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 推擦療法
【概述】
推擦療法是將選定的藥物用推、擦、捏、提等手法,在患者一定部位(或腧穴)施術,以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流傳很久,在農村、山區應用廣泛,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中載有以手指蘸淡鹽水,擦破齒齦上的小泡;或以南星、冰片研極細,薑汁調和,擦牙齦,治療小兒口撮症;用煨薑搗汁,和麻油塗手足心,然後輕輕向臂端推擦,治療小兒四肢厥冷等。
【基本內容】
一、推擦部位、腧穴和藥物的選擇
1.推擦部位、腧穴應根據疾病性質確定。臨床多以經絡腧穴為主;尤以任督二脈的腧穴應用為多。
2.藥物的選擇,應針對病情而定,並根據治療需要,將藥物適當加工。
二、治療機理
本療法具有推拿和藥物治療雙重作用,能使經絡通暢,氣血調和,並促進藥物的吸收。
【操作方法】
1.在推擦過程中,一般先輕後重,以患者出現酸麻沉脹或觸電樣等得氣感為宜,或根據病情及推擦部位的不同,隻要達到規定的時間或次數即可,不一定都出現得氣感。
2.治療前應準備好治療工具,如盛藥液的器皿、藥棉等,並要求施術者修剪指甲,清潔雙手。
【適應證】
由於本療法具有推拿、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故臨床應用範圍頗廣,以小兒科疾病應用為多,也可用於某些急性病的治療。
一、小兒發熱
1.取生薑1塊,小火煨熟搗爛,用消毒紗布包裹,先在患兒囟門上推擦10次,再在食指、小指兩側麵各推擦8~12次,每日2次。
2.取生薑1塊搗爛,加蔥白適量,水煮沸30分鍾,待藥液稍溫時,用食指蘸藥液,在患兒食指內推擦12次,方向朝下。
3.取石膏粉30克,雄黃粉6克,加雞蛋清2隻調勻,以手蘸藥漿,推擦眉心、太陽等穴及手足心。手法要輕。
二、小兒驚風
1.取花椒15克,用熱水浸泡1小時,以拇指、食指蘸藥液,按以下順序推擦:(1)掐百會穴3次,手法宜輕,再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l寸處各掐1次,最後掐前額眉上陽白至曲鬢一帶,共7次。男掐左額(女掐右額)及眉心掐7次。(2)兩側肩井穴各掐7次。(3)八邪穴(包括合穀)掐7次,太淵穴掐7次。(4)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推7次。(5)雙委中及足跟各掐7次。推擦完畢後,再取生薑3克,花椒1克,蔥白1根,冬瓜皮6克,鹽1.5克,菜油30毫升,加水少許,熬煎待溫,用手指蘸藥液再按上述順序推擦一遍。
2.先取熊膽o.2克,化入5毫升水中將藥液滴入患兒臍中穴2~3滴,再以手掌輕輕推擦,每次1分鍾,每小時1次,直至症狀消失。
三、小兒麻疹
取雞蛋一隻,用蛋清調和蕎麥麵一團,再加少量菜油,在患者前胸與後背上滾搓,以皮膚微紅為度,周身其它部分也同時搓擦,不能遺漏。每日數遍。同時可用蘆根、薄荷葉煎水服用。
四、小兒疳積
取生薑、蔥白各10克,水煎後,用食指蘸藥液推擦患兒兩手小指外側,向下推擦9次。每日1次,連續7天。
五、小兒便秘
取生薑(搗爛)、蔥白各15克,加水150毫升,煮沸30~40分鍾,用食指蘸藥液,推擦患兒兩中指的拇側,向下推擦12次,可使大便暢通。
六、感冒(適用於各種感冒)
生薑搗爛,蔥白切碎,等份和勻,用紗布包裹,蘸熱白酒。先推擦前額和太陽穴,再推擦背部脊柱兩側,以皮膚潮紅為度。如兼有惡心嘔吐,加推胸部;腹痛,加推臍部。
七、咳嗽、氣喘
取肉桂粉20克,香油10克,同置鍋內加熱煮沸,3~5分鍾端下,待溫。用頭發團蘸藥液揉擦胸部,每日3次。適用於痰涎壅盛之咳喘。
八、咯血咳血
取廣鬱金磨汁,以絲棉蘸取藥汁擦背,每日數次。
九、中暑(適用於中暑發痧、惡心頭暈)
取藿香、佩蘭各30克,水煎取液,用食指、拇指蘸藥液,在患者背心、胸肋骨上掐壓和推擦,然後提捏肘膝彎處的筋腱。
十、中風口噤不開
取烏梅肉、冰片、南星各20克,研極細末,用食、拇指蘸取藥末擦牙。適用於中風閉症。
十一、牙痛