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會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科目之一的《財務管理》,是一門應用性的經濟管理學科。既有較強的理論性,也有較強的實用性。它闡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該課程以企業,特別是公司企業的資金運動為中心內容,以資金的籌集、投放、耗費、收入和分配為框架,闡述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念、管理目標以及管理的具體方法和手段。本課程教材的內容共分為十一章,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為第一部分,第三章至第八章為第二部分,第九章至第十一章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財務管理總論。主要闡述了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財務管理的目標、財務管理的環境、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概念及風險分析等內容。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以後內容的學習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理論指導。在這一部分裏,首先確定了財務管理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明確財務管理主要是以企業資金運動為基礎展開其管理活動,從而決定了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是籌資管理、投資管理、耗資管理以及資金收回和分配管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同時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要具備時間價值觀念和風險價值觀念來從事財務管理活動,並詳細地介紹了資金時間價值觀念和風險觀念及其計算與應用。
第二部分為財務管理的主體內容。具體闡述了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耗用和資金回收及分配的管理。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應該具體了解和掌握資金運動全過程的有關財務管理內容、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效果評價指標,為財務管理的實際工作打下理論基礎。這一部分內容一共分為六章。第三章主要闡述了企業籌集資金規模的決定和如何通過不同的渠道來籌集資金以及在籌資時應注意的一些基本問題;第四章闡述了資金成本的概念與計量、杠杆原理及其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資金結構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第五章圍繞項目投資闡述了現金流量的計量、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運用;第六章從風險與收益、投資決策和投資組合角度闡述了證券投資的管理;第七章主要闡述了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營運資金的管理;第八章闡述了收益的分配程序和股利政策。
第三部分為財務的預算、控製和分析。具體闡述了財務預算的概念與編製方法、財務控製與責任控製、財務分析指標與財務分析的具體方法。這部分的內容是對新階段資金運動進行的預算管理,也是對本階段的資金運動效率進行的控製,還是對上階段資金運動作出的總體分析評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財務管理的一種基本手段和工具來加以掌握和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