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軍大衣隻是他的敲門磚,更好的其實是接下來要出現的東西。
第一個就是現代科技培育過的糧食種子。
北境地域廣闊,麵積是其它六國加起來的總和,廣泛分布著經由大量植物腐殖化形成的珍貴黑土地,其結構疏鬆、有機物豐富、保水性好的特點,放在地球,就是每個國家視若支柱的重要農業資源。像世界上僅有的三塊(烏克蘭平原、密西西比河流域、東北黑土區)都是全球知名的大糧倉,成就了蘇聯、美國還有華夏的大國基礎,可惜由於技術水平和時代限製,維斯特洛大陸的土著人民根本無法開發這片珍寶,讓它一直蒙塵。
然而,有了來自現代培育的糧食種子就完全不同了。
地球之所以能支撐70多億的龐大人口數量,這些高產的糧食作物功不可沒,像維斯特洛大陸傳統的主食作物——小麥,沒有經過專門抗寒培育過的,一粒種子長出的植株小麥在北地這種寒冷的生長條件下,通常也就產出一兩道穗,每道穗十多粒麥種,就算最好的年份也不會超過40粒。而經過優良選種培育後的現代抗寒小麥,能適應更加嚴酷的環境,普遍是三到四道穗,每道穗四十多粒麥種,平均下來就是一百四、五十,這就是三倍多到四倍的差距。
這還沒算現代古代之間那巨大的種子發芽率差距,不考慮化肥因素,現代小麥種可以完全利用黑土地裏蘊含的肥沃地力,就算維斯特洛大陸的種植水平不高,達到畝產三四百公斤依然不是什麼太大問題。
而這幾樣優勢加起來,就能讓糧食產量足足提高四到五倍以上。
不過最讓左為覺得物有所值的卻是它的缺點。現代良種暴露在野生環境下會因不斷繁衍耕種的過程而導致退化,種了幾代之後,就和古代麥種就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能讓他和北境的利益結合的更牢固,在沒有另一個位麵穿梭者出現之前,想要維持北境的實力不墮,斯塔克家族就不得不依賴自己提供的現代種子,保持他們的糧食產量。
而即使對這樣的產量依舊不滿足,沒關係,還有另一樣糧食產量的大殺器——土豆。
傳說中的畝產萬斤不是夢!
以和北境環境相似的愛爾蘭為例,在1700年以前,馬鈴薯還沒得到大規模種植的時候,人口大概是接近兩百萬,而且已經起起伏伏的維持了好幾百年,然而隻是短短的一百多年後,人口就爆炸式的上升到1845年的八百多萬。究其原因,就在於馬鈴薯那恐怖的產量,不需要太多精細化照顧就能豐收的保證。
事實上,支撐歐洲在大航海和工業時代能夠殖民全球的重要因素,養活無數人口的馬鈴薯是其繞不過的關鍵之一。
第二個是成品鋼錠。
在人類漫長的曆史當中,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除了糧食、人口,就是鋼鐵產量。它不僅代表著生活用品、農業用具的先進性,讓生產效率能夠提高一個台階,還是武器防具這一戰爭實力的綜合體現。
相比維斯特洛大陸那可憐的不到萬噸的年鋼產量和高昂價格,現代一個大型鋼廠,隨隨便便就是百萬噸、千萬噸的產量,價格也可謂是白菜價,拿個十分之一過來就可以碾壓掉整個維斯特洛大陸還有富餘。
隻要經過鐵匠們的二次加工,大量的先進農具、菜刀、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就能進入北境的民眾手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這就更不用說那些武裝到牙齒的軍事武器裝備。到時候,這股由海量鋼鐵組成的洪流就能衝毀任何敢於螳臂當車阻擋在他們麵前的貴族和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