞新花樣。一定隻是我想太多了。反正她喜歡信口胡謅。就當是她的興趣?
從暢春園聽戲回來後心情很不好。皇阿瑪不是很喜歡弘時,就像他當年不怎麼喜歡我一樣。十三弟也不能出席宴會,我覺得自己連舉杯的興致都很缺乏。回到圓明園,不知不覺走到了濂溪樂處。初晴又跑到映水蘭香去玩了一天才回來。她毫無保留的笑著向我跑過來。抱著她的時候,心裏很安寧。我想這是我為什麼喜歡抱她的原因吧?有點可笑,我居然要從一個小丫頭那裏汲取力量。
皇阿瑪要來圓明園,太子為此借給初晴送禮物的名義送了很多東西來。我知道他最近惹皇阿瑪不高興,想要從中彌補。我不是很高興初晴在我身邊有著這樣的用意。皇阿瑪喜歡機敏自信坦率的孩子,所以在宴席上任著初晴睡倒在他懷裏也一動不動的抱著她。我有些不願讓初晴吸引皇阿瑪的注意力,她是一個單純的孩子,不應該用來作為政治工具。太子不可以,我也不可以。
冬至快到了,是我照往年的慣例要去給十三弟送年貨的日子。十三弟沒有爵位,又沒了官職,那點例銀怎麼夠用呢?隻是今年我帶了初晴去。因為不知不覺的,我把他們兩個人都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我想這兩個我信任的人見一見。初晴果然和十三弟相處得很融洽,我既高興怎麼又有點不樂意了呢?
如果當初收養初晴的是十三弟,初晴也會像對我這樣對他嗎?在棋藝上我和十三弟一向都是要一爭高下的,隻是這一次我為了一個“安慰獎”費盡心機的輸了。小丫頭居然還吵著再來一盤。你是真的想親一下你十三叔嗎?我拿天色不早了為借口,匆匆帶初晴離開。回去的路上聽見她歎氣了,問她原因,她說她想回家。我不再說話。因為我不想答應她。我知道她說的家不是雍親王府。
皇阿瑪為我指婚,對象是年羹堯的小妹妹。年羹堯是我門下出去的奴才,如今成了封疆大吏。如果迎娶年氏,年羹堯自然是能更好的助我一臂之力。我以前見過年家小妹,看著是個溫順聽話的女子,這樣的女人不會惹麻煩,這樣最好。
初晴似乎很受打擊,不願意見我,寫來的字也都是吟詠山川河流的篇章。我一直都覺得初晴比我想象的還要敏銳得多,她似乎太聰明了。我隻能裝糊塗。她還太小,隻因年少。等她長大了就好了。等她長大了,我就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