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歌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次則俠白下尺澤,又次孔最與列缺,經渠太淵下魚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是一條與呼吸係統功能密切相關的經絡,而且它還關係到胃和大腸的健康。此經脈始於胃部,循行經大腸、喉部及上肢內側,止於食指末端,脈氣由此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靈樞·經脈》中記載:“肺手太陰之脈,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經絡養生時間
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
按摩養生方法
肺有病者,往往氣血不足,如果在此時醒來可以輕輕拍打肺經,身體的肺氣一般不會多,輕拍打是補氣,用力過大就會瀉氣,因此不可用力過大。
日常養生指導
此時人處於睡眠中,身體需要大量呼吸氧氣,睡眠時最好進行深呼吸,保持進入深睡眠的狀態,睡前熱水泡腳可以促進睡眠。在這個時候,如果咳醒的話,最好是喝杯溫開水,緩解一下肺燥。
易潛伏的疾病
髒腑症:肺髒為嬌髒,容易出現咳嗽氣喘、氣短、胸部脹痛等,肺與口鼻相通,也會出現感冒流涕、傷風怕冷、鼻塞等。經絡症:肺經所經過的部位,如鎖骨上窩、上臂、前臂內側上緣等,會出現腫痛、麻木、發冷、酸脹等異常感覺。
主治 支氣管炎 氣喘 胸悶 肩背痛
按摩中府穴可以使淤積之氣疏利升降而通暢,長期鬱悶不樂,心情煩躁,時時感到胸悶氣短的人,按摩此穴立竿見影。根據《針灸大成》中記載,“治少氣不得臥”最有效。從中醫的病理來說,“少氣”即氣不足的人,“不得臥”是因為氣淤積在身體上半部分,按摩此穴位可以使淤積之氣疏利升降而通暢。
命名
中,指中焦;府,是聚集的意思。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此穴為中氣所聚,又為肺之募穴,藏氣結聚之處。肺、脾、胃合氣於此穴。
袪病療疾
胸滿、氣喘、扁桃體炎、咳嗽、支氣管炎、肺癆、心髒病、腹脹、嘔穢、皮痛麵腫、肩周炎、胸肌疼痛等。
部位
屬於手肺經脈的穴道。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處。
快速取穴
中府穴位於平第一肋間隙處,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
3秒鍾精確取穴 1分鍾學會按摩
取穴技巧
正坐或仰臥,將右手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攏,放在胸窩上、中指指腹所在的鎖骨外端下即是。
自我按摩
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攏,向外順時針揉按左胸中府穴,再用左手以同樣方式,逆時針揉按右胸中府穴,各1~3分鍾。
治療功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和胃利水
程度 適度
摩揉法 時間/分鍾 1~3
配伍治病 輕鬆療疾
咳嗽 配伍穴位:中府、肺俞
疾病概述:咳嗽是呼吸係統疾病的主要症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幹咳,常見於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按摩順序與技法:先讓患者坐下,施術者站在患者後麵,找到患者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的肺俞穴按摩2分鍾,然後按摩患者中府穴3分鍾即可。
其他病症配伍穴位
肩周炎 配伍穴位:中府、合穀、經渠、內關、後溪、中渚
肺 癆 配伍穴位:中府、複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