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論功行賞(1 / 2)

第十五章論功行賞

其實打仗就是這樣,打打停停的,除卻了幾天緊張的會戰或者大規模的集中兵力決戰,大多數情況都是偶爾的相遇,或殲滅或追擊。當群龍無首,縱然規模龐大仍然顯得不堪一擊。如今的黃巾餘辜便是如此,此時曹操也不想再考慮他們到底是餘孽還是餘辜,“三張”在時,他們仿若神兵天降,如今隻不過是大漠裏的沙子,任風吹蕩。

驚心動魄的日子往往比較短暫。話說黃巾餘黨趙弘、孫仲、韓忠悉數消失在曆史舞台。朱雋等人班師回朝,皆被封賞。朱雋封車騎將軍、河南尹,董卓官拜河東太守。孫堅除別郡司馬後調任長沙太守。曹操被封典軍校尉乃西園八校尉之一。曹操雖然官宦出身,不過自幼閑散慣了,自不必袁本初那般適合講排場懂“人情”,往往這些莫名的達官一起聊天,操總覺得無趣,不過呢,很多重要的決定又偏偏在這樣無趣的會談中被決定。所以雖無趣,他也是遊離於各大應酬之中,當然他對此的表現,就是很少開口。

一日早朝,曹操本昏昏欲睡,張鈞忽然上陳表奏黃巾平亂之後被遺漏封賞之人,驀地他就講起了劉玄德,說此人在黃巾平亂何等智勇,朱雋本也一同附和。誰知表奏褒賞之後,張鈞話鋒一轉,講起之所以天下大亂,乃十常侍禍亂朝政,致使民不聊生,請奏斬首十常侍。眾皆嘩然,曹操偷偷打量了一下張鈞,文人風采、器宇軒昂,一番淩然正氣,曹操見過民生疾苦。也確實覺得十常侍沒做什麼有益江山社稷之事。不過朝堂之上直言問斬,操總覺得有點過火啊。帝也沒有明確的表態,隻是責張鈞調查,另外任劉玄德等一幹人等論功尋賞。授安喜縣尉。

下朝之後,曹操特意同張鈞作揖,直言張大人賞罰分明,直言進諫當世諫臣。張鈞向朝堂一揖,為江山社稷投身隕國,又有何妨?曹氏乃宦官之本,曹大人好自為之,隨後拂袖而去。曹操在其身後哈哈大笑。隻是汗腺卻在其背後不住地發力。曹操自不是自討沒趣,他心中的確佩服張鈞敢於直諫,隻可以盲目的劃分勢力又是何必?曹操大笑式的解圍方式確實也沒有引起太多周圍人的注意。畢竟這已經成為他招牌式笑容~

曹操再也沒有見過張鈞,民間有人說他歸家之後便連夜消失在這亂世,去一處桃花源隱居起來;也有人說他被十常侍抓捕,拷死在獄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實真實的版本是,張鈞被帝書詔入宮內,然後就消失了。朝堂之上自是無人討論,如今十常侍把持朝政,怎會喜歡聽到異樣的聲音呢?

再說起玄德到安喜縣上任,也算歡喜。三兄弟奔波數載總算有處落腳。縣長已知天命,很少幹涉玄德治理之事,三兄弟同飲同寢,似乎樂此不疲,當然也不總是快活的事情。處理些費腦子的案件,劉備自是不在話下,有關張坐鎮,作奸犯科卻也不多。煩就煩在,漢朝為防止地方官員無所為,總有督查。基本上一個自然月總會來那麼兩次,三兄弟的確不勝其煩,稍有招呼不周,便是一通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