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突然離世,對於大禹的全盤計劃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因為這將直接關糸到他能否順利將天下共主之位傳於自己的兒子啟。因此啟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找到了自己的父親大禹。
此刻,大禹在躺在院中一張竹製的床榻上,享受著難得一見的好天氣。啟快步衝進院子,跑到父親身邊,半跪著說道:“父親,你現在還有閑情曬太陽,你有沒有聽說皋陶死了。”
大禹乜了一眼兒子,淡淡地說道:“那你看我死了嗎?”
“父親,你這個時候還有心情開玩笑,你一個大活人躺在著,怎麼能說死呢?”啟焦急地答道。
大禹卻仍是用一種十分平淡的語氣說道:“隻要我沒死,再大的事都不叫事,我已經派人傳訊各諸侯,一個月後,在陽城舉行諸侯大會,到時我會推舉伯益做為我的接班人。”
啟聽完父親的話後,一下子平靜了下來。伯益與皋陶同是隨父親治水有功之人,同樣有資格被父親列為接班人。但最重要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他與皋陶一樣都是東黎人,接替大帝之位同樣得不到天下華人的認可。而他雖然比皋陶要年輕,但卻威望更低。因此皋陶死後,他無疑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大禹擺了擺手,一麵示意啟在自己身旁坐下,一麵問道:“啟兒,如果有一天你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你將如何對待丹朱、商均、契、棄這些可能威脅到你帝君之位的人和他的族人呢?”
啟不假思索地答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一舉滅掉,不留後患。“
大禹搖了搖頭,道:“我的傻兒子,這些人單個拿出來,那個都不是你的對手,可是你一旦主動對某一方出手,就會迅速將他們逼到一處,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你也就離死不遠了。”
“那該如何?我總不能供著他們吧?”啟有些不理解。
大禹點了點頭,說:“雖不至於此,但也差不多。隻要他們不站出來反你,你就一定要善待他們。”
“為什麼?”
“一來這是為了保全你,因為隻有你不令他們感到威脅,他們才不會威脅到你;再則就是契和棄在治水時都曾立下過大功,他們有功於天下,所以殺之不義。而丹朱和商均雖然並沒有做出有益於天下的大事。但是我們華族今天隻所以還能稱之為華人,那可是全仗他們父輩的努力呀。”大禹說。
啟冷哼一聲說;“未必吧?堯帝我不清楚,我也不想妄加評論。但虞舜可是害死爺爺的人,這種人難道還值得我去嗬護他的後人嗎?”
“是的,無論是堯還是舜,他們在登頂權利頂峰時,也許有些不擇手斷。但這些隻限於上層權利鬥爭,他們對百姓、對天下人卻是鞠躬盡瘁,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因此無論你如何看待他們,在老百姓眼裏,他們都是一代聖君,都是值得後人敬仰的。”說了半日的話,禹突然感到了身體有些疲乏。略緩了緩這才說道:“你聽明白了嗎?”
“兒明白了。”啟雖然在很多事情上,看法都與大禹有所不同,但在這點上他卻是認可了父親的看法,因此在之後啟真正登上王位之時,一直都善待四族。其中有兩位的後人,竟然在夏之後,先後建立了兩個對中華民族形成起到重大作用的兩個王朝。這兩個王朝,一個叫商,一個叫周。
一個月後,大禹央陽城舉行了盛大的諸侯大會。大會內容很簡單,就是推舉伯益做為自己的接班人。而伯益雖然此刻已經成為了青州州牧,雖然經治水有功。但在契、棄、商均、丹朱四人看來,他仍是沒有資格接替這個共主之位。伯益也清楚這一點,但卻無可奈何。
數年之後,大禹因病去世。在他臨死之前,他再次叮囑自己的兒子:如果契、棄、商均、丹朱四人隻要不造他的反,就一定要善待他們。而卻沒有讓他善待皋陶、伯益、三苗、防風以及蠶叢等人。大禹雖然沒有說為什麼,但啟卻理解他的意思: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東黎還有苗蠻各族雖然表麵上對華族十分順從。但一旦華族勢弱,他們勢必會揭竿而起,造華族的反。而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華人自己內鬥。因此,大禹才會一再強調:除非四族反叛,否則一定要善待他們。
大禹的死,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也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這個時代雖然不是由他開創的,但卻是由他奠基而成的。
2016年11月02日於SHH………………………………………………………………………………………………………………………………………………………………H
《青銅時代》有關大禹的故事我們就先講到這裏,從下一更開始我們就開始講述一個在中國曆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人物,他一手毀掉了禪讓製,使中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那就是家天下。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本篇主人翁大禹的兒子——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